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應用矛盾分析法,可以幫助我們提高理解力、反思語言研究,為研究工作提供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防止工作的片面性和盲目性。本文以英語教學活動為研究對象,從一分為二看問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tǒng)一三個方面系統(tǒng)地分析了矛盾分析法對英語教學的指導作用和制約作用。
【關鍵詞】:矛盾分析法;英語教學;一分為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引言
馬克思主義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是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歷史觀、價值觀在方法論上的體現(xiàn),它對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領域的研究同樣具有極強的實踐指導意義,對英語教學也有著一定的指導作用和制約作用。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為二看問題、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tǒng)一。矛盾分析法是我們認識事物、解決矛盾的根本方法。本文將以英語教學為研究對象,闡述矛盾分析法在英語教學的應用。
一、一分為二看問題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分為二”是指一切事物、現(xiàn)象、過程都可分為兩個互相對立和互相統(tǒng)一的部分。一分為二是普遍的,但不能機械地理解,應該看到事物可分性的內容、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既要看到矛盾雙方的對立和排斥,也要看到雙方的聯(lián)系和統(tǒng)一,以及在一定條件下的相互轉化。
(一)一分為二看教學目標
在二語教學中,學習者對語言使用過程中準確性和流利性的掌握往往不可兼而得之。追求準確性必然犧牲一定的流利性,而準求流利性必然造成準確性上的失誤。在實際教學中,大多數(shù)教師都過分強調語言的準確性,過分注重語言形式。在教學中我們應將兩個目標定位為逐漸實現(xiàn)更為合理,這樣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心理壓力,也可讓學生感受到英語學習中不斷地挑戰(zhàn)性和迎接挑戰(zhàn)后的愉悅感。
(二)一分為二看教學方式
盡量使用適合學生實際水平的英語,利用學生已學的英語來解釋或表達新的教學內容,旨在為學生提供活用英語的真實教學情景,有利于學生理解、運用語言,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的敏感性,即語感的形成,和英語思維模式的形成。但是,對于很難用學過的英語解釋的教學內容,可以適當利用母語或其他視聽覺手段,畢竟教學形式是為教學內容服務的。例如,當教師講到capitalism這個詞時,如果教師能夠將其解釋為與漢語中的“資本主義”意義對等,學生則能輕易地掌握capitalism的意義。
(三)一分為二看語言輸出中的錯誤
母語在二語習得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當母語影響了目標語的習得,語言遷移就產(chǎn)生了。當兩種語言具有相似的結構,母語有助于目標語的學習,那么正遷移就產(chǎn)生了;當兩種語言結構不同,母語就會干擾目標語的學習,那么就產(chǎn)生了負遷移。在母語遷移的過程中,學習者會建立一個介于目標語和學習者母語之間的獨立的語言系統(tǒng)——中介語。中介語的客觀存在勢必造成初學者在英語學習中各種各樣的錯誤。后結構主義認為,錯誤能夠反映學習者在語言學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分析其原因,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完善學生的中介語系統(tǒng)。因此,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失誤和錯誤要采取寬容的態(tài)度,讓學生大膽開口,強調語言的達意功能和交流的內容,忽視語言形式,真正體現(xiàn)語言的交際功能。
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就是在分析和解決問題時,在尊重矛盾的普遍規(guī)律的前提下,重點分析具體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每一事物的發(fā)展過程中自始至終存在著矛盾運動。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體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個方面都有其特點,這是一事物區(qū)別于他事物的本質。
(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教學對象上的應用
教育的理想境界是給予受教育者均等的機會,面向全體是教育教學最基本的要求。但全體是由具有不同學習風格、不同層次、不同個性的個體組成的。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考慮到教學對象全體,以整體標準來設置課程難度、決定教學方法,也要注意到個別優(yōu)秀學生和較落后學生的具體情況,滿足不同層次的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在教學實踐過程中的應用
在面對任何事務和問題的時候,首先先用辯證的方法去考慮事務處理過程中將會面臨和產(chǎn)生的優(yōu)劣,以及面向不同受眾將導致的結果。例如,在學生獎懲和學籍處理方面,不同的學生都會面臨不同的狀況,怎樣在保證教學質量的前提下,更好的保障學生的利益,避免產(chǎn)生沖突,也是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由此可見,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也就是堅持科學預見的方法,增強歷史主動性,防止和克服被動型、盲目性。
三、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tǒng)一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結合是指在研究復雜事物矛盾發(fā)展過程中,既要研究主要矛盾,又要研究次要矛盾,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研究矛盾的次要方面,二者不可偏廢。在不同的英語學習階段,由于教學目標的側重點不同,根據(jù)教學目標的不同,教師在教學上應分清主次輕重,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和內容。
小學英語教學的目標是以學生為主體,強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要讓學生能夠用英語進行簡單的交流,表達出自己的意思。在此教學過程中,應該把重點放在小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上,培養(yǎng)小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
初中英語對英語學習能力的要求進一步提高,重視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對于英語課文,應讓學生學會運用課文中的對話進行簡單的口常交際對話。對于課文中出現(xiàn)的簡短文章,讓學生先從句子入手逐步過渡到語段,讓他們學會整段的翻譯理解。初中英語語法是整個英語語法的大概框架,讓學生在使用的基礎上,提示一些語法現(xiàn)象,讓他們掌握英語語法的框架。
高中英語的總體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注重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tài)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的整體發(fā)展。盡管素質教育是目前高中英語教學的主要目標和趨勢,但高中英語教學目前仍然或多或少受到高考的影響。因此,高中老師應該把重點放在學生素質教育和應試能力的結合上。在講解課文時,應該盡可能多地講解知識點,讓學生把語法知識點分析清楚。英語教師在講解知識點時,應該做到通過某一知識點引出與之有聯(lián)系的知識點,這樣能進一步豐富學生的知識積累。
四、總結
事物總是一分為二的,在英語教學中的方法論上必須堅持矛盾分析法。看問題要一分為二,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tǒng)一。在英語教學中,如果能夠充分運用矛盾分析法及其規(guī)律,就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認知能力,強化教師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從而有效地促進英語教學的開展。
參考文獻:
[1]陳琳.外語學科中的辯證法.新標準英語(小學)培訓資料[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3
[2]李海英.辯證法在中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學園,2012(7):75-76
[3]王繼超,武衛(wèi)兵.從社會矛盾分析法角度看新型師生關系的形成[J].文教資料,2015,(1):77-78
[4]袁昌寰.中學英語學習策略與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