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黑人瘋院》是甘乃迪·肯尼迪于黑人文藝運(yùn)動(dòng)期間創(chuàng)作的荒誕劇的代表作,并于1964年于百老匯成功演出,獲得奧比獎(jiǎng)杰出劇本獎(jiǎng)。劇本講述了薩拉作為黑人,對自己身份感到懷疑和不認(rèn)同,由此展開的內(nèi)心掙扎,她可憐自己的白種人母親,憎恨厭惡自己的黑人父親。其內(nèi)心展開多個(gè)黑白兩色歷史名人的對話,都指向薩拉絕望的身份認(rèn)同。譯作中譯者根據(jù)奈斯的文本類型學(xué)將文本分為重形式的文本(Form-Focused Texts)和重聽覺的文本(Audio-Focused Texts),同時(shí)也強(qiáng)調(diào)感染性(Appeal-Focused Texts)。采取不同方法,完成了該劇本的翻譯。
【關(guān)鍵詞】:《黑人瘋院》;文本類型;翻譯方法
戲劇作為一種舞臺表演藝術(shù),受時(shí)間空間限制,相對篇幅短,有集中尖銳的矛盾沖突。中方戲劇是一種綜合表演形式,重傳達(dá)意境,具有夸張性和創(chuàng)意性。而西方戲劇表演形式比較單一,有依靠臺詞的“話劇”,也有依靠舞蹈的“舞劇”,以及依靠歌聲的“歌劇”;注重“寫實(shí)”,從表演到布景都力求呈現(xiàn)真實(shí)狀態(tài)。戲劇具有表演性,在翻譯過程中更注重情感和舞臺效果的傳達(dá)。
根據(jù)奈斯的文本類型學(xué),一個(gè)完美的翻譯需要經(jīng)歷四個(gè)過程,第一,作者要總結(jié)文本特征,確定源文本類型。第二,確定譯文格式。第三,要分析原文風(fēng)格。第四,再現(xiàn)原文風(fēng)格。文本類型按照交際功能分,可分為:第一重內(nèi)容的文本(Content-Focused Texts),第二,重形式的文本,第三,重感染的文本,第四,重聽覺的文本?!逗谌睡傇骸罚粗匦问胶突緝?nèi)容的傳遞,又注重吸引讀者并注重視聽效果。此外,劇本存在“可表演性”,它包括除語言以外的內(nèi)容,如舞臺場景布局等的等效翻譯,所以在劇本翻譯中,譯者在文本類型學(xué)基礎(chǔ)上,注重舞臺場景等布局的真實(shí)等效傳遞。
一、重形式的翻譯
形式對等
例:原文:
CHARACTERS
NEGRO-SARAH
DUCHESS OF HAPSBURG One of herselves
PATRICE LUMUMBA One of herselves
SARAH’S LANDLADY Funnyhouse Lady
譯文:
人物
黑人-薩拉
哈普斯堡公爵夫人 其中一個(gè)“她”
帕特里斯·盧蒙巴 其中一個(gè)“她”
薩拉的女房東 女房東
劇本本身是服務(wù)于表演活動(dòng)的,必須具有可操作性,在翻譯中要注意注重形式對等,以此傳達(dá)原著作者的思想,更加利于演員理解劇本參與表演。
二、重視聽效果
1.成語的應(yīng)用
例:原文:She moves as one in a trance and is mumbling something inaudible to herself.
譯文:她像是在魂游狀態(tài)一樣向前移動(dòng),嘴里念念有詞,聲音微弱得自己都聽不見。
原文:Victoria. (Listening to the knocking.) It is my father. He is arriving again for the night. (The duchess makes no reply.) He comes through the jungle to find me. He never tires of his journey.
譯文:維多利亞:(聽著敲門聲。)是我爸爸。他又一次深夜到來。(公爵夫人沒有回話。)他從叢林中來,就為了糾纏我。他樂此不疲。
原文:The wild black beast put his hands on her. She died.
譯文:這個(gè)黑鬼禽獸向媽媽伸出惡爪。她因此撒手人寰
這里例一將“is mumbling something”譯為“念念有詞”不僅使得譯文簡潔利落,朗朗上口,還有助于接受者和聽眾的理解。同時(shí)例二中將“He never tires of his journey.”翻譯為“他樂此不疲?!崩小癝he died.”譯為“她因此撒手人寰”。兩例都簡潔明了的表達(dá)出女主角內(nèi)心對父親這一行為的厭惡,同時(shí)譯入語聽眾也能立刻理解此情此景。譯文中對中國特有的成語的應(yīng)用,有助于視聽效果的傳達(dá)。
2.通俗化翻譯
例:原文:VICTORIA: He is my father. I am tied to the black Negro.
譯文::維多利亞:他是我的爸爸。我和這個(gè)黑鬼,脫不了干系。
原文:I try to give my-selves a logical relationship but that too is a lie. For relationships was one of my last religions. I clung loyally to the lie of relationships, again and again seeking to establish a connection between my characters.
譯文:血統(tǒng)才是我最后的信仰,我一次次嘗試著緊抓這個(gè)救命稻草,想要給自己找到合理的根源,可是這也是謊言吧!
這里例一將“I am tied to the black Negro.”譯為“我和這個(gè)黑鬼,脫不了干系。”其中“黑鬼”和“脫不了干系”都是譯入語的通俗說法,這里借用地道的表達(dá)能更好的表達(dá)原文確切的語義,盡可能達(dá)到原文效果。例二,“I clung loyally to the”譯為“救命稻草”表示最后的希望,這里異譯表達(dá),而不是僅僅說為“最后的信仰”不僅使受眾更好的理解,還能增加劇情的緊迫性。
三、重感染性的翻譯
1.增詞
例:原文:As for myself I long to become even a more pallid Negro than I am now; pallid like Negroes on the covers of American Negro magazines; soulless, educated and irreligious.
譯文:因此我渴望成為一個(gè)比現(xiàn)在更白的黑人,白似美國黑人雜志封面上的黑人一樣:毫無靈魂,受過教育并且沒有宗教信仰。
原文:The wild black beast put his hands on her. She died.
譯文:這個(gè)黑鬼禽獸向媽媽伸出惡爪,她因此撒手人寰。
例子都增加了連接詞“因此”用以表達(dá)段落或者句子之間的因果聯(lián)系,使情節(jié)更加連貫和易于理解。
2.轉(zhuǎn)換
例:原文:I try to give my-selves a logical relationship but that too is a lie. For relationships was one of my last religions. I clung loyally to the lie of relationships, again and again seeking to establish a connection between my characters.
譯文:血統(tǒng)才是我最后的信仰,我一次次嘗試著緊抓這個(gè)救命稻草,想要給自己找到合理的根源,可是這也是謊言吧!
原文:I would like to lie and say I love Raymond. But I do not. He is a poet and is Jewish. He is very interested in Negroes.
譯文:我并應(yīng)該謊稱我愛著雷蒙德的,但是我沒有。他是一個(gè)對黑人非常感興趣的詩人,也是猶太人。
例子中將幾句話合譯為一句,連接緊密,邏輯性更強(qiáng),受眾能更好的理解。
總結(jié)
戲劇翻譯作為一種特殊的翻譯形式,在翻譯過程中不僅僅要考慮劇本本身,還要考慮實(shí)用性,可操作性,可表演性。為了達(dá)到和原文對等的戲劇化效果,在翻譯過程中,按照文本類型學(xué),筆者將戲劇突出表現(xiàn)的三個(gè)文本特征抓住,來采取不同的翻譯策略,以此力求達(dá)到等效效果。分析文本類型來采取翻譯策略,有利于我們更好的進(jìn)行戲劇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