任庚陽
摘 要:近百年來,中國油畫流派繁雜,面貌各異,呈現百花齊放的局面,此后,隨著行為藝術、裝置藝術、后現代藝術的出現,一些評論家指出架上版畫已近"黃昏"的時候,我們不得不反思藝術,反思架上版畫。藝術的根本是什么?版畫的根本是什么?情感是在藝術之內的,是形成藝術的根本,是藝術具備生命力的基礎。本文通過論述版畫創(chuàng)作中的精神體驗與情感表達的關系,來分析藝術家的作品。藝術作品的感染力源于情感,創(chuàng)作情感的投入及其真實性是探討的重點,同時探討藝術商品化對藝術家精神體驗的影響,通過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識,完成畫家進一步的反思,為中國版畫藝術發(fā)展做出努力。
關鍵詞:版畫;精神體驗;感情表達;創(chuàng)作
一.版畫創(chuàng)作中情感表達分析
首先,版畫藝術是有一個對象的,但是單單對客觀事物的描繪與刻畫是不足以達到藝術的美感的,客觀事物的發(fā)展是離不開主觀意識的引導的,更多的是要求畫家的主觀意識與創(chuàng)作。因為對于畫家而言,對事物的刻畫能夠實際反映事物的外在,而情感表達是版畫的內在精神與情緒,畫家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色彩靈活運用并且表達心中的情感,事實上,情感作為一種影響畫家創(chuàng)作的主觀因素,已經是深深融入到畫家的版畫創(chuàng)作中,所以,在多種不同風格的版畫作品里面,可以感受到力量、謙虛、溫和、悲傷、希望等等,這么多種版畫風格的形成,就是因為人的心理、個性、情緒、態(tài)度、情感表達方式等因素的不同而造成的。比如齊白石的蝦圖,齊白石畫蝦是畫壇一絕,從他的蝦圖中,可以看到蝦是那么的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充滿神韻與動感,可為筆筆傳神,之所以有這樣的體現,是因為齊白石畫蝦的靈感來源于生活,來源于情感的表達。齊白石是一個十分熱愛生活的人,在他認為,生活所賦予的一切都是美好的,他的主觀意識里對生活充滿渴望與追求,洋溢著幸福與熱愛,他內心樸實的情感表達都融入到畫中,所以才有了為后人所贊頌的齊白石蝦圖。從這當中,可以充分的感受到版畫藝術中的情感表達,由于情感的注入,版畫作品才有了生命力與靈魂,才創(chuàng)造出了非凡的價值,書寫了獨特的意義,這就是版畫藝術中情感表達的意義與價值,值得慢慢體會與欣賞。
二、如何更好的進行版畫創(chuàng)作
版畫是專業(yè)性極強的藝術門類,材料與制作過程的特殊性還要求制作者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利用一些“非藝術”因素,如分版的順序、腐蝕時間的長短。其中一種情況是我們可以隨機控制的,這種肌理語言在實驗中被找到,與我們所想吻合,進而進行主動性研究,根據個人的經驗加以提煉,當與我們的畫面要求相符合時恰當地置入畫面,得到視覺上的張力,豐富畫面層次。另外一種情況是我們無法預料的,這種隨機效果可以產生比預期更有表現力的效果,甚至能局部或全部地動搖預期的效果圖式,這種不確定正是版畫生命力的延續(xù)。必然性與偶然性總是同時存在,重要的是“偶然獲得,就要學會掌握”。
在一次次腐蝕、雕刻過程中,作者會深深體會到版畫無窮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尤其是那腐蝕液與肌理的碰撞、融合中帶給畫面豐富的效果,都會再次激發(fā)作者不斷去嘗試、探索,用自己的心、靈魂去對話,猶豫、徘徊、失敗對我們來說已不是消極的因素,而是不斷激勵繼續(xù)前進的動力。
一個創(chuàng)作思路的形成需要有內在的人文關照,也有外部對傳統制作過程新的嘗試。在以前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版畫創(chuàng)作一直嘗試著用版畫特有的語言方式來表現中國傳統人文精神觀念。從最初采用黑白木刻表現古代畫像磚以及遠古的象形符號、裝飾紋樣的組合為內容的創(chuàng)作題材,到用絲網版畫的語言方式加上中國山水畫理念的創(chuàng)作題材,直到現在的選擇的題材。在每幅創(chuàng)作構思之初,畫家的創(chuàng)作題材首先必須具有一定的大眾的審美趣味,能被大眾所接受,其次要有一定的象征意義和文化內涵,再者要符合作者自身主觀內心世界的表達。版畫創(chuàng)作理念的形成與發(fā)展,應以獨特的版畫外顯生態(tài)為基準,以人文精神與當代社會主體精神為參照,同時吸收其他藝術表現形式的長處,來建構當代版畫的理論內核,從而豐富當代版畫的藝術表現力,確立當代版畫的內在精神品格與外顯風貌。
在選擇題材時,如果心里想著盡善盡美,心理負擔就會沉重。其實想得太多,反而會束縛想象力的充分發(fā)揮。藝術之可貴在于我行我素的銳氣和無拘無束的精神自由。因此,作者應該帶著一種業(yè)余的心態(tài)去畫畫。在醞釀階段,不畫太詳細的放大稿,在制版時,給自己留一個更廣闊的思考空間。在這簡化的小稿中,所面對的不僅僅是各種神色迥異的人,還有這個多彩的世界中觸動人心弦的一幕幕,抓住他們,使之生動的活躍于那不到半米的紙上,向觀眾吐訴它的喜怒哀樂,而作者就是它心靈的傾聽者。這是最珍惜的創(chuàng)作狀態(tài),面對一張空白的紙,正如勃拉克所說:“任何一張畫都是一個未知的旅程。”
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作者應試圖去探詢屬于自己的語言表達樣式。大師的作品就是很好的學習材料,尤其是油畫作品。國外版畫有許多是由油畫家手里制作出來的,油畫的創(chuàng)作觀念、靈感來源都是從生活中有感而發(fā)。大師對藝術的獨特詮釋,通過油墨、畫筆來表現和版畫借用各種工具(刻刀、砂紙、木版等)表現是一樣的,都是抒自己所感,言自己所言,只是形式不同。銅版畫由點、線、面、色彩、肌理構成,有的通過對比表現,有的直抒胸臆,關鍵是采用什么樣的形式使之交叉、融合,以達到和諧的美。我們不斷地尋找,嘗試著可能發(fā)生的因素,制造對比,平衡協調、韻律、節(jié)奏等,根據不同的創(chuàng)作要求、內容及形式,變換著位置,組合畫面,形成一幅幅帶有個人語言樣式的版畫作品。
三.結論
藝術來源于生活,準確的說應該是藝術來源于藝術家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基礎上的情感體驗。那么“情感體驗”便是藝術的本質,同時也是版畫的意義所在。版畫是表現“人”的藝術,是表現人情感的藝術,是用情感的形式去喚起創(chuàng)作主體和觀者的思想共鳴,使人心靈相通,從中獲得審美感受的藝術。版畫表現的對象如果缺少或沒有情感,那么就會缺少或失去內容并大大的削減藝術感染力,只有在情感上打動人心才能引起觀者的理性思考。
在版畫者內心之中的情感會影響到其表現的風格。在版畫中的每一個元素都不是單獨存在的,而是通過作品的精神傾向與感情傾向緊密的聯系到了一起。這是一種需要,個性的需要與情感的需要。因此,畫面中的每一個表現都可以找到作者內心的情感與之相對應。版畫作品中的藝術語言就像是一面鏡子,能夠對畫者內心的真實情感與思想內涵進行折射反映,是對作者的藝術修養(yǎng)與精神的濃縮寫照??傊?,情感表現和精神體驗在版畫創(chuàng)作中有著非常重要的地位,缺乏了豐富的情感或者情感不夠真實,那么畫作就難以引起共鳴,也就難以獲得他人的認同。
參考文獻:
[1]林澍東.松溪版畫藝術及發(fā)展策略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7.
[3]陳亞慧.從新興版畫運動到延安木刻藝術—論版畫的時代性[D].上海師范大學.2016.
[3]胡超.中國古版畫藝術在現代藏書票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