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xiàn)行的小學階段中五、六年級的英語課文篇幅較長,生詞量增多,內容豐富,不少教師在實際教學時感到難以處理。而詞匯的有效處理直接影響到語篇的閱讀與理解。所以,本文從閱讀課中單詞呈現(xiàn)的方式、單詞教學的方法、單詞鞏固的練習設計三個方面來闡述如何在閱讀課中教學單詞,以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小學英語 閱讀課 單詞
詞匯是語言的基本材料,是語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在小學英語教學當中,單詞教學則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現(xiàn)行的小學階段中五、六年級的課文難度很高,生詞量增多,內容豐富,涵蓋科技、文化、禮儀和生活常識等方面。學生可以從這些閱讀材料中獲取大量的知識和信息,但由于篇幅較長,新詞匯較多,不少教師教學時感到難以處理。
閱讀課中的單詞教學和單詞課中的單詞教學所采用的模式是不一樣的。教師在進行單詞課中的詞匯教學時要遵循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來拓展語言的運用渠道。將“詞、句、篇”有機整合,堅持從英語教學整體入手。而教師在閱讀課中的單詞教學,應以文章的閱讀理解為主線,以提高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和積極性為出發(fā)點,在進行閱讀技能的訓練的過程中穿插或滲透,拓展詞匯教學。并且將詞匯的教學和聽說讀寫四種技能的訓練結合起來,以提高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
一、因材施教,選擇好單詞呈現(xiàn)的方式
學生對語言材料感知和理解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呈現(xiàn)知識的方式、方法和過程,以及它與學生認知過程的相互協(xié)調。在現(xiàn)實的教學中我們不能用固定一種教學方法,而要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學習狀態(tài)為目的選擇好的教學方法。因此導入和呈現(xiàn)方法的多樣性,使課堂教學變由單一呈現(xiàn)而引起的枯燥乏味為豐富多彩,在英語新授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1、以舊帶新呈現(xiàn)
在閱讀過程中,成功的語言學習者往往運用一些技巧來理解生詞。依托上下文語境運用閱讀策略能猜出含義的詞為可猜詞。猜測詞義是英語運用能力的重要體現(xiàn),它主要依靠生詞與前后詞或所在的句子甚至是段落。那么在具體的文章閱讀時就要借助各種猜詞方法理解上下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注意前后內容的銜接、連貫,注意從舊知識中引出新知識,學習新內容時適時復習舊內容。
2、利用情景呈現(xiàn)
英語教學中的情境教學指的是教師用語言、教具及各種教輔設備,為學生營造一個融視、聽、說于一體的語言環(huán)境,使學生有如身臨其境,有利于調動他們的非智力因素,加深對學習對象、課文內容的理解,完成對知識的掌握。多媒體呈現(xiàn)法:錄音機、計算機、投影儀等現(xiàn)代教學設備進入課堂,把生動的聽覺、視覺效果形象地傳遞給學生,使抽象、深奧的信息和知識簡單化、直觀化。以動為靜、動中求活,更有利于學生聽、說、讀、寫等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
3、整體閱讀呈現(xiàn)
詞類總體在于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離開了語言環(huán)境,詞匯就如無水之魚,失去了生命力。因此教師在進行詞匯教學時要遵循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來拓展語言的運用渠道。要求學生能從整體上把握文章脈絡,理解課文大意,使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有一個整體的印象。
二、匠心獨具,運用好單詞教學的方法
任何課堂教學設計既要符合教材的特點和學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又要遵循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并要力求滿足不同類型和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這樣的教學才會取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單詞導入,促進閱讀
需要在學習文本之前讓學生接觸和學習的詞匯一般是影響課文理解且不可通過上下文推測其意義的詞語,或對理解文章起關鍵作用的重點短語,而且是方便打開話題的。在處理這類詞匯時盡量呈現(xiàn)該詞語在該課中的意思,避免引發(fā)歧義。利用導入教單詞,可以自然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進課文中來。
2、精讀文本,研習單詞
閱讀的主要任務是理解課文,獲取信息,閱讀教學中須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因此,即使是詞匯學習也應該為這個目標服務,可以在生詞自然出現(xiàn)時介紹詞匯的意思,讓學生在不同語境中去感受詞匯,去體驗詞匯。而且此類單詞不會影響學生對篇章的整體理解,篇章也不會被單詞割裂。
3、拓展閱讀,領悟單詞
詞匯的學習,僅靠學習課文是不夠的,還需要通過閱讀課外書籍進一步學習鞏固。教師應該指導學生盡可能多地閱讀英文原著或體現(xiàn)英美文化特點的材料,增加學生接收英語的信息量,使學生盡可能多地掌握英語詞匯,并了解更多中外文化的差異。這樣不僅能拓展他們的視野,而且能更進一步讓學生在閱讀中鞏固、擴大詞匯量,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三、縱觀全局,設計好單詞鞏固的練習
鞏固性練習、拓展性,設計真實的交際性活動,為學生提供運用詞匯的機會。對學生來說,知識從理解到掌握需要一個過程。充分的讀后活動可以幫助學生鞏固閱讀成果,拓展語言知識運用;對教師來說,讀后活動的設計可以很好地檢測前面的教學步驟的教學效果,能了解學生對文章信息的理解程度以及語言知識的掌握程度。
詞匯是閱讀理解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沒有詞匯知識,就沒有理解。因此,為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教師應正確處理閱讀教學與詞匯教學之間的關系。只有把文章和詞匯及語言點的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以閱讀帶動詞匯,以詞匯促進閱讀,從而更容易獲得閱讀與詞匯的雙贏,真正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朱純.《外語教學心理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