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肖 陳金來(.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 00084;.河北衡水學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體育游戲對業(yè)余青少年網球訓練的作用
□ 李 肖1陳金來2(1.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 100084;2.河北衡水學院 河北 衡水 053000)
在傳統(tǒng)的網球教學中,由于技術的難度較大,大部分初學者在學習一段時間后,對網球課的興趣下降,在課堂上表現(xiàn)的練習興趣下降,技術動作掌握緩慢,教學效果不理想,教學方式偏重于讓學生掌握技術動作,使得有限的教學時間花在枯燥、重復的技術動作環(huán)節(jié),很難讓學生對網球真正的產生興趣。由于傳統(tǒng)教法過于枯燥,隊員訓練沒有激情,很難有很快的提高。針對此類問題,本文主要通過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及其對比試驗法探析網球教學培訓中如何運用體育游戲及其應注意的種種問題。主要從教學方法改變出發(fā),通過對傳統(tǒng)教學方式和加入趣味性的與網球相關游戲的教學方法進行對比分析,從中體現(xiàn)出體育游戲在網球訓練中的意義。通過這篇文章的研究,一是可以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使自己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網球教師。二是可以對一些依然秉承傳統(tǒng)教學方式的教練員起到提醒和借鑒的作用。
體育游戲 青少年 網球 趣味性
體育游戲是通過身體運動,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從而增強成就感、趣味性。在傳統(tǒng)的網球教學中,教學方式偏重于讓青少年學生掌握技術動作,使得有限的教學時間花在枯燥、重復的技術動作環(huán)節(jié),很難讓學生對網球真正的產生興趣。這樣也就讓很多想要學習網球的人沒有堅持下來,在還沒有真正的體會到網球的快樂時就已經放棄,所以我們可以通過游戲去增強趣味性,提高訓練效果。
體育游戲在業(yè)余青少年網球訓練中的作用。
(1)文獻資料法。
查閱和收集國內外近年的最新理論成果以及相關資料,借鑒其研究成果,作為本論文的研究方法和理論基礎。
(2)問卷調查法。
制作并發(fā)放問卷并回收做出統(tǒng)計,對格林威網球俱樂部的受試者進行問卷調查,從而得出網球訓練中的體育游戲在網球訓練中受歡迎的程度。共發(fā)放問卷30份,回收問卷32分,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30份,問卷有效率94%。
(3)試驗法。
對實驗變量的控制:對格林威網球俱樂部三年級學生32人進行分組實驗,年齡控制在9歲。為了避免被實驗組之間實驗前存在著系統(tǒng)差異,影響實驗的內部較度和實驗的可靠性,對實驗組和對照組的學員進行了嚴格的控制。
實驗前:對學員的年齡、身高、性別、身體素質等進行了測試,以使教學非實驗因子基本相同,分組趨于合理,盡可能滿足實驗條件的要求。
試驗中:教學中控制好教學時間,球及球拍質量,練習場地的一致性,同時嚴格要求學生課堂之外不要進行與網球運動有關的所有體育運動項目。試驗后:教學后16周教學結束后,立即實施測驗及其問卷填答兩項目。
參照田麥久教授的項群訓練理論及其分類方法,按照不同的標準將收集到的體育游戲進行分類。以下部分游戲主要來自體育游戲和其他期刊文獻等。
表1 按體育游戲在課堂上對各運動素質及球感提高的分類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的體育游戲在網球課堂中運用可以提高速度、靈敏、力量等各項身體素質,大部分的游戲都能提高球感和步伐移動能力。除此之外,體育游戲可運用于網球訓練課的各個部分。在青少年網球訓練課中我們可以根據課的目的去選擇不同的體育游戲運用到課的課前、課中、課后去針對性的提高青少年的運動素質。
(1)移動能力測試:利用扇形跑,讓被測試者分別將5個網球取回放到指定的位置,并且記錄完成該項移動測試所需的時間;
(2)小場地對打回合的測試:測試者站在發(fā)球線后面與對手進行小場對打,盡量讓球落在發(fā)球區(qū)內,保持盡可能多回合,并且記錄小場對打的回合數(shù);
通過測試的每一名隊員必須充分的熱身,并且重視這一次測試,認真嚴謹?shù)膶Υ恳幻爢T的測試過程。實驗組與對照組技能測試結果如下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技能測試結果比較
由表2的技能測試的數(shù)據結果可以看出實驗組在移動能力和小場回合中(P<0.05),呈顯著性差異,實驗組的移動能力和小場回合都明顯要好于對照組,說明網球課融入游戲可以顯著提高教學效果。即在網球教學中根據各項內容的任務,選擇性的將體育游戲穿插在各項活動中,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得訓練氣氛更加活躍,不會枯燥無味。此實驗選擇測試指標較少,還存在局限性,需要完善。
通過對格林威網球俱樂部受試者的32人進行了問卷調查,了解到學員們對體育游戲提高學習效果的具體看法,具體問題及其數(shù)據如下:
表3 游戲教學對提高學習效果的問卷調查
通過表3的調查問卷的結果中可以明顯的看出,認為體育游戲增加網球學習的趣味性、靈活性、以及加速動作技能的掌握的人數(shù)尤為突出,得到了家長與學生的認可。通過網球游戲法教學,不但在教學中學生表現(xiàn)出學習的積極性和興奮性,而且還能體驗到網球運動的樂趣,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在受試者受試期間,對出勤情況做出統(tǒng)計,比照實驗組和對照組的隊員出勤情況,從而間接得出學員們通過體育游戲教學法對網球訓練課的態(tài)度是否會有所改變。
表 兩組學員出勤結果統(tǒng)計
從表4的出勤的統(tǒng)計結果中也可以看出實驗組的請假次數(shù)明顯少于對照組,尤其在第三個月的統(tǒng)計結果中,對照組的請假次數(shù)明顯增加,也可以感覺到,實驗組在訓練時明顯要比對照組的學員積極,實驗組在訓練時每次都是提前20分鐘到互相練球,在訓練結束后也要再練會不舍得離開場地。
(1)相關的體育游戲理論文獻大都認可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積極作用,但鮮有人對其缺點提出質疑,觀點也都比較籠統(tǒng),并沒有做細致說明。也很少有學者對體育游戲的具體作用按照游戲類型進行分類敘述;
(2)通過調查問卷的結果中可以明顯的看出,通過網球游戲法教學,青少年學生普遍持認可態(tài)度,在教學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參與性。學生對加入體育游戲的上課方式是給予認可的;
(3)由技能測試的數(shù)據結果可以看出實驗組在移動能力和小場回合都明顯要好于對照組。這說明體育游戲在網球訓練中的作用是明顯的,它可以使傳統(tǒng)枯燥的網球訓練變得樂趣十足,提升教學質量;
(4)由出勤的統(tǒng)計結果中也可以看出實驗組的請假次數(shù)明顯少于對照組。將趣味性的游戲加入到網球教學中,使得青少年更加熱愛網球,能夠把網球訓練成功地堅持下去,充滿活力地全身心投入到網球的學習中來,保障了訓練效果。
(1)教師在設計游戲時一定要科學合理,不能以娛樂為主要目的,同時,體育游戲的安排要與網球訓練內容相協(xié)調。游戲時間與訓練時間應合理分配,主次分明,不因游戲而影響到訓練的進行,從而保證網球訓練的質量;
(2)網球教師根據青少年學生的身心特點,游戲的編排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對內容的掌握情況,游戲盡量簡單易懂。游戲規(guī)則要公平合理,合理選擇環(huán)境、器材,科學、合理地運用游戲來豐富訓練形式;
(3)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游戲的過程,對游戲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時糾正,使游戲得到不斷改進和完善。并且時刻注意青少年學員的人身安全,防止因游戲而發(fā)生爭執(zhí)和人身傷害。
[1]趙方曄.興趣教學法與網球教學[J].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
[2]王猛.論青少年對網球興趣的培養(yǎng)與方法[J].科技信息,2012,10.
[3]王陽.如何提高青少年對學習網球的興趣[J].才智,2011,25.
[4]吳明權,黎明華.網球教學中體育游戲運用思考[J].內江科技,2015,08.
G845
A
1006-8902-(2017)-12-ZQ
李肖(1992-),女,漢族,在讀碩士,研究方向:教育、網球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