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世泉
(福清東張中學 福建福州 350300)
在教學課堂中應用有效提問的教學手段,可以激發(fā)學生對復雜教學知識的求知熱情,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投入到對問題的解決與探究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實驗情境進行問題的設立,在演示情境時,教師可以針對操作流程或涉及的相關知識點對學生進行提問,通過嚴密而具有邏輯性的提問形式,有效地引導學生的思維,在問題的環(huán)環(huán)相扣中幫助學生對復雜知識點進行深刻的理解。
比如在學習科粵版九年級上冊的《燃燒的條件與滅火原理》的實驗探究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對實驗流程進行有效的提問,幫助學生深化對實驗步驟的思考與化學知識的理解。首先老師應當為實驗過程的演示準備好實驗材料,例如紅磷、白磷、熱水、適量的氧氣、導管和燒杯等,然后通過教材的實驗操作步驟演示水上白磷、水下紅磷以及水下白磷的各種燃燒情況。在實驗步驟演示中可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提問。比如詢問學生是不是所有的物質(zhì)都能燃燒?相同條件下的白磷能燃燒而紅磷為什么沒有燃燒?圖片上的白磷能夠燃燒而水中的白磷為什么不能燃燒?通過演示探究出燃燒所需要的條件,通過這一系列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對實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這種由淺入深逐漸遞進的提問方式,可以有效開拓學生的思維能力,使學生全面理解實驗中的各處細節(jié)知識點。除此之外還能幫助學生獲得高效的學習體驗,從而保證課堂教學效果。
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情境的方式讓學生對實驗進行深入的探究與思考。這種教學情境可以對實驗流程進行全方位立體的展現(xiàn),教師還能利用它對實驗的相關資料內(nèi)容進行展現(xiàn),使學生可以從多個角度對實驗進行探究,從中訓練自己的開拓性思維,提升對實驗流程及知識點的運用效果。比如在學習科粵版九年級下冊《酸和堿的反應》中實驗探究活動《溶液酸堿性的檢測》時,教師就可以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進行課件的制作,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搜集有關溶液酸堿性探究的相關知識或者試驗,然后將它們進行綜合性的整理與分類制作成教學課件,之后在課堂上通過多媒體設備直觀形象的播放給學生觀看。比如本節(jié)課教學重點有兩個,一是讓學生基本掌握酸堿指示劑檢測溶液酸堿性的實驗流程,第二是讓學生初步學會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酸堿度。根據(jù)這兩個教學重點教師的課件應當包括多樣的實驗探究案例來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比如分享課外的實驗《鮮花變色》的變色結果。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挖掘生活中所存在的有關物質(zhì)酸堿性pH值的反應的實例,讓學生將化學實驗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有效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體驗科學實驗的探究樂趣,以此來推動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提升。
教師可以通過組建學習小組對實驗進行深入探討,在小組學習的教學安排中,給每個小組布置探究任務,讓同一小組成員針對教學任務做出解答。這樣小組內(nèi)部之間便會加強交流,共同對同一實驗進行思考與實踐,在這個過程中有效地保證了學生的課堂主動性,加強了學生對實驗的主動探究能力,幫助學生進行深入的學習與思考。
比如在學習《制取氧氣》時,教師可以首先讓學生預習課本內(nèi)容,掌握基本的實驗流程。最后教師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實驗探究,在探究之前就是應當通過視頻或親自演示讓學生了解實驗的步驟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然后為每組學生布置教學任務。小組成員在進行實驗探究時,可以通過彼此之間的互相幫助完成基本的氧氣制取裝置,在裝置組建時如果某個細節(jié)沒有處理好,其他成員也會給予改進的意見,保證裝置的嚴密性。同時小組之間會根據(jù)實驗探究的流程對教師的教學任務進行有效的思考,彼此之間展開討論,保證實驗探究的準確性。比如教師教學任務是對實驗裝置構成的提問,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組建的實驗裝置區(qū)分哪部分是氣體的發(fā)生裝置,哪部分是收集裝置,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氣。除此之外還可以對實驗的流程進行任務問題的安排,比如讓學生討論如何檢查氣體裝置的氣密性,在導管口開始有氣泡冒出時為什么最好不要立即收集。小組合作的教學模式可以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與探究能力,使學生獲得較為高效的課堂學習體驗。
在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化學高效課堂的構建中,教師除了應用多種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與方法外,還要加強對整體知識點復習鞏固,綜合性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采取思維導圖的創(chuàng)新型教學模式,對初三階段的教學內(nèi)容進行知識點復習,在思維導圖中對教學內(nèi)容與知識點進行分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繪制有關自身復習重點的思維導圖,導圖中可以分成幾個不同的框架模塊對知識點進行分類。
比如對初三學年相關的化學實驗“實驗室制取氧氣”、“二氧化碳的實驗室制取與檢驗”以及“酸堿指示劑的反應”等重點探究實驗進行匯總。在模塊內(nèi)容中要對實驗的重點流程以及相關注意事項進行書寫,重點在于每個實驗步驟或細節(jié)所體現(xiàn)的化學知識點都不要遺漏,除此之外還要對涉及的重點化學方程式注重體現(xiàn)。這樣的思維導圖繪制完成后學生可以在考試之前或日常的復習鞏固中隨時拿出來進行瀏覽,是初三學生進行復習的有效利用資源。
總的來說,在新中考背景下的初三化學教學中教師想要保證課堂教學的高效性,首先應當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讓課堂中的學習和探究活動都以學生為主,使學生在自主的探究中有效地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加強對知識點的思考與理解。所以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新多種教學模式與方法,讓學生在不同的教學訓練中積極開拓自身的探究思維,對化學實驗的流程以及相關知識點進行深層次的思考,獲得較為高效的學習探究體驗,進而促進初三化學課堂教學質(zhì)量的整體性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