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的第一只蝴蝶/身披橙色和紫色/從我的路上飛過/一朵飛行的花/改變了/我生活的顏色。
這首《蝴蝶》是英國作家邁克爾·布洛克寫的一首詩。在江蘇省高郵實驗小學的學生和語文教師的心中,副校長邵龍霞就像他們在成長道路上遇到的“蝴蝶”,改變了他們生活的顏色。在學生的眼里,她是會吟誦、會唱歌、會彈琴、會跳舞的“十項全能老師”,喜歡為他們“誦讀一首首節(jié)奏明快的童謠,朗讀一篇篇優(yōu)美動人的文章,講述一個個妙趣橫生的故事”;在同事的眼里,她是知性、優(yōu)雅、睿智、博學的“閱讀推廣的踐行者”,她關心教師的專業(yè)成長,細心聆聽每一位教師的心聲,帶領著大家一起閱讀,一起朝著明亮的方向行走。
一、“閱讀者”——走出最美的人生
邵龍霞從小就熱愛閱讀,但那個年代能夠讀到的書特別少。小時候家里連收音機都沒有,邵龍霞經(jīng)常和妹妹賴在鄰居家聽廣播,喜歡聽的節(jié)目有《小喇叭》、《劉蘭芳評書》……后來,她的爸爸就買了一臺“紅燈”牌收音機,這個收音機對她幫助特別大,聽評書、聽小說、學英語……“十四歲之前的孩子,聽的能力是遠遠超過閱讀能力的,所以我現(xiàn)在也經(jīng)常在班級里給孩子們大聲朗讀?!鄙埤埾颊f。她的課堂總是與“閱讀”緊密相關?!耙粋€老師一定要是一個閱讀者和寫作者,如果自己從來不閱讀,從來不寫作,根本教不好語文?!鄙埤埾际冀K認為,一個讀過很多書的老師,站在講臺上,帶給孩子的感覺是很特別的。身上散發(fā)著書香的老師,一定是受學生歡迎的老師。閱讀,豐富了教師的心靈生活,也是教師成長必需的維生素。
對邵龍霞來說,真正開始進行大量閱讀,是進入江蘇省高郵師范學校之后。在那里,邵龍霞遇到了周來宏老師,他一直很注重閱讀和寫作,尤其是文學的閱讀。周老師對她說過這樣一句話:“青春的容顏易逝,但書香熏陶出來的優(yōu)雅可以陪伴一生。擁有了善良與正直,就像擁有了灰姑娘的水晶鞋,讓你走出最美的人生。”在校三年,邵龍霞一有時間就去圖書館讀書,詩歌、散文、小說……這樣的閱讀為她奠定了做一名語文教師的扎實基礎。她還參加了學校的文學社,也發(fā)表了很多文章。她認為,一名語文教師在文學方面還是要有一些造詣,在課堂上能引經(jīng)據(jù)典、信手拈來,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孩子們往前走。尤其是對文字的理解,以及對文字的敏感性,決定了語文教師能否透過文字表面看到深層的意蘊,然后通過恰當?shù)姆绞桨褜W生也帶入其中。
在讀書的過程中,邵龍霞曾有過“天光云影共徘徊”,也曾有過“山重水復疑無路”。讀文學類的書籍往往不費力氣,在讀一些哲學、教育理論書籍的過程中卻遇到了瓶頸。一遍看不懂,她就逼著自己反復閱讀。邵龍霞采用了一種讀書的方法,就是隨時在文章的旁邊記錄下自己的感受,再次閱讀時回過頭看這個感受,有的時候會推翻,有的時候會認同,有的時候會加以豐富。邵龍霞說,有品質(zhì)的閱讀一定是有挑戰(zhàn)性的,不完全是自娛自樂的。如果想真正走進一本書,那就像爬山一樣,也許過程是很吃力的,但是爬到山頂就會看到無限風光在眼前。當征服了“這座山”的時候,再去看其他的東西,好像就輕松了一點。
邵龍霞曾帶過一屆實驗班,從一年級教到了六年級,她至今對那些孩子還是記憶猶新:“從一年級開始,就讓他們每天背一首經(jīng)典詩文,堅持了六年。平時還穿插‘整本書閱讀’、‘主題單元閱讀’……從不多給他們布置作業(yè)。這個班大部分孩子的作文寫得特別出色,我覺得這也是閱讀對他們的影響,因為僅僅教寫作是沒有用的。閱讀能夠幫助他們吸收‘營養(yǎng)’。這個班級的孩子當時在全市的小學畢業(yè)會考中,語文成績是第一名?!鄙埤埾急硎?,教孩子語文的本質(zhì)應該是給孩子提供言語實踐的機會,讓孩子學會閱讀,學會寫作。學會閱讀和寫作不僅僅是學會寫字、詞、句,它一定是在大量的、高品質(zhì)的閱讀中去獲得言語發(fā)展的機會。
二、“引導者”——讓閱讀留下痕跡
在高郵實驗小學,邵龍霞既是一名語文教師,同時也負責統(tǒng)籌語文學科與課外閱讀教學方面的課程。她的語文課堂總是別開生面,有經(jīng)典詩文的誦讀、課本劇的表演、整本書的閱讀,再穿插點小故事……“孩子最喜歡會講故事的老師。學生不想聽講的時候,講一個故事,全班立刻安靜。反復的字、詞、句訓練沒有多大意義,還不如讓他們從故事中汲取一定的力量?!鄙埤埾颊f。她的語文課會將教材內(nèi)容進行統(tǒng)整重組,不會讓學生反復去抄寫字、詞、句,而是會留出很多時間來拓展課外閱讀的內(nèi)容,進行閱讀交流。在她的課堂上,就連懲罰也是跟故事有關系。有誰作業(yè)沒完成、不遵守紀律……就請這個孩子為大家講一個故事,故事講得有聲有色,就可以順利“過關”,免受懲罰。
每年的3月,高郵實驗小學都會舉辦“讀書節(jié)”。學校所有學生都來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知識競賽、演講活動、圖書跳蚤市場等等。每一年的主題都不一樣,邵龍霞介紹,今年的主題是經(jīng)典誦讀,孩子們穿著古典服裝進行詩詞演繹,進行“飛花令”游戲,將“讀書節(jié)”的氣氛推向了高潮。課本劇比賽也是“讀書節(jié)”的活動之一。每個班級編排一個課本劇,然后在各個年級進行比賽,最后優(yōu)勝的節(jié)目參加全校匯演。小學生特別喜歡表演,很樂意參與其中,表演又能促進閱讀,能夠豐富他們對閱讀的理解。當孩子們把語言、表情、神態(tài)拿捏到位的時候,才是真正理解了這個故事。
邵龍霞建議學校安排了每周一節(jié)的閱讀課,課上不允許語文老師教學與教材有關的內(nèi)容,而是進行“整本書閱讀”。學校每學期推薦兩本必讀書目,要求所有師生共讀,不僅要讀完,并且要求讀懂,讀得更深入。國內(nèi)外的優(yōu)秀兒童文學作品都有所涵蓋,從《草房子》到《夏洛的網(wǎng)》,從《我要做好孩子》到《小鹿斑比》……不同作家的不同風格的作品,豐富了孩子們的閱讀生活。在閱讀課上,有時候是讓學生默默地閱讀,有時教師帶著他們一起閱讀,有時讓他們分角色表演書中的情節(jié)。遇到線索比較有意思的文章,邵龍霞會讓學生用思維導圖畫出文章或故事的結構,或者進行仿寫,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幫助他們提高閱讀能力。
高郵實驗小學還有一道獨特的風景——每到中午,孩子們?nèi)绻崆暗竭_學校,都會和老師一起在教室里靜靜地看書。邵龍霞要求教師和學生看一樣的書?!昂⒆右x的書,教師是必須要讀的?!鄙埤埾颊f,孩子的閱讀畢竟是淺層次的,教師要給他們一些引導,教他們一些方法,思考就能夠深入一些。推薦書目時,教師選擇的眼光能夠決定孩子的閱讀品位。教師選擇什么書目,用怎樣的方式讓孩子讀,會對孩子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昂脮嘧x幾遍,必讀書目要讀5遍以上。因為,孩子第一遍只會看情節(jié),第二遍會留意一些漂亮的句子,第三遍才會去思考一些深層次的內(nèi)容……”
在閱讀教學的過程中,邵龍霞還對學生提出一個要求:要讓閱讀留下痕跡。比如,畫出讀了會開心、會流淚的地方,在讀到一些有感觸的地方時進行標注……邵龍霞還會針對一本書設計幾張“閱讀學習單”給學生填寫,她介紹,不會給孩子增加額外的作業(yè)或任務,而是通過“閱讀學習單”上“故事小喇叭”“閱讀萬花筒”“生活小畫家”等板塊,推進學生的閱讀,且題目設置輕松活潑,既要讓學生得到自由發(fā)展,也要對他們有所引導。
邵龍霞非常注重閱讀與生活的聯(lián)系。語文教材上有個習作練習的主題是“設立一個節(jié)日”,她在班級里說,你們誰創(chuàng)設的“節(jié)日”最有意思,我們就一起來過這個“節(jié)日”。有個孩子提出設立一個“帽子節(jié)”,大家都覺得很有意思,就開始為過這個“節(jié)日”做準備。有的人把帽子做成了一個動物園,有的人把帽子做成了一個鳥窩……邵龍霞讓孩子們寫出制作帽子的過程,作文寫好后,每個人都戴著自己制作好的帽子表演節(jié)目……“帽子節(jié)”過完之后,她再帶著學生去閱讀跟帽子有關的文章?!伴喿x一定要跟生活連接起來,因為文字是靜止的,只有當把它和生活真正聯(lián)系起來的時候,才能鮮活地內(nèi)化為自己的東西?!鄙埤埾荚谶M行語文教學時,盡量做到有讀、有寫、有實踐、有表演,擅長激發(fā)學生的奇思妙想,在無形中盡得語文教學的真諦。
三、“踐行者”——改變教師就是改變學生
多年閱讀教學經(jīng)驗的積累,讓邵龍霞切切實實地感受到了閱讀帶給學生的改變,充分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心中產(chǎn)生了做閱讀推廣的想法。適逢2001年版課標的推出,其中對小學生閱讀提出了量的要求,于是,她便開始進行閱讀推廣工作,并逐漸擴大了影響力。
在暑期,邵龍霞多次遠赴貴州、四川、江西、青海等地支教,受邀給多個地區(qū)的教師作兒童閱讀的講座。有一次,她在一所村小支教,上完一節(jié)閱讀課之后,一個小女孩十分不舍地問她:“老師,你能不能一直教我到六年級呢?”邵龍霞安慰小女孩說:“老師的班里也有好多孩子等著呢。你要好好讀書,老師回去之后一定寄書給你讀。”小女孩說,這樣的課她以前從未上過,感覺很新鮮,也很喜歡。邵龍霞意識到,改變教師的教學理念才是最重要的。做閱讀推廣,不僅僅是為了給學生帶來影響,更應該把這種理念帶給教師。教師的觀念改變了,閱讀意識增強了,教學方法改進了,自然就可以影響孩子。改變一位教師,就是改變一大批學生。
2009年,邵龍霞牽頭成立高郵實驗小學“語文名師工作室”,18位工作室成員平時聚在一起閱讀、交流、磨課。磨課的時候,先由工作室成員上一節(jié)課,然后把教學片斷放大,大家一起探討這個部分應該如何處理,甚至說話的語氣以及手勢,都會在細節(jié)上加以斟酌。讀書會是邵龍霞主持的“語文名師工作室”的特色活動之一。每學期工作室的第一次活動上,她總是先檢查假期閱讀作業(yè),然后就開出新學期的閱讀書單,布置讀書任務,列出讀書思考交流話題。讀書交流也是項目之一,主要讀教育理論書籍并進行交流,開讀書交流會。大家把自己在讀書的過程中所獲得的靈感和啟示記錄下來,供日后在實踐工作中使用。一學期中,工作室要進行兩三次讀書交流會,還要面向全校教師進行一次讀書會展示活動。讀書會讓教師們的閱讀走向深刻,提升了閱讀品味,悄悄改變著教師們的閱讀習慣。
針對本校的全體語文教師,邵龍霞也積極通過教研組的活動進行一些閱讀培訓,包括針對一本書如何設計話題、校本教材的編寫等。除了培訓,每個月還有一次東、西校區(qū)的“會課”,教學不同年段的語文老師輪流上課,大家進行評議,再來商討怎樣引導學生更好地閱讀。去年,邵龍霞又接手了高郵市小語名師工作室,精心擇選各個鄉(xiāng)鎮(zhèn)的骨干教師代表作為工作室成員。每個月利用一天時間舉辦一次大型活動,以上課、講座、研討等形式為主,比如,請教育專家來開辦講座,也會一起開展“送教下鄉(xiāng)”的活動。除此之外,還與各個區(qū)縣的名師工作室積極互動,在暑期安排讀書沙龍……邵龍霞帶領這批高郵市骨干教師迅速地成長。
因為海量閱讀而打下的堅實基礎,因為熱愛閱讀而對師生的熱情引領,讓邵龍霞取得了豐碩的成果——近年來,邵龍霞被評為江蘇省“333高層次人才培養(yǎng)工程”培養(yǎng)對象、揚州市特級教師、揚州市教科研先進個人、高郵市優(yōu)秀教育工作者。曾獲江蘇省優(yōu)質(zhì)課評選一等獎,多次獲揚州市賽課一等獎,獲揚州市教科研骨干素養(yǎng)大賽一等獎。參與編寫《經(jīng)典誦讀》《日有所誦》《小學生經(jīng)典閱讀》《我的母語課》《閱讀力測試》等二十多冊教材。出版教育理論專著《兒童也能寫作——讀寫互動的探索與實踐》,編著《中國老故事》系列中的兩本民間故事,受到了許多小讀者的喜愛。
面對豐碩的成果,邵龍霞顯得十分謙虛:“我做得不夠,還要再努力。現(xiàn)在越來越覺得閱讀推廣很有意思,就這樣帶著孩子去閱讀,自己也在成長,自己也在和更好的自己相遇。孩子們在成長,老師們也在成長,何樂而不為呢?”
在整個采訪的過程中,邵龍霞反復強調(diào)閱讀的重要性。她表示,閱讀不僅僅是語言文字的習得,更能夠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一個人不僅要供養(yǎng)自己的身體,還要能夠供養(yǎng)自己的靈魂。要讓自己的精神豐滿,構建一個完整、豐厚的精神世界。對于學生而言,邵龍霞希望學生從閱讀中學會表達的方式,因為,一個人能夠清楚地、藝術地表達自己,是非常重要的能力,能夠為將來走上社會奠定堅實的基礎。對于語文教師而言,不斷地閱讀,不僅能讓自己得到成長,還能夠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教學觀點。而帶領孩子們閱讀,更是在為孩子們的一生涂上最亮麗的底色,大量高品質(zhì)的閱讀,會為孩子們以后的發(fā)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閱讀要為生活服務,要讓生活變得更美好,要讓我們都擁有獲得幸福的能力,從而改變生活的顏色。”采訪的最后,邵龍霞笑著總結道。她將繼續(xù)帶領更多的一線教師走閱讀推廣之路,成為改變孩子們生活的顏色的那只“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