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持續(xù)推進,初中物理教學也在不斷地進行著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研究。在初中物理教學中,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對學生實施素質化教育,不僅促進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同時還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對初中物理中的力學教學方法進行深入研究,使學生在掌握物質微觀結構與其運動規(guī)律的同時,能夠對抽象的物理學知識有所認識,由此奠定學生未來學習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物理 力學 教學方法
目前,在素質教育的要求下,我國的新課改在持續(xù)的實施與推進中,越來越為重視對教學質量與教學有效性的研究。初中物理作為初中教育的一門基礎學科,不僅更加強調課堂的教學效果,同時還對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具體教學方法的運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改變傳統(tǒng)教學理念,重視對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培養(yǎng)中,使學生不僅可以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產生濃厚興趣,同時還能進一步提升自主學習能力,這對當前的物理創(chuàng)新教學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作用。
1.當前初中物理力學的教學現(xiàn)狀
1.1 教學理念亟待改變
由于長期以來受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使我國的物理教學不僅在教學理念上存在落后局面,而且思維固化、教學方式單一,嚴重地影響了創(chuàng)新教學的發(fā)展。此外,在當前應試教育的影響下使教學模式的有效開展也受到一定限制,教師不僅依然采取傳統(tǒng)教學模式,還延用著以教師為主導地位的教學方式,這不僅忽視了對學生進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也使課堂教學失去了有效性,長此以往,不僅影響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更可能令學生由此產生厭學情緒,從而對物理教學效率產生嚴重影響。
1.2 實驗教學相對滯后
物理教學是一門既需要理論知識學習,又需要進行實驗研究的學科,而且實驗是物理教學中的重點,它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們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與理解,還能同時提升學生們創(chuàng)造能力,使物理現(xiàn)得以直觀、清晰地呈現(xiàn)。但在傳統(tǒng)物理教學中,尤其是有關于力學的教學實驗,不僅內容有限,而且實驗教學明顯滯后,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對教學實驗存在著觀念上的不足,教師對實驗教學既不夠重視,也未能有效組織學生進行物理力學的實驗教學活動。二是實驗設備不夠充分,尤其是在農村偏遠地區(qū),呈現(xiàn)出嚴重的實驗教學滯后性。三是在新改過程中,實驗設備未能及時進行更新,呈現(xiàn)出老化狀態(tài),使物理力學的實驗教學得不到有效開展。
2.促進初中物理力學教學有效性的具體措施
2.1 結合實際生活進行物理教學
基于物理學科是在自然生活中產生與形成的知識結構,為此物理教師應該結合生活實踐進行物理課堂教學,尤其是針對物理力學的學習,更可以將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案例融合到知識的講解中,這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抽象的物理知識進行消化理解,還增添了物理學習的趣味性。例如,教師可結合初中學生的成長特點,考慮到休閑時間愛玩籃球的特點,將這一問題進行以下的辯論分析,確定哪一項說法是正確的:A.進行籃球投籃時,籃球離手還能夠進行向上運動,是由于人對籃球做了功率。B.在籃球上升至最高點時,達到籃球受力平衡。C.籃球撞擊籃板被彈回,此時進行了彈性勢能與動能的轉化。D.籃球落地后會彈起,還能越跳越高,這體現(xiàn)的是機械能守恒。通過以上問題的提出,不僅能夠吸引學生們的注意力,還能進一步引發(fā)學生們的思考,既培養(yǎng)了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興趣,還達到教學任務目標的完成。
2.2 運用信息技術豐富教學內容
在現(xiàn)代教學中,信息技術被廣泛應用,而且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尤其是在物理教學中,多媒體教學不僅可以對抽象的物理知識進行直觀、生動的演示,還能進一步創(chuàng)設出情景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熱情,既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還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在進行力學天平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在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天平右盤上放置一塊木塊,天平將會出現(xiàn)哪些情況?對于這類題型,學生難以一時之間找到解題方法,而教師通過多媒體演示,并以動態(tài)方式進行天平整個變化過程的演示,在學生的認真觀察中了解并掌握了相關知識。
2.3 加強初中物理力學的實驗教學
初中物理力學的學習過程中,必需通過實驗教學與理論知識相結合,才能促進學生們對物理知識的消化與理解。物理實驗教學既是教學活動的組織方式,同時也能夠增強學生們動手動腦能力,從而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例如,在對流體壓強與流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先進行問題的設置,氣體的壓強與流速有關系么?如果有,有什么樣的關系?再讓學生們親自動手操作實驗,讓兩張白紙在保持平行、自然下垂的狀態(tài)下,向兩紙中間位置吹氣,然后讓學生們將觀察到的結論進行一一陳述,再結合生活中的實際案例進行列舉,使學生在充分的體驗中加深了對這一知識點的學習與理解。
2.4 數(shù)學圖像法在力學規(guī)律中的運用
數(shù)學、物理不分家,在力學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可以借助數(shù)學為工具學科,不僅可以將其學習方法與知識理念進行相互滲透、融匯貫通,還可以通過運用數(shù)學圖像法對物理力學進行圖解分析,從而明確其數(shù)據(jù)規(guī)律。例如,在進行物理力學體積與質量的學習過程中,對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圖像法演示后,學生們不僅很快明確了數(shù)據(jù)關系,還得到了同一物質質量與體積成正比,不同物質的比值也不同的正確結論。而且對于重力與質量總是容易產生概念性混淆的問題,借由圖像也得到了輕松解決。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初中物理力學的教學方法,教師應該從多方面進行教學活動的開展。不僅要將抽象的物理知識與我們的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還應加強物理實驗教學與課外活動,在快速轉變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情況下,采取靈活多樣的方式方法,并將多媒體教學有效地利用到教學活動中,使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感受物理學習的快樂,使物理教學在促進學生全面素質提升的同時,得到一次飛躍性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甄士江.新課標下高中物理力學的教學方法討論[J]數(shù)理化解題研究,2016(03):77-77.
[2]胡孟林.新課標下對稱性在高中物理力學問題中的應用探討[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5(1):26-26.
[3]吳晟.新課標理念下提高高中物理力學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4(5):8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