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房屋建筑工程規(guī)模不斷加大,深基坑項目也逐漸增多,基于其施工環(huán)境的特殊性,為保證施工效果,必須要做更深入的研究,爭取避免受到外部各項因素的干擾,提高支護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掌握基坑支護施工特點與要求,確定施工管理方向,總結以往經驗,來編制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案,作為各道工序施工管理的依據,提高施工作業(yè)整體規(guī)范性,本文對此進行了簡單分析。
【關鍵詞】房屋建筑;基坑支護;施工管理
為緩解房屋建筑建設與土地資源之間的矛盾,現在基坑深度不斷增加,先進地下室建筑已經實現多層建設,為提高建筑綜合性能,必須要做好基坑支護作業(yè),提高工程施工安全性。深基坑支護獨立于建筑主體工程,需要提高對其施工過程的重視,落實各項施工管理措施,保證每個環(huán)節(jié)實施的規(guī)范性,減少常見問題的發(fā)生,同時也可以為后續(xù)施工活動的開展打好基礎。
1、房屋建筑基坑支護施工管理分析
基坑支護為房屋建筑工程建設施工要點,雖然為臨時性工序,但是對工程施工安全性具有重要影響,如果其中任何節(jié)點存在失誤或者不規(guī)范行為,不僅會影響施工質量,還會埋下質量隱患,因此必須要提高對此方面管理工作的重視。尤其是現在深基坑工程項目不斷增多,施工環(huán)境復雜度提高,支護施工時更容易受外部因素的干擾,必須要在原有基礎上做深入的研究,根據實際情況來合理選擇施工技術和工藝,落實各項管理措施,保證每個環(huán)節(jié)作業(yè)實施的規(guī)范性[1]。在選擇不同支護施工方法時,需要適當的對管理方案進行調整,保證施工作業(yè)可以順利進行的情況下,減少安全事故的發(fā)生,提高支護施工綜合效果。
2、房屋建筑基坑支護準備階段施工管理
2.1施工設計方案管理
對于任何工程施工來說,均需要有科學合理的設計方案作為依據,為每道工序的開展提供依據,作為施工行為的約束文件。因此,在對房屋建筑基坑支護施工管理工作進行分析時,首先需要做好設計方案管理,從經濟性、可行性、安全性角度進行綜合分析,結合施工現場特點,保證各項參數設計的合理性,降低外部因素對施工活動的干擾,可以為正式施工提供保障。應由實踐經驗豐富的人員負責設計,對基坑施工現場進行實地考察,以專業(yè)知識和標準規(guī)范作為支持,完成方案每個細節(jié)內容的設計,保證可以切實滿足本工程施工要求[2]。其中,為延長房屋建筑服務壽命,在面對復雜的施工現場時,設計人員要與現場勘察人員進行有效溝通,掌握第一手信息,可以隨時對施工方案進行調整和修改。
2.2選擇施工分包單位
房屋建筑工程與人們有著密切聯系,其施工工作一直都備受人們關注,并且因為基坑支護作業(yè)的特殊性,在根本上決定了支護施工必須要由具有專業(yè)資質的分包隊伍負責?;邮┕ばЧ绊懥斯こ陶w建設質量,必須要保證所選施工分包單位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可以應對各項問題,保證每道工序落實的有效性。所選分包單位應具有良好市場口碑,以及過硬的技術實力,并且要嚴禁出現轉包、逐層剝皮行為的發(fā)生,以免對支護施工質量產生影響。
2.3施工方案審查確定
施工專項方案為工程施工作業(yè)開展的重要指導文件之一,現在存在很多施工單位對此重視不足,直接從其他項目生搬硬套,與工程實際施工要求相差較大,無法為基坑支護作業(yè)提供保障。另外,還存在方案設計科學性較低問題,雖然在前期結合工程建設要求進行設計,但是關鍵點控制不當,各項施工與管理措施缺乏針對性和時效性,同樣無法滿足工程施工要求。面對此種問題,就需要設定專門的審查部門,按照國家相關規(guī)定與要求,對施工專項方案進行審定,對不符合施工要求的部分進行修改,提高方案內容的針對性、專業(yè)性以及可行性,可以滿足工程施工要求。
3、房屋建筑基坑支護施工管理技術要點
3.1合理選擇支護技術
3.1.1土釘支護
土釘支護在房屋建筑基坑支護施工中比較常見,又稱為土體強支護,其主要利用土體內鉆孔制作的鋼筋混凝土桿與土體之間產生的摩擦力,來對基坑進行有效支護。此種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并且工藝簡單操作方便,對周邊土體環(huán)境產生的影響也小,總體成本投入低,具有一定應用優(yōu)勢。
3.1.2排樁支護
現在房屋建筑常見基坑支護技術比較多,在選擇時需要基于工程結構形式,以及現場實際情況,綜合基礎類型、基坑開挖深度、基坑周邊荷載、降排水條件、支護結構使用時間、地質水文條件等信息編制科學合理的施工組織方案,以降低作業(yè)難度,提高作業(yè)效率為目的來選擇。對于應用鋼筋混凝土灌注樁形式的工程,同樣需要選擇此種樁型的基坑支擴結構,在基坑較深圍護樁布置位置允許前提下,可應用兩排支護樁形式施工,具有良好力學性能。前后排樁可以與樁頂圈梁形成鋼架結構,且樁間土也參與支護工作,可以對圍護樁受力狀況進行改善,減少樁配筋數量。另外,基坑深度不足7m,且地表回填土內含有較多固體碎片時,應選擇應用水泥灌注樁形式施工。
3.1.3錨桿支護
在錨桿支護技術施工時,需要在基坑墻面開挖時利用土層錨桿鉆孔,待達到設計深度后,對鉆孔端部直徑進行擴大處理,使其形成柱狀。檢查鉆孔是否達到專業(yè)標準,確定沒有問題后續(xù)向其中放入鋼筋、鋼索或者其他抗拉材料,并灌注漿液材料,使其與土層結構進行有效結合,形成具有強抗拉力的錨桿結構,提高基坑穩(wěn)定性與安全性,減少變形問題的發(fā)生。
圖1 錨桿支護結構圖
3.2建立完善管理體系
針對房屋建筑基坑支護施工管理工作進行分析,為保證所有行為落實的有效性,首先就是要建立完善管理體系,為所有管理措施的開展與實施提供依據,同時對每個階段的施工行為進行有效約束,減少不規(guī)范、不正當行為的發(fā)生。落實責任到每個部門和崗位,促使其可以明確自身職責,與獎懲機制相結合,來刺激其可以主動參與到施工管理工作中,從根源上來杜絕人為因素對施工作業(yè)的影響。另外,還需要組建專業(yè)團隊,基于相關規(guī)范和要求,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有效控制,保證每個環(huán)節(jié)均按照設計方案來進行,落實現場管理措施,及時發(fā)現不規(guī)范行為并督促其改正,全面提升施工管理質量。
3.3全過程動態(tài)管理
結合基坑支護施工特點,來對其進行全過程動態(tài)管理,落實細節(jié)控制,通過技術交底來保證每道工序實施的專業(yè)性。在前期要做好準備工作,檢查確定材料、設備以及人員配置均不存在問題,組織人員學習方案確定施工要求與技術要點,最大程度上來消除外部因素對施工過程的干擾。
結語:
從多個方面出發(fā),對基坑支護施工管理工作進行分析,對以往管理模式進行更新和優(yōu)化,保證可以對每道工序進行專業(yè)管理,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時,保證質量與安全達到專業(yè)標準。
參考文獻:
[1]王存愛,高巧燕.高層建筑基坑支護工程施工管理探討[J].住宅與房地產,2016,(24):207.
[2]郭亞萍.房屋建筑基坑支護工程施工管理方法探討[J].江西建材,2016,(04):275-276.
[3]王怡.房屋建筑基坑支護工程施工管理方法[J].科技風,2014,(13):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