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教20年,對曾任教過的每一個班級的細節(jié),竟然記得如此清晰,有時我自己都十分驚訝:某天,在郵局里邂逅我剛參加工作第一年時教過的一名學生,在對方大方地稱呼我“祝老師”的同時,我也下意識地喊出了他的姓氏——劉……,只是,后面的名字,我稍稍遲疑了一下。這名已經(jīng)成年的學生十分麻利地接上說:“劉××。老師,您還記得我??!我當時的成績并不好呢?!?/p>
怎么會忘記呢?每一名學生,在我眼里,都是可愛的小精靈!無論他當年來自繁華的都市,還是來自偏僻的鄉(xiāng)村;無論他當年是聰慧的,還是平庸的……只要成了我的學生,就是有緣。
我一直很執(zhí)著地認為,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有自己鮮明的教育思想、為人準則,等等。雖然這些只是“真善美”大海中的“一粟”,但這“一粟”與其他的并不雷同。如果放到學習、工作的多棱鏡下,就能折射出生活的不同色彩。而且,我很殷切地期待我的教育理念能像池塘中和風微微泛起的漣漪,一圈一圈擴展開來;像春天里細雨漸漸滋潤的小草,綴滿川野!
然而,令我頗覺“悲哀”的是,我既不是“和風”,也不是“細雨”。做教師,無權無勢,影響力有限。
但不久,我又有了自己的發(fā)現(xiàn)——教師也有無與倫比的優(yōu)勢——這就是他的學生,那些可愛的小精靈們!我教過的每一個學生,就像一顆蒲公英的種子,隨風飄蕩,鋪遍天涯海角。他們高考完了離別校園之后,就會頭頂著老師給的“小傘”,在社會這個廣闊的天地里,找到適合自己的土壤和位置。一旦他們生根,發(fā)芽,成長,成熟了。那么,老師曾澆灌過的“真善美”的思想,也會隨之傳播開來。這是一幅多么美妙而神奇的畫面?。〗處煹纳鸾K究有熄滅的一天,但是,教師的智慧之光,卻永遠沒有熄滅的時候!
我為自己的這個發(fā)現(xiàn)而自豪,進而覺得,從這個道理上講,教師啊,沒有理由不善待自己的學生。
因此,我很珍惜和這些小精靈們一起并肩戰(zhàn)斗的經(jīng)歷。對于我陪伴這些小精靈們完成學業(yè)的經(jīng)歷,歲月如刀,殘忍地剝蝕著我們彼此的記憶,僅留下一個個模糊的表象,附帶許多無法修補細節(jié)的殘片、碎片,但卻侵蝕不了思維的本質(zhì)。也許一個溫馨的詞語,一句心有靈犀的話語,一種下意識的暗示,甚至一個習慣性的動作,就能迅速地讓我們清晰地回憶起當年的往事。
小精靈們和我的相遇,也許只是一種偶然的工作安排,但我卻把它視作一種必然的人世情緣。佛說:十年修得同船渡。那么,想一想,師生相處一個月,一個學期,一學年,整個高中三年,需要多少修煉?每一名我教過的小精靈,都是我生命中獨一無二的天使,都在我的視野里播種過,耕耘過,收獲過。也許它曾在生活中淺吟低唱,也許它曾在情感上傷感消沉,也許它曾在高考中折戟沉沙,但我相信,這些和我有緣的小精靈們,它們一定會在人生的關鍵時刻奮發(fā)雄起。我想說,這世間,本就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這些可愛的小精靈們,我曾看著它們的身體在茁壯成長,曾看著它們的心智在漸漸成熟,曾看著它們的思想在逐步完善,最終,宛如鯉魚跳龍門,歷經(jīng)巖石急湍的擊打,最終縱身一躍,變成一條條飛龍,在天際云端自由自在地翱翔;或如一只只蠶蛹,歷經(jīng)重重圍裹,最后奮勇咬破束縛自身的繭子,化為飛蝶,迎風翩翩起舞!
想到這里,我的“悲哀”漸漸消失了,因為跨越時空的阻隔,傳播師者的思想,像和風吹拂漣漪,像細雨滋潤小草,像蒲公英散布大地!小精靈們實現(xiàn)了我的夢想;或者說,我的夢想,借助小精靈們實現(xià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