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運時。2月1日,一年一度的春運大幕拉開,辛苦了一年的人們將陸續(xù)通過車站踏上溫暖回家路。在鐵路寧波站熙熙攘攘的旅客中,有一群身披天藍色馬甲的志愿者,為進出站旅客提供各種各樣、力所能及的志愿者服務(wù)。他們有一個很時尚的別稱叫“藍精靈”。如今,這群骨干由退休職工組成的“藍精靈”們,除了做好志愿服務(wù)工作,學會手機上網(wǎng)、發(fā)微信,還要學習基本的外語、急救常識等……因為他們說,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太重要了。
90歲的“藍爸爸”要“退休”了
提到“藍精靈”志愿者隊伍,不能不提到一個叫徐世利的志愿者。2年前,筆者遇到他時,老人家已經(jīng)88歲了。別看他這么大年紀,可他卻是寧波站響當當?shù)摹肮换畹貓D”——“高橋民樂村坐301路”“到二院坐10路”“到莊橋坐345路”“到客運中心坐2號線最快,您走到地下買票坐車”……當年,筆者記得他身邊就有旅客嘖嘖稱贊:“這老人真是神了,簡直就是‘活地圖’!”更貼心的是,對一些要去北廣場坐公交的旅客,老人還會將乘車信息寫在小卡片上,讓旅客帶著以免忘記。
在這個車站,不要說工作人員,就是一些經(jīng)常來往的旅客,也都認識徐世利。“前兩天,我好像才看到過他?!币晃宦每透嬖V筆者,有時,碰到老人不是為了問路,就是想過去問候他一下,哪怕隨便嘮兩句,問問他最近好不好,“這樣的老人值得每個人敬重!”
由于在這個“藍精靈”團隊中,徐世利年紀最大,因此,他被團員們親切地稱呼為“藍爸爸”。如今,老人已經(jīng)90歲了,他很有可能是寧波年齡最大的志愿者之一。“畢竟年齡這么大,自己行動也不方便?!睂幉ㄕ尽八{精靈”志愿服務(wù)隊負責人陳有才說,“我們也都勸他‘退休’,不過老人一直很熱心,堅持到現(xiàn)在?!?/p>
外國旅客越來越多 會幾句英語很重要
“藍精靈”志愿服務(wù)隊的骨干主要是一些退休職工,有30來人,他們負責周一到周五日常的車站志愿服務(wù)工作。到了休息日及節(jié)假日,則會來一些年輕的高校志愿者。
如今車站外國旅客越來越多,“幾乎每天都能碰到十來個外語問訊。”陳有才說。這不,前不久的一天,寧波站南廣場地下一層服務(wù)臺前來了一位滿頭大汗的外國旅客,對方神色慌張,有些語無倫次,黝黑的皮膚都漲紅了。志愿者中精通英語的吳裕鳳女士一問才知道,他是印度客商,要從這里坐車去義烏,下了出租車,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電腦包落在了車上,里面有非常重要的客戶資料。
志愿者馬上聯(lián)系了警方和運管部門。通過查看監(jiān)控,大伙發(fā)現(xiàn)這位印度客商乘坐的出租車在地下接上另一位乘客,開往了江北莊橋。志愿者們又馬上趕往莊橋去尋找包的下落……最后,在莊橋當?shù)嘏沙鏊窬膮f(xié)助下,印度客商的筆記本電腦失而復得。
這種事經(jīng)常發(fā)生,但更多的外國旅客主要是咨詢?nèi)绾巫哞F、如何坐大巴、如何用護照購票等。讓大伙越來越覺得,在當今這樣的一個時代,平日里學一點外語真的很重要。
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愛心“接力”讓大伙很欣慰
前幾天,志愿者服務(wù)臺來了一位有眼疾的八旬老人,他獨自一人坐公交車從奉化大堰趕到寧波,想到眼科看病??傻搅苏?,人生地不熟,加上眼睛也不好,他就不知道該怎么走了。路人建議他找志愿者問問。
志愿者們看老人家這副樣子,問清楚原委后,護送著老人趕到了位于西門口的寧波眼病中心醫(yī)院。到了醫(yī)院,大廳里的醫(yī)護人員看到是志愿者,二話沒說,馬上開起“綠色通道”,主動幫著詢問病情、掛號、找醫(yī)生。老人的病看完了,原本志愿者們擔心老人出門在外行動不便,想試著聯(lián)系老人的家人,但出租車司機聽說這件事后,主動表示愿意把老人送到奉化家中。
“我們穿著志愿者的衣服,帶著需要幫助的對象來到其他場所,大伙都會主動為我們提供便利,就像眼病中心醫(yī)院的醫(yī)護人員和這位好心的哥,這些都讓我們感到,生活在寧波這樣一座充滿愛心的城市,我們的工作并不孤單。”一名志愿者說,雖然許多人沒有加入志愿服務(wù)者行列,但大家主動協(xié)助,每個人都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這常常讓他們感到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