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煜 賈國賢
摘 要:從有秩序的課堂不可少,“表揚”學生要得體,搜集、處理信息要合理,“面子工程”要摒棄等方面探討了如何更好地進行課堂教學。
關鍵詞:課堂教學;有秩序;創(chuàng)造力
對于初次步入或將要涉足課改領域的教育工作者來說,他們儲備的知識、技能到底有多少?人們往往無法估量。假如每位課改者僅僅拿新課程的一些概念、術語來武裝自己,作秀課堂,帶來的后果將是低質量、無效果的課改,難免會“穿新鞋走老路”。反觀當前的教學課堂,仍然存在著一些“浮躁與虛假”的現象。筆者就此談幾點反思與感悟。
一、有秩序的課堂不可少
新課程的實施過程“得益于師生關系的蛻變,新型學習方式的構建,學生自主意識得到增強,合作愿望的不斷提高,探索熱情的持續(xù)高漲”。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課程的場景仿佛呈現出了前所未有的鮮活場面:發(fā)言時隨意,討論時無序……原本井然有序的教室變得一片混亂,審視這些“熱鬧”值得我們冷靜思考。
從形式上看,“新課改”下的課堂,師生互動的場景多了,但課堂秩序卻混亂了;學生是活躍多了,但教師卻少了“規(guī)矩”這一尺碼,成了只講民主而無原則的課堂。正如馬學蘭所言:“民主并不是無原則的遷就,自主也不等于放任自流,尊重更不能演化為放縱”。學生思維的形成和井然有序的場景是內容與形式的統一。教學經驗告訴我們,秩序混亂的課堂上,學生往往不假思索地回答問題、發(fā)表觀點,對于自主意識不強的孩子來說,面對一些混亂的信息,是難以取舍的,這樣帶來的不良后果使一些學生人云亦云,逐漸缺失了主見。相反,在井然有序的課堂上,學生會傾聽、會思考,注意力更集中,目標性更明確。因此我們要盡量營造一個形式上有秩序,內容上凸顯個性發(fā)展的課堂。切忌打著“新課程”的旗號走進“形式主義”的誤區(qū),千萬別讓課堂變“鬧堂”!
二、“表揚”學生要得體
新課程實施以來,很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表揚、鼓勵成了廉價的“口頭禪”。機械地在為表揚而表揚、為鼓勵而鼓勵。我們經??吹?、聽到在一些學校的課堂上存在同一種情景:當一位學生答完問題便有其他同學齊聲拍掌高呼:“你真棒!”“你真棒!”……平心而論,這樣的表揚效果究竟如何呢?其實“動輒表揚”是廉價的,缺乏一定的目標性、時效性。鑒于此,筆者認為表揚要有針對性、目標性,用不著把表揚、鼓勵常掛嘴邊。不妨我們用一個信任的點頭、一個由衷的微笑、一個親切的關愛動作,讓學生感受真情實意的表揚,感受具有鼓勵性、持久性的表揚。
三、搜集、處理信息要合理
眾所周知,學會科學合理搜集、處理信息,對個人后天的長足發(fā)展、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培養(yǎng)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反觀我們的教學過程,有效做法又有多少?其實大多數人步入了形式主義的誤區(qū)。一旦遇到一些問題,不管是陌生的還是熟知的,就讓學生搜集材料,這節(jié)課里有“外星人”,就搜集“外星人”;那節(jié)課中涉及“恐龍”,就搜集“恐龍”……一些很明了的問題動輒搜集,無謂地增加了學生的負擔,浪費了學生的時間,降低了學生學習的效率。其實這種作秀方式貽害無窮,為學生的發(fā)展成長帶來了負面影響。搜集材料除了網絡之外,不妨從書籍、報刊、雜志上入手,這種方式可能時效性更高。搜集材料的目的是經加工、分析、整理后為我所用,不是為了完成搜集任務,展示搜集結果。所以每位教育者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正確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達到搜集材料的目的就是共享資源,終身受益。
四、“面子工程”要摒棄
研讀新課程理論不難發(fā)現,新課程的實施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一實踐過程中,出現不成熟、有缺陷做法是正常的,是符合認知規(guī)律的??蓢@的是,一些課改實踐者在具體實施過程中追求“形象工程”,把課堂教學包裝成“面子工程”。留心觀察不難發(fā)現,當公開教學時,拿出“新課改”的一些概念、術語極力包裝課堂,師生之間盡力展現“自主、探究、合作”模式,而平素上課就以傳統的教學的面孔出現,在公開課上“形式多樣”的方式蕩然無存。給人的感覺是新課改下的課堂教學成了公開教學、領導觀摩的“課堂秀”“壓軸戲”,僅成了供人觀賞的“面子工程”。這種“面子工程”不知貽害了多少教師和學生,不知束縛了多少教師、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懊孀庸こ獭钡拇_害人不淺,“面子工程”要不得。
綜上所述,教育工作者既要立足本土,還要更新觀念。如果一味追求形式主義,讓“浮躁虛假”的課堂裝飾新課改,新課改的步伐將難以邁大,新課程的實施更難深入。
參考文獻:
[1]王志民.讓課改遠離“浮躁”:實踐新課程的反思與感悟[J].中小學數學(小學版),2004(5).
[2]謝燕君.莫把課堂變鬧堂[J].輔導員,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