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文學史上常把《莊子》、《離騷》相提并論,都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非凡的想象力,但在文體、思想、思維方面又大相徑庭,二者各領(lǐng)風騷,各具特色。
【關(guān)鍵詞】:莊子;離騷;浪漫主義;異同
中國文學史常把《莊子》和《離騷》并列,成為一代散文的靈魂。在學術(shù)上,《莊子》是先秦道家的主要代表著作,而且是先秦諸子散文之冠。魯迅曾經(jīng)就說過“其問汪洋群闔,儀態(tài)萬千,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可見其輝煌的藝術(shù)成就。 而《離騷》也同樣具有卓越的藝術(shù)地位,它是屈原作品中最長,最具代表性的一篇詩,全詩三百七十二句,兩千四百余字,是中國古代最宏偉的抒情詩篇,因此它也是一篇最具特色的楚辭。要知道楚辭是以楚歌為基礎(chǔ),吸收了北方詩歌某些特點,卻呈現(xiàn)出濃郁的地方特色,即所謂的“楚書語,作楚聲,記楚事,名楚物”,打破了四言為主的句式,創(chuàng)造了以六言為主,參差錯落的句式,整篇文章都用語氣詞“兮”字。《離騷》讓屈原流傳至今,不僅是因為他創(chuàng)作了“騷體”,更是因為在這首詩里顯示了作者強烈的愛國情操。無論怎樣,自投汨羅江的屈原至今活在人們心中。
《莊子》《離騷》人們留下深刻的印象之一便是它們具有濃厚的浪漫主義色彩?!肚f子》中那豐富的想象,大膽的夸張,構(gòu)成那奇特的形象世界。那些詼詭譎怪的藝術(shù)形象在人們的腦海中揮之不去,像我們最熟悉的《逍遙游》,其中就寫道:“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庇秩纭洱R物論》中的“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遽遽然周也?!盵1]那些藝術(shù)形象在書中層現(xiàn)疊出,異彩紛呈,其大無比的鯤鵬令人驚嘆,莊周夢化的蝴蝶讓人也想嘗試一番。這一切都極富有浪漫色彩,這也是《莊子》藝術(shù)魅力之所在。正是因為如此,《莊子》的藝術(shù)成就是最高的。高似孫稱其文“荒怪詭誕,狂肆虛緲”,都是對《莊子》超絕想象力的肯定和贊譽。[2]而《離騷》的創(chuàng)作是建立在現(xiàn)實的基礎(chǔ)之上,以浪漫主義為特色,現(xiàn)實主義與浪漫主義巧妙結(jié)合的。文中寫到的作者向重華陳辭,三次求女未果,請靈氛占卜等段落,都是結(jié)合當時許多神話故事而寫的,具有傳奇的浪漫主義色彩。
雖然《莊子》《離騷》都帶有明顯的浪漫主義,但是在許多方面二者還是大相徑庭的。首先最明顯的一點,從文體上看,《莊子》是典型的諸子散文,而《離騷》是一首長篇抒情詩,以“騷體”為形式。從作者本身來講,具有較大的差異,因而導致《莊子》《離騷》的思想極為不同,表達的感情也不一致。莊子雖然是宋國人,但他不僅不與宋國的統(tǒng)治者合作,而且也不與其它國家的統(tǒng)治者共處,一生清貧,可見他鄙薄富貴,拒入仕途,安于貧困而不顯于世,在《莊子》的許多篇目中都可以反映這點的。他繼承了老子,主張“無為”,但又并未真正忘懷政治,而是心系天下,對“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的憤慨。戰(zhàn)國中期,社會是動蕩不安的,莊子面對著黑暗的現(xiàn)實,顯示出無比的厭恨,因此他選擇了消極逃避的道路,選擇了拒入仕途的道路,一生貧困。在《莊子》中則是一再地強調(diào)絕對的精神自由和徹底的超脫現(xiàn)實?!跺羞b游》說明了他蔑視一切功名利祿,望達到無己,無功,無名的境界,這是一種自我超脫的空想。即使是再大的鯤鵬它仍然是有所待的——“海運則將徙于南冥”。相對于莊子,屈原的階級地位高,他乃帝高陽之苗裔,與楚懷王同姓,是楚國的貴族,曾與靈修成言,卻沒有想到靈修數(shù)化,中途改道,親小人遠賢臣。在《離騷》中,屈原多次哀嘆楚懷王聽信讒言,擔憂國家社稷安危,“荃不察余只中情兮,反信饞而齊怒”,“余既不難失離別兮,傷靈修之數(shù)化”,“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與之敗績”。屈原在面對楚懷王對自己的采集,對自己的疏遠,看著楚國一天天地衰落,在靈柩占卜,巫咸勸導之后,仍然不舍楚國,仍然堅持留在楚國,盡自己所能來挽救自己的國家,只是力不從心罷了。屈原沒有像莊子那樣避世,而是“舉世混濁,唯我獨清”、“來吾導夫先路”?!峨x騷》是屈原發(fā)自內(nèi)心創(chuàng)作而成的,屈原所想的所感嘆的全部反映在《離騷》當中,《離騷》讓屈原的形象變得如此偉大!戲劇性的看,一人是被請去入仕朝廷卻當眾拒絕,一人是想傾心為朝廷做事反遭奸人排擠,但結(jié)果二者卻都是可悲的。
因為莊子、屈原所處在不同的階級地位,創(chuàng)作出的《莊子》《離騷》所具有的思想內(nèi)容也便就不同了,這也是二者最大的區(qū)別了。莊子繼承了老子,同屬道家,其最高的哲學范疇便是“道”了?!暗馈迸c“氣”在《莊子》中無處不顯。莊子提倡在精神上要達到與“道”合一的境界,只能通過“心齋”和“坐忘”的方法來實現(xiàn)。在《天運》中,莊子就說“忘親易,使親我忘難。使親忘我易,兼忘天下難。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難”,他所一直咬定的就是要徹底的遺世、脫俗。中國古代大哲學家莊子就是這樣以表面的被動與隨俗用來維護內(nèi)心的精神傲岸與獨立,在保護自我的人格和精神的獨立與高貴的同時,又以一種行動狀態(tài)產(chǎn)生了對世俗的絕對嘲諷。同樣,《莊子》中具有自然美的思想,隨著人類自身力量的增強,自然開始被滲入到社會文化內(nèi)容中?!肚f子》進一步拓展了自然審美的范疇,自然開始擺脫了實用、功利的束縛,不再局限于“比”“興”的價值取向,具有了獨立的意義?!肚f子》中“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矣渚涯之間,不辨牛馬”寫出了河流的浩蕩,洶涌澎湃之沒,在此基礎(chǔ)上“順物自然而天容私焉,而天下治焉”,“原天地之美而達萬物之理”進一步拓展豐富了自然美的精神內(nèi)涵?!肚f子》中的自然精神,體現(xiàn)了自然性與社會性的統(tǒng)一。而《離騷》的思想內(nèi)容反映的主要是“愛國”二字?!芭e賢而授能,循繩墨而不頗”,他一直堅持著存君興國的美政理想,深沉執(zhí)著的愛國熱情,他愿把畢生的精力奉獻給楚國,愿楚國繁榮昌盛?!拔┎菽局懵滟?,恐美人之遲暮”、“豈余身之憚殃兮,恐皇與之敗績”。同莊子一樣,對于黑暗污濁的朝廷,對于奸佞的小人,對于楚懷王都給予了放言不憚的批判。而在這一渾濁的污水中,他仍堅持“舉世混濁唯我獨清,眾人皆醉,唯我獨醒”的高尚節(jié)操,不同于莊子避世遠離混濁。《離騷》傾吐了詩人赤誠的愛國信念和報國無門的極度痛苦。
《莊子》《離騷》中極富象征意味的藝術(shù)形象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莊子》中有許多其他的意象:鯤鵬、蜩、學鳩、怪石、蝴蝶等。莊子通過這些意象表現(xiàn)自己對自由的渴望與追求?!峨x騷》中最引人注目的要屬美人和香草的意象了,屈原通過美人和香草來表現(xiàn)自己高尚的節(jié)操。
總體說來,《莊子》《離騷》藝術(shù)可謂是各領(lǐng)風騷,各具特色,對于后世,都是具有重大影響的。
參考文獻:
[1]徐伯容,鄭法清.莊子散文選集[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5.
[2]崔月華.莊子與離騷浪漫主義之異同[J].聊城大學學報,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