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理實一體化教學在職業(yè)教育中已經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推廣,它改變了以傳授理論知識為主、理論與實踐教學相分離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通過在實踐操作中穿插講解理論知識,本著管用、夠用的原則,將理論與實踐教學巧妙地融于一體,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教學質量有了大幅度提升。
[關 鍵 詞] 理實一體化;職業(yè)教育;課堂管理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36-0120-01
我校開展的鉗工一體化教學已經有些年頭了,無論是教學效果還是學生的課堂表現,“一體化教學”都比“傳統(tǒng)教學”好得多。但由于鉗工多為手工操作,加工精度要求高、效率低、出徒慢,基本功訓練又具有單調、枯燥等特殊性,學生很難產生興趣。這樣學生就會將學習注意力轉移到調皮搗蛋上去,造成課堂秩序混亂。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就要花更多的精力來維持課堂紀律,一次課下來常常會使人身心疲憊,又很難取得別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采用什么方法、什么措施才能保證課堂教學有序進行呢?這個問題也一直困擾著我。通過幾年來反復琢磨、試驗和不斷學習,總結出以下幾種方法,使我的鉗工課堂紀律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一、轉變觀念,上好“第一課”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現代化的加工方法在生產中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大部分作業(yè)已實現了機械化和自動化,而鉗工這一古老的金屬加工工種,仍以手工操作常常遭到外行人的嘲笑:都什么年代了,還使用這種“笨”方法,就連剛接觸本學科的學生也常常會提出同樣的問題。如果改變不了這種錯誤認識,會造成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影響以后的教學,因此鉗工開學第一課我們常常采取以下做法。
(一)宣傳大國工匠
在學校走廊懸掛鉗工大師畫像,觀看《大國工匠》或《狀元360》節(jié)目,欣賞“高鐵首席研磨師”寧允展、C919大飛機上“航空手藝人”胡雙錢等大師的精湛技藝,讓學生知道在國之重器上同樣有我們鉗工的舞臺。
(二)走近鉗工工匠
每年新生入學,學校都會組織學生到企業(yè)參觀或邀請合作企業(yè)的鉗工師傅進校園,講解鉗工在實際生產中的運用:一些采用機械不適合或不能解決的加工,都可由鉗工來完成。如某些精密零件的加工、修配,機械設備的檢驗、試車和維修等,就連世界上最昂貴限量版的汽車都是由手工打造的。
(三)學習學生工匠
在鉗工實訓室的展柜中,陳列著許多往屆學生的優(yōu)秀作品,通過參觀身邊同齡人的優(yōu)秀作品來激勵自己,讓他們給自己樹立目標,從而更好地學習鉗工技術。
二、改編教材,調動學習興趣
自從教育擴招以來,中職生源質量明顯下降,而傳統(tǒng)的鉗工教材又理論偏多,內容偏深,實踐內容多傾向于加工教學大綱或考工要求的零件,偏離生活。而多動、文化基礎差的職業(yè)學生對此不感興趣,學習積極性調動不起來。不但不能完成教學任務,還給課堂管理增添了很多麻煩。
后來看到有些學生常常在課堂上偷偷地做一些刀、劍等小東西,我從中受到啟發(fā)。在學習“鋸削模塊”時,讓他們選擇做梳子或豬八戒的小耙子,這些可是學生感興趣的東西,大家的學習熱情空前高漲。通過加工梳子齒兒、耙子齒兒來練習鋸削基本功,學生做得可認真了!就連下課都不想休息。他們還常常會拿著做完的梳子和耙子到別的專業(yè)學生面前炫耀,這樣老師分散到紀律管理上的精力就會少很多。
鋸削基本功達到要求后,接下來做坦克模型,這也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東西。一個坦克模型包括十幾個加工模塊如平面、圓弧加工、孔加工、螺紋加工、組合件銼配、刮、研等,最后將各個零件組合成一個完整的坦克,動手較差的學生可選擇另一套精度要求低的方案。這樣學生既學到了鉗工技能,興趣又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極少有人違反課堂紀律,有效保障了一體化教學的實施。
三、改革考評,督促學生學習
考試是評價的一種形式,起著檢測和督促學生學習的作用。但理論一張卷,實踐一個件的傳統(tǒng)考試,主要集中在期中與期末,時間跨度過大。原本學習自律性不強的職業(yè)學生,思想容易松懈,養(yǎng)成平時學習不認真,考試臨時“抱佛腳”的壞習慣。而真正掌握一門技術卻需要日積月累地刻苦練習。我們在鉗工一體化教學中改革了成績考核方式,加大了平時考核分值在期末成績的比重──對每節(jié)課每位學生的課堂表現、任務完成的情況進行打分,最后將整個學期平時的考核分數,平均后一起折合到期末考試成績中,這樣原來的100分變?yōu)椋浩谥姓?0%,期末實踐占30%,平時占50%,那些平時學習不認真、完不成任務的學生,單靠期末“抱佛腳”是很難及格的。
四、播放音樂,調節(jié)課堂氣氛
音樂存在于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是生活不可缺少的一種調解劑,合理地使用音樂可以使人心情愉悅,減輕身體和心理的壓力。每當鉗工實訓時,學生的銼刀、鋸條與金屬的摩擦聲,夾雜著機器的轟鳴聲,易使人心情煩躁。長期在這種環(huán)境中工作的我可能是麻木了吧,并沒有明顯的感覺,但有些敏感的學生常向我抱怨受不了這種聲音。
總之,鉗工一體化教師不要拘泥于常規(guī)教學模式,應多方面探索、研究,尋找出職業(yè)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讓他們既掌握了知識與技能,又感覺不到壓力與疲勞,從而調動起大家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減少教師在課堂管理上花費的精力。
參考文獻:
[1]張鳳魁,王琪.鉗工一體化教學初探[A].中國職協2013年度優(yōu)秀科研成果獲獎論文集[C],2013.
[2]任志新.理實一體化教學在鉗工教學中的實踐和應用[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8):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