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當我第一眼看到她,我就知道我不得不關注她。
那張白皙的小臉,白凈得沒有一點兒瑕疵,讓人忍不住想伸手碰一下看看是否是真的。長長的睫毛濃密地披散在眼瞼上,多像一只乖巧的“芭比娃娃”。小小的五官,多么精致!鼻尖上還散落著幾顆晶瑩的汗珠。這張漂亮的小臉!——是的,她應該是我們班最漂亮的女生。可不僅僅是因為她長得很漂亮。更重要的是,她——還是我上師范時那位音樂老師家的寶貝女兒!
但我很快發(fā)現:她那美麗、可愛的小臉上,總是極不協(xié)調地出現一種別的東西——“懶”。瞧,她渾身上下都散發(fā)著說不出的懶洋洋的氣息:兩只漂亮的羊角辮一般不會直立朝天,而總是彎著腰,低眉順眼的樣子,好像沒什么生氣;五官雖精致,卻似乎沒什么人見過她有什么表情。她的嘴巴總緊緊地抿著,似乎在跟整個世界做頑強的對抗。
這么個“懶”女孩,我以前可沒遇見過。開學第一天,我只想著充分利用孩子們做事的主動性幫幫自己,就隨便指了她坐在教室門口幫我收《新生基本情況調查表》,心里想老師家的孩子怎么也該比別人能干些吧。然后我就出去忙乎了。等我回來,發(fā)現她仍保持著剛才坐下時的姿勢:一只胳膊斜搭在桌子上,一只手在玩自己的袖子,長長的睫毛低垂下來,讓我弄不清她在看著什么。而她的面前,七零八落地放著《新生基本情況調查表》、《午餐意向表》,有的都被風吹亂,飄到了隔壁班的門口。
而她,卻似乎一無所覺,只是不知所措地絞著自己的袖子。我瞬間感受到心中一股濃濃的失望——這孩子,肯定是故意的。
(2)
我終于欣喜地發(fā)現——吳君妍笑了!雖然那是在她與幾個同學打鬧的過程中,但對我來說卻是一個嶄新的情況:有表情,也就有感情,就能和其他孩子一樣有榮譽心、上進心。我第一次對自己有了信心。
早上,她遲到了。我站在講臺前,看著她無視我的存在,低著頭一步步朝自己的座位走去。我的臉上有些掛不住了,一把攔住她:“吳君妍,早上好!”她抬起眼皮朝我看了一下,又朝著她的座位繼續(xù)走去,但我清楚地看見,她的嘴角輕輕牽動了一下。
“難道你不想和老師打聲招呼嗎?每個小朋友都和老師打過招呼了?!蔽矣X得自己真可憐,像在乞求什么。
她愣了一會兒,終于張了張嘴巴,她的口形明明白白地告訴我,她剛才說了“老師好”!雖然幾乎沒有聲音發(fā)出來,但我為她愿意和我交流,能踏出這一步而感到高興!我不想掩飾我的喜悅,一整天,我的臉上都掛著笑容,我讓班上每個人都感受到了:一聲真誠的問候是多么重要!
下課了,我發(fā)現她在偷偷地盯著我。這小姑娘,難道她從沒有被人如此重視過嗎?今天的她比平時多了一絲羞澀,還有一些熱情,甚至在和同學們打鬧時也叫得更大聲了。雖然他們很吵,但我不覺得刺耳,也不想去制止,就讓她從喜歡同學開始,進而喜歡學校、喜歡老師吧。
(3)
今天上課,因為內容比較有趣,再加上我采用了多種游戲的方法來進行鞏固,孩子們學得很開心,課堂氣氛也空前熱烈,幾乎每位同學都做到了“小臉通紅,小手高舉,小眼發(fā)亮”。這時,我偷偷地瞟了一眼吳君妍,發(fā)現她也一樣小臉通紅,只是臉上沒有其他人那種盛放的笑容。我注意到雖然沒有舉手,可她的小手已經藏在桌肚里面躍躍欲試了。我趕緊請她起來參加到游戲中去。聽到我點她的名,她有些吃驚,愣了一下,緩緩地站了起來,走到了講臺前。
當時我們正在做“猜一猜”游戲,這個游戲很簡單:老師請一名同學上臺背對著黑板,然后指黑板上的一個字,讓其他同學看到,接著講臺上的同學回過頭來猜剛才老師指的是哪個字。幾乎全班同學都喜歡做這個游戲。一般說來,一年級小朋友年齡還小,往往缺少識別能力,走上講臺只知道隨便猜胡亂指。這也是這個游戲顯得有難度的原因。
可吳君妍做這個游戲時卻很特別,她并沒有像其他人那樣隨便亂指,而是按順序一個一個地猜,雖然是第一次做這個游戲,可她卻很快就猜出了我指的那個字。
這一刻,我猛地意識到,她有著與眾不同的思維方式。這個發(fā)現讓我欣喜。從那以后,我便盡可能多地在比較復雜的問題上提問她,而她大多數的表現都讓我驚訝,更讓我奇怪自己剛開學時怎么會把她列為“重點觀察對象”?她不僅沒有什么不合拍的地方,甚至在某些方面靈動得超乎尋常。
一天,她悄悄地走到我跟前,遞給我一張紙。我打開一看,原來是她在幼兒園時寫的一篇文章,題目是《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長得不是很漂亮,但是很可愛。媽媽的個子比我高,眼睛亮亮的,嘴巴小小的,鼻子翹翹的,眉毛長又粗,頭發(fā)有點長。她每天回家都說:“換鞋換鞋!”
這幾天幼兒園要舉行跳繩比賽,媽媽就每天陪我跳繩,跳不好還訓人呢!我從來沒有跳過繩,可比賽居然得了二等獎!我和爸爸媽媽都很開心!
媽媽還教我學英語和加減法,還買了很多書給我,有故事書和數學書,還有英語書。我媽媽也很愛看書!
我給媽媽起了個名字叫“琴琴”,因為她老讓我彈琴,每天晚上都彈。希望媽媽在我彈琴時別發(fā)脾氣,因為我彈得還可以呀,而且我還沒長大呢!媽媽什么時候能帶我去溜冰呢?冰上還可以跳舞,媽媽說那是“冰上芭蕾”。
媽媽,媽媽,我永遠愛你!
在這篇文章里,我看到了數不盡的童真童趣,字字句句抓住人的心。許多孩子的作文,經過了太多雕飾,“成人化”得讓我“深惡痛絕”,而這篇清新、自然的寫媽媽的作文,正合我的“胃口”。我熱情地叫:把它寄出去投稿吧!
或許是被我真誠的贊美打動了,第二天,吳君妍又拿來一篇自己的作文給我看,題目是《下雪啦》:
一大早媽媽就叫我起來,嘴里還叫著:“快起來,下雪啦!”吃完飯,媽媽帶我和姐姐到河邊去玩雪。
馬路上的雪都被車壓成了冰,汽車都不敢快跑。我和姐姐用腳在馬路邊拖出了兩道長長的“火車道”。
太陽出來了,有的雪化成了水,地好滑,我們摔了好多跤,可我們很開心呢!樹枝上堆了很多雪,太陽一曬,雪化了,水滴下來像尿尿一樣,哈哈哈哈……房子和草地上都堆了一層厚厚的雪。
我們三個人在草地上堆了一個雪人,臉長長的。我們用樹枝做雪人的眼睛、鼻子、嘴巴、紐扣。我給雪人起名叫“波波”,他是個雪人帥哥哦!媽媽又幫旁邊的小哥哥和奶奶堆了一個雪人,我給她起個小名叫嬌嬌,大名叫雪嬌。嬌嬌有大大的頭,頭發(fā)卷卷的,穿著羽絨服。兩個雪人對著大河,正在曬太陽呢!河邊還有很多小朋友在堆雪人,有用紅桶做帽子的,有用胡蘿卜做鼻子、嘴巴的,真有意思!
吃了中飯,媽媽又帶我們到河邊拍照片。再看看我們的雪人,頭都沒有了!討厭的太陽,把雪人都曬化了!我們拍了很多打雪仗的照片,我和姐姐在雪地上追呀,滾呀,開心得不得了!
我希望永遠下雪,下雪才可以堆雪人、打雪仗,可媽媽說只有冬天才下雪。我喜歡冬天,喜歡下雪,我現在不喜歡出太陽了!
在字里行間,我看見了一個率性的小姑娘!真奇怪,我好像更了解她了。
或許人與人之間的欣賞都是相互的,她變得和我親近多了。上課遇到感興趣的問題,她也能積極舉手了,下課時的笑鬧聲更加無拘無束。在今晚的《家校聯(lián)系冊》上,我欣慰地向我的音樂老師匯報:“吳君妍現在每天早上見到老師都能主動問好,即使在老師與別人說話時都不例外?!蔽蚁?,我對吳君妍的“誤解”可以就此消解了。其實,所謂的“特殊”兒童,他們真的就“特殊”嗎?我看未必。深入地去接觸、去了解他們吧,或許,你會發(fā)現,他們比誰都優(yōu)秀,他們的內心有一個多彩的世界!
(作者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淮陰師范學院第一附屬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