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理解是英語學習的半壁江山,在英語學習與考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嘗試引導學生在做好名著閱讀的基礎上培養(yǎng)其英語閱讀能力,對當前高中學生的閱讀情況作了現(xiàn)狀分析,提出應從簡單的改編本起步,最后提出了一些閱讀指導的技巧與流程。本文對于做好高中學生英語閱讀指導有一定的指導和借鑒意義。
關鍵詞:高中英語;名著閱讀;現(xiàn)狀分析;簡單起步;技巧與流程
一、名著閱讀的現(xiàn)狀分析
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網(wǎng)絡與手機的快速發(fā)展,學生愛看中華經(jīng)典名著的越來越少,愛看英語名著的就更難得了。究其原因,有以下三種情況:
(1)沒讀懂:所謂名著,都是經(jīng)過一代人或幾代人公認的文學作品,因此時間跨度大,多數(shù)名著所寫的都是從前的事兒,與現(xiàn)代生活聯(lián)系得不緊密,缺少現(xiàn)代生活經(jīng)驗做理解的基礎;另一方面,名著是萬里挑一的文學作品,其創(chuàng)作手法,思想內(nèi)涵等皆高人一等,要想把一部名著讀得透徹,確非易事。因此,名著讀起來也就很難懂。
(2)沒意思:名著的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是因為它能夠深刻地體現(xiàn)出當時社會的典型現(xiàn)象、真實地記錄社會的方方面面、準確地反映當時的人們向前看的精神風貌。人們往往愿意探索未知的世界,卻不愿意向后看,導致大部分學生感覺名著讀起來很沒意思。
(3)沒時間:名著篇幅大都很長,通讀一遍需要耗費掉相當?shù)臅r間,要想讀懂則需要更多的時間。而另一方面,到了高中,學生面臨各科繁重的作業(yè)、考試等學習任務。因此,把寶貴的時間投到閱讀既沒意思也讀不懂的名著上面去,多數(shù)的學生會認為不值得。
以上現(xiàn)狀直接導致名著閱讀動機缺失,也使學生名著閱讀的主動性散失。為此,我們必須在教學中認真思考加強名著閱讀的策略,使學生能夠真正與名著交朋友。
二、重視起步閱讀
總的來說,改變從閱讀開始,從讀經(jīng)典名著開始。但經(jīng)典名著又不一定適合學生閱讀。怎么辦?我們認為,可以從閱讀經(jīng)典名著的簡寫本起步。那具體讀什么名著?為什么選這些名著?怎么來讀這些名著?讀的效果又如何呢?我們舉例分析。如,可選《 書蟲·牛津英漢雙語讀物》。其中,1級適合初一、初二年級學生閱讀;2級適合初二、初三年級學生閱讀;3級適合初三、高一年級學生閱讀;4級適合高一、高二年級學生閱讀;5級適合高二、高三年級學生閱讀;6級適合高三、大一學生閱讀。
為什選這些讀物,是因為這些讀物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首先,這些讀物,大多改編自世界文學著作,由英語專家進行改寫,有效控制詞匯量,既保持了原汁原味的創(chuàng)作風格,又不會令英語基礎一般的閱讀者望而生畏。
其次,這些讀物題材廣泛,故事引人入勝,語言流暢生動,而且給人以啟迪,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第三,記得英國詩人拜倫說過:“一滴墨水可以引發(fā)千萬人的思考,一本好書可以改變無數(shù)人的命運。”
第四,開闊閱讀視野,提高讀寫水平和人文素養(yǎng)。 讀別人的故事,方可思考自己的人生。
三、閱讀技巧與流程
閱讀英語文學作品時,要求學生掌握常見的閱讀技能,如略讀、掃讀、細讀等閱讀技巧均可在閱讀文學作品中用到。英語學習者,在閱讀生詞量不大且又很想快些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地方,可以使用略讀,既節(jié)省時間又了解了大意;在閱讀次要或不感興趣的情節(jié)的時候,可以掃讀來搜尋銜接故事情節(jié)的段落和句子以繼續(xù)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在閱讀小說精彩情節(jié)時,可以通過反復細讀來揣摩作者的意圖和作品字里行間的含義。
結合自己的名著閱讀教學實踐,我擬定了英語原著讀寫教學流程:
(一)激——閱讀之前老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激發(fā)閱讀興趣的方式通常有兩種。
第一種是根據(jù)書名預測小說內(nèi)容;
第二種是設置閱讀懸念。節(jié)選某一片段,進行設問。如:
On a sunny morning of February, 1815, a wedding feast was being held at a restaurant near Marseille in the south of France. Suddenly some policemen broke in, arresting the bridegroom, which shocked everyone present. People couldn’t help asking: What crimes on earth did he commit? What happened to the bridegroom eventually?
一八一五年二月,一個陽光燦爛的上午,在法國南部,馬賽附近的一家餐館里,一場婚宴正在舉行。突然,幾個警察沖進來,逮捕了新郎。在場所有的人大驚失色。人們不禁要問:新郎究竟犯了什么罪?他最后的命運如何?繼而進行概括。
(二)讀——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在課外閱讀英語原著
建立六人閱讀互助小組,兩個尖子生,兩個中等生,兩個后進生,小組長負責督促檢查,組員之間互幫互助,逐漸養(yǎng)成互助合作和自主閱讀的習慣。
(三)談——讀完小說后,學生分小組進行交流與展示
小組活動形式可以是英語故事會,也可以是小品表演等,并且遵循以下原則:堅持學生自愿參與原則;學生為主,教師為輔原則;多表揚,少批評原則;趣味性、功能性相結合原則。小組課堂活動有助于溝通師生感情,調(diào)動學生的參與熱情,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合作意識。用表格形式加以記錄、匯總,優(yōu)勝組給以獎勵。
(四)導——每周開設一節(jié)指導課。
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讀后指導:
(1)人物關系梳理到故事情節(jié)梳理,引導學生整體理解原著。
例如:在讀完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 《基督山伯爵》之后,教師在課前布置好任務,讓學生完成小說閱讀完后列出主要人物和故事情節(jié),然后課上利用人物關系圖理清主要人物之間的關系。
(2)然后要求學生根據(jù)小說的基本線索,寫出故事梗概。
(3)通過基礎篇和提高篇的寫作指導,引導不同層次學生進行寫作。基礎篇就是從小說的不同角度練習寫作,適合中下學習層次的學生。提高篇就是對小說的一個主題發(fā)表看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讀后感,適合中上學習層次的學生。
總之,在整個高中英語教學中應該適當?shù)卮┎逵⒄Z文學名著教學,來增強學生學英語興趣,培養(yǎng)英語語感,最終提高英語閱讀應試能力。
(作者單位:福建省寧化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