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海英
【摘要】人教A版教科書《高中數(shù)學選修2-1》在編寫“圓錐曲線”內(nèi)容時,在例題、習題、閱讀資料等內(nèi)容設置上都滲透或體現(xiàn)著圓錐曲線性質(zhì)與方程的統(tǒng)一性,如果在教學中能將這些內(nèi)容整合,形成整體認識,對學生和教師加深對圓錐曲線的認識大有好處.
【關鍵詞】橢圓;雙曲線;拋物線
將教材中例題、習題、探究問題等問題進行對比,推廣并整理成一般性結論,形成對圓錐曲線統(tǒng)一性的整體認知.人教A版教科書《高中數(shù)學選修2-1》中有這樣一些例題和習題:(1)設點A,B的坐標分別為(-5,0),(5,0).直線AM,BM相交于點M,且它們的斜率之積為-49,求點M的軌跡方程.
(2)設點A,B的坐標分別為(-5,0),(5,0).直線AM,BM相交于點M,且它們的斜率之積為49,求點M的軌跡方程.
(3)一動圓與圓x2+y2+6x+5=0外切,同時與圓x2+y2-6x+5=0外切,求動圓圓心的軌跡方程,并說明它是什么曲線?
(4)一動圓經(jīng)過定點F(3,0),同時與定直線l:x=-3相切,求動圓圓心的軌跡方程,并說明它是什么曲線?
上述問題中,(1)(3)所求出的軌跡是橢圓,(2)求出的是雙曲線,(4)是雙曲線.將上述4個問題一般化,我們就可以整合出圓錐曲線的統(tǒng)一性對照表.
項目橢圓雙曲線拋物線
定義
第一定義
|PF1|+|PF2|=2a(a>c>0)
F1(c,0),F(xiàn)2(-c,0)
第一定義||PF1|-|PF2||=2a(c>a>0)
F1(c,0)F2(-c,0)
第二定義平面內(nèi)到定點F的距離與到定直線l的距離之比為常數(shù)e(0 第二定義平面內(nèi)到定點F的距離與到定直線l的距離之比為常數(shù)e(e>1)的點的集合. 平面內(nèi)到定點F的距離等于到定直線l的距離的點的集合.(其中|MN|表示動點M到定直線l的距離) 標準方程 對應方程 x2a2+y2b2=1(a>b>0) (a2=b2+c2) x2a2-y2b2=1(a>0,b>0) (c2=a2+b2) y2=2px(p>0) Fp2,0,l:x=-p2 統(tǒng)一方程(1-e2)x2+y2-2pe2x-p2e2=0 動點軌跡及性質(zhì) 1 與兩個定圓一個內(nèi)切一個外切的動圓圓心的軌跡是橢圓. 與兩個定圓都外切的動圓圓心的軌跡是雙曲線. 經(jīng)過一個定點且與定直線相切的動圓圓心軌跡是拋物線. 2圓O的半徑為定長r,A是圓O內(nèi)一個定點,P是圓上任意一點.線段AP的垂直平分線l和半徑OP相交于點Q,當點P在圓上運動時,點Q的軌跡是橢圓. 圓O的半徑為定長r,A是圓O外一個定點,P是圓上任意一點.線段AP的垂直平分線l和半徑OP相交于點Q,當點P在圓上運動時,點Q的軌跡是雙曲線. 3橢圓x2a2+y2b2=1(a>b>0) 除長軸兩頂點外任一點P與長軸兩頂點連線的斜率之積為常數(shù)-b2a2. 雙曲線x2a2-y2b2=1(a>0,b>0)上除兩頂點外任一點P與兩頂點連線的斜率之積為常數(shù)b2a2. 4 若橢圓x2a2+y2b2=1(a>b>0)的左右焦點分別是F1,F(xiàn)2,點P是橢圓上一動點,M是x軸上一點,且PM平分△PF1F2,以P為頂點的外角,過F2作PM的垂線,交F1P延長線上一點Q,則Q點的軌跡是圓. 若雙曲線x2a2-y2b2=1(a>0,b>0)的左右焦點分別是F1,F(xiàn)2,點P是雙曲線上一動點,M是x軸上一點,且PM平分∠F1PF2,過F2作PM的垂線,交F1P上一點Q,則Q點的軌跡是圓. 以橢圓為例,現(xiàn)將橢圓的第一定義轉化到第二定義上.如圖,以經(jīng)過橢圓兩焦點F1,F(xiàn)2的直線為x軸,線段F1F2的垂直平分線為y軸,建立直角坐標系xOy.設M(x,y)是橢圓上任意一點,橢圓的焦距為2c(c>0),那么焦點F1,F(xiàn)2的坐標分別是(-c,0),(c,0).又設M與F1,F(xiàn)2的距離的和為2a(a>c>0).由橢圓的定義,橢圓就是集合 P={M||MF1|+|MF2|=2a}. 因為|MF1|=(x+c)2+y2,|MF2|=(x-c)2+y2, 所以(x+c)2+y2+(x-c)2+y2=2a.(*) 整理得(x-c)2+y2a2c-x=ca.(1) 表示點M到定點F2與到定直線x=a2c的距離之比等于定值ca. (x+c)2+y2x+a2c=ca.(2) 表示點M到定點F1與到定直線x=-a2c的距離之比等于定值ca. (1)式或(2)式告訴我們,橢圓就是到定點與到定直線的距離之比等于定值的點的軌跡.這樣就由橢圓第一定義轉化到第二定義上了,并且橢圓有兩個焦點,兩條對應準線,比值為離心率e.仿照上述推導,雙曲線也會出現(xiàn)類似結論.這樣就深入理解了橢圓、雙曲線第一定義和第二定義之間的聯(lián)系,更深入理解橢圓和雙曲線之間有眾多統(tǒng)一性的內(nèi)在本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