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聲樂作品分析是演唱好歌曲的基本前提,只有我們熟悉了解所唱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音樂風格以及思想內涵,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表現所唱作品的內容。作品分析不僅是聲樂教學過程中基本功訓練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更是演唱者所追求聲情并茂、完美歌唱的基本素質,不管是聲樂教學還是聲樂演唱,聲樂作品分析與處理在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學生演唱能力不僅要提高聲音技巧,還要加強對聲樂作品分析處理能力的培養(yǎng)。以舒伯特聲樂作品《鱒魚》、《小夜曲》個案進行認真詳細的分析,論述作品分析在歌唱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舒伯特;作品分析;歌曲處理;聲情并茂
舒伯特(1797年1月-1828年11月)是浪漫主義音樂的一位奠基人物,被譽為奧地利“歌曲之王”,是18世紀古典音樂的繼承者。
舒伯特的藝術歌曲具有非常獨特的特點,以抒情的旋律聞名。 勃拉姆斯、舒曼、施特勞斯、馬勒、沃爾夫,包括瓦格納的歌曲,都是以舒伯特的音樂風格繼續(xù)前行。
他寫的歌曲有三種類型:1、分節(jié)歌、就是在同一個旋律中反復的歌唱多段旋律,例如《圣母頌》、《搖籃曲》等;2、變化分節(jié)歌,和分節(jié)歌大致相似,當歌詞需要時歌曲會展開變化一部分,如《鱒魚》、《菩提樹》等。3、通譜歌,就是旋律要伴隨著歌詞前進,不反復,如《流浪者》、《魔王》等歌曲的類型中變化分節(jié)歌是舒伯特經常會用到的,而且舒伯特的“聲樂套曲”也廣泛的傳播。
“舒伯特的作品把古典的音樂素材和民間的音樂有機的結合起來,具有一定的人民性”。舒伯特作品的旋律多樣化,有時給人一種親近、自然、單純、激動的同時還帶有一種憂傷的感情色彩;有時還像民間歌曲一樣簡單樸素?!八褪沁@樣用最小的歌曲創(chuàng)作形式來表達自己內心最深的感情體驗,這也證實了舒伯特的音樂風格極其獨特而且親近自然”。
在1817年,舒伯特創(chuàng)作了一首最著名的敘述歌曲——《鱒魚》。1789年,法國大革命在歐洲掀起了轟轟烈烈的資產階級民主運動,并遭受到了各國封建勢力的殘酷鎮(zhèn)壓從而逐步走向低潮,舒伯特就是在監(jiān)獄這樣黑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創(chuàng)作的,他創(chuàng)作的《鱒魚》反映的就是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舒伯特就是《鱒魚》的詞作者,他曾經被關進監(jiān)牢,在此期間他寫過很多詩,來表達他出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在僅有20歲的舒伯特譜出了這首抒情歌曲——《鱒魚》。
《鱒魚》的曲調風格簡單樸實、感情純真。它講述的是一條本在清澈的小河里自由自在的游玩著的小鱒魚,因為被兇惡狡猾的漁夫把河水弄渾濁而迷失了方向、上當受騙的故事。這首歌曲是“我”安靜地看著鱒魚快樂自在地游玩,接著心里希望漁夫把鱒魚釣上去,到最后“滿懷激動的心情,看鱒魚受欺騙”的故事情節(jié)。這首歌曲采用變化分節(jié)歌的形式寫的,第一段敘述的是天真無邪的小鱒魚在清澈的小河中自由的游玩。第二段是寫漁夫要對小鱒魚下毒手,而作者期望小河水清澈以免小鱒魚受到傷害。第三段就是故事的高潮,轉到小調上,情緒有些暗淡,漁夫故意把水弄渾濁,讓魚迷失方向而把小魚釣起,最后回歸大調,表現出作者對小鱒魚的同情和對社會現實的批判,表現出作者的無奈。在表現這首歌曲時第一段要唱出明亮、輕快的感覺唱出小鱒魚的歡快自由,第二段要唱出作者的期待,第三段情緒轉變暗淡,表現出作者的無奈?!奥曇暨\用不能過于抒情,更多地要表現出人民遭受壓迫剝削,而呼吁人民為民族斗爭的決心”。《鱒魚》傾注了作者對鱒魚的同情以及對漁者的殘忍行為的痛恨。
通過對舒伯特聲樂作品《鱒魚》的作品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聲樂作品不單單是對歌詞表面的理解,還有作者的情緒變化,需要我們了解更多的的科學知識、藝術修養(yǎng)、對生活的感悟和扎實的聲樂技巧。由此可見,聲樂作品分析在我們學習聲樂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要的。
《小夜曲》是以愛情為題材的名曲。有一天,舒伯特的一位朋友為一位年輕姑娘生日作了一首短詩。他請舒伯特為這首詩譜寫曲子,而舒伯特對這位姑娘不了解,就隨便的寫了一些音符給了朋友,然后抱歉地說:“對不起,眼下我沒時間寫更嚴肅的東西了?!彼呐笥寻炎V子帶回家。在鋼琴上試彈了一下,覺得樂曲特別美。于是他請舒伯特在一個朋友家里給那些音樂愛好者親自演奏。到了約定時間,只有舒伯特沒到。女主人著急的派舒伯特的一位好朋友到全市的小酒店尋找,在舒伯特最愛去的地方找到了他,當時舒伯特非常抱歉的說他忘記了,之后他坐了下來,彈奏那支胡亂譜寫的曲子,彈完后,他不禁熱淚盈眶的說道:“我不知道它是這么美?!边@就是舒伯特《小夜曲》。
《小夜曲》是二段曲式結構,大小調變化展開。第一段以d小調展開,表現了一位青年男子向心愛的姑娘示愛,旋律優(yōu)美輕盈,情緒柔和明亮。第一段歌詞是對寧靜環(huán)境的描寫。之后是八小節(jié)舒緩的間奏。第二段中間部分轉大調,調性的變化把情緒帶到了全曲的高潮。尾聲旋律和節(jié)奏的變化了和大小調的轉換,體現出了在寧靜的夜晚愛情的歌聲漸漸地遠去的情景。
”我的歌聲穿過黑夜輕輕飄向你……”,隨著音樂的響起流露著一位青年男子向心愛的姑娘示愛。第一段在青年懇求、期盼的情緒中結束。第二段有一種愛情的歌聲在夜曲的旋律中回蕩。
通過對舒伯特聲樂作品《小夜曲》的作品分析,聲樂作品的內涵還有很多,需要我們更深層次的去挖掘作者的創(chuàng)作意境和內涵,才能把作品詮釋得非常完美,所以說聲樂作品分析在我們學習聲樂的過程中占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一首好的聲樂作品總會有獨特的音樂風格和豐富的感情色彩,無論是民族歌曲、戲曲、歌劇選段等等,都是經過不斷的加工、演唱、創(chuàng)作而形成的具有獨特音樂風格和鮮明的藝術色彩的偉大作品。學習聲樂不僅要提高發(fā)聲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提高理解、分析、處理、把握聲樂作品的能力。
第一,認真地分析作品的歌詞和曲調,對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風格進行分析;所以在演唱一首聲樂作品之前應該用心去感受音樂,正確的理解歌詞、結合作品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去認真地分析作曲家的創(chuàng)作意圖,以便更完整的演唱。
第二,情感的運用;在認真分析歌詞、作品創(chuàng)作背景的基礎上總結作品的中心思想,從而準確的把握作曲家想要表達的思想內涵,在聲音技巧熟練的基礎上,融入作品的感情色彩,展開想象的去詮釋作品,最終做到完整而又“聲情并茂”的演唱。
第三,歌唱的技巧的運用;我們在對作品的內容進行認真的分析后,在老師的指導下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現出作品的語調輕重、節(jié)奏快慢、不同的感情色彩等。
演唱者真實的情感體驗就是對作品感情的正確把握,具體、準確的感受作品感情色彩的程度、變化和發(fā)展,在歌唱中準確的體現出來?!坝寐晿方逃以S講真老師的話來說:一靠修養(yǎng),二靠膽識。眼光不高,不能越眾;膽子不大,不能馳騁”。歌唱藝術的真正的魅力是在于演唱者能夠表現出作品的真實情感。這種情感的表達是建立在我們能夠認真地去分析研究聲樂作品的真正內涵,所以聲樂作品分析是極其重要的。
結 論
通過對舒伯特聲樂作品的分析與探討,了解舒伯特音樂風格特點,更重要的是體現了聲樂作品分析在學習聲樂作品、歌唱中的重要作用。在次論文設計中深深認識到自己的各個方面的不足之處,本著提高動手能力以及學習知識的目的,每一環(huán)節(jié)都認真對待,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更加重視聲樂作品的分析與研究,提高自己對聲樂作品分析處理的能力,從而更正確的引導學生學習。
參考文獻:
[1] 姚亞平《西方音樂通史教程》 [M]. 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2005.7 129
[2] 賀錫德《外國古今名曲欣賞》下冊 [M]. 人民音樂出版社. 1986.11 126
[3] 宋莉莉《西方音樂簡史與欣賞》[M]. 山東大學出版社. 2004.1 129
[4] 馬可·伊萬·邦茲《西方文化中的音樂簡史》[M].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 2006.9 296
[5] 杜宏斌《中國音樂教育》[M]. 人民音樂出版社. 2012.3 40
[6] 許講真《歌唱藝術講座》[M]. 人民音樂出版社. 2004.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