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黃河大合唱》創(chuàng)作于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詞,冼星海作曲?!饵S河大合唱》把故事的背景放在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通過描述了一位婦女處于戰(zhàn)亂時期的悲慘遭遇,歌頌了中華兒女在面對列強侵略時表現出來的不屈不撓的精神。作者借助《黃河大合唱》謳歌了中華民族不畏列強的可歌可泣的精神,表達了對于祖國母親的無限熱愛。其中,《黃河大合唱》的第六樂章《黃河怨》,被作為全曲的重要組成部分,全曲富有強烈的悲劇性,并在這種悲劇的氣氛中醞釀出呼喚人們奮起反抗的精神,極具感染力?!饵S河怨》以“苦難”作為歌曲的主題,刻畫了一個悲劇的婦女的悲慘遭遇,以此來激勵人們對主人翁的同情,同時也道出了對敵人的憤恨和對反抗壓迫追求勝利與自由的決心。
【關鍵詞】:黃河;婦女;痛訴;哀怨
引言
冼星海作為一個音樂創(chuàng)作大師,他一生作品無數,我最喜歡就是那個大家耳熟能詳的《黃河大合唱》,這首樂曲在音樂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全曲分八個樂章,將華夏兒女的母親河——黃河作為這部交響樂作品的背景,講述了光輝的中華民族的奮斗史,控告其他國家侵害我國的殘暴行為,贊揚了我們炎黃子孫堅韌不屈的革命精神。其中,《黃河怨》這一段是一個絕望無助的婦女的內心獨白,兒女被外來侵略者無情的殺害,丈夫不知去向,可生活卻留她一人在世間苦苦掙扎。《黃河怨》通過無助的婦女在黃河邊對敵人的痛訴,表達了作曲家希望通過無助的婦女想要自殺的心來激起廣大人民群眾奮勇抗戰(zhàn)的熱切愿望。
一、創(chuàng)作歷史背景
《黃河怨》創(chuàng)作的靈感來源于一個悲哀動人的小故事,在故事中,一位婦人不僅失去了自己的丈夫和孩子,還遭到蹂躪,為了不再受到肉體方面或心靈方面的迫害,決定為了自己清白,跳入黃河結束生命?!饵S河怨》是黃河大合唱的一個樂章,在整部交響樂中不僅是故事的轉折點,也是最悲情的地方,更是整篇樂章的高潮部分。
光未然曾在1939年發(fā)表了名為《黃河本事》的文章,在這篇文章對黃河大合唱的每一個段落做出了詳盡的解釋。他在文章是這樣描寫的:“然而他的妻子,一個鄉(xiāng)村婦女,失掉了丈夫,失掉了孩子,自己也遭到了野獸的摧殘,在一個烏云漫布的夜晚,她在夜色的掩藏下,悄悄地走到黃河的岸邊,再也壓抑不住心中的悲憤,她嚎啕大哭,最終心如死灰,毅然決然的跳入這養(yǎng)育她一生的母親河中。黃河怨在黃河大合唱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不容忽視,它承上啟下,將各個不同的部分完美的結合起來。此處通過激昂的歌詞,低沉悲痛的音調,宣泄著這個失去家人遭受凌辱的婦女最終用投河自盡的方式結束自己生命的悲痛絕望的情感?!饵S河怨》是《黃河大合唱》中很出彩的一部分,它和其他的音樂戲劇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為一首比較有名的樂曲,已經有四代演唱家為它著迷,第一代來自延安魯藝,曾以冼星海為師,現如今是一位赫赫有名的藝術家,第二代是,在中華民族建國之后,曾去蘇聯求藝的郭淑珍老師的徒弟。她們與其他的演唱家相比,更能將《黃河怨》這首歌推廣下去。光未然在文章是這樣描寫的在作品結構上,黃河怨作為黃河大合唱的黃金分割點,凸現了整篇樂章上下的邏輯關系。此處通過激昂的歌詞,低沉悲痛的音調,宣泄著這個失去家人遭受凌辱的婦女最終用投河自盡的方式結束自己生命的悲痛絕望的情感。
二、藝術形象
藝術形象一般來說指的是通過對現實生活的觀察,將生活中鮮明的元素經過藝術的潤色放到藝術創(chuàng)作中形成的形象,不僅具有思想內容,還包含著藝術感染力。藝術形象簡而言之,就是說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從腦中幻想出來的人物所具有的形象。
黃河怨塑造了一個悲哀的女性角色,在戰(zhàn)亂年代,丈夫不知所蹤,兒子被日本侵略者殺害,自己被侵略者玷污。她對生活只有絕望之情,最后不得不跳入黃河走上自盡的道路。通過對這個婦女人物形象的刻畫,以期能在全國人民中造成影響,激發(fā)斗志。黃河怨作為黃河大合唱中戲劇矛盾最突出的一段,用獨唱的方式演繹,要求獨唱者擁有很強的歌唱技巧,也被業(yè)內稱為對女高音技巧最好的檢驗曲目。
這些外在表象轉化為“自己的”具有特殊性的內在表象,使我們較深入地理解所唱的作品,較好的進入角色。在欣賞的時候,我們最好先了解這首作品所表達的中心思想,然后根據它的歌詞,深刻體會那種的細膩的不可言說的情感。從背景分析可知這首曲子中的所凸出的這位婦女的人物形象,代表的是處在日本侵略時期的絕大多數中國女性。她的丈夫和兒子已經在日本侵略者的屠殺之下去世,既然在人間已經無法實現一家團聚,那只能去地下。對著養(yǎng)育自己的母親河,哭訴自己悲慘的遭遇,控告日本人的殘暴行為。只有演唱家真正的理解這位婦人的悲憤無奈,才能將這個作品的情感真實的表達出來。認真的感受,才能使自己進入角色。
三、分析與演唱
演唱《黃河怨》的難度系數相對較大,只有專業(yè)的女高音演唱家才能將她的悲憤演繹出來,配上凝重的音樂,更能感受到那種悲切的心情,該作品沒有很強的形式感,自然而然真情流露,一氣呵成,自身擁有很高的價值可供其他藝術家學習借鑒。時而是沉重悲哀的合聲,時而是激情澎湃得獨唱,通過聆聽,我們更能體會到女主角失去親人的痛苦以及想要掙扎挽救自己的悲哀。
結合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以及演唱者自己的經驗,不僅對這部作品的伴奏,也對它的演唱情緒,進行細致的音樂研究。
《黃河怨》表現了人物被邪惡力量侵擾,逐步被剝奪自己重要的親人,最終無法承受絕望而走向死亡的悲慘故事,讓受眾能感受到崇高的“悲劇”的感情。而我們在演唱時也應當把自己投入到角色人物中去,感受當時社會背景下婦女的憤恨,被欺凌和對未來生活的無可奈何,這樣才能更好地得以詮釋。不得不說,由于《黃河怨》所講述的故事從美學上具有悲劇的意味,造就了其“悲劇”的審美效果。婦女這樣的悲劇形象,在當時歷史背景下的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對生活不報希望,但在內心充滿著希望,希望自己可以為丈夫和孩子報仇。
《黃河怨》對《黃河大合唱》而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很多強烈的感情在黃河怨中得到抒發(fā)。在《黃河怨》的音樂聲中,主人公面對命運的不公,大聲哭訴,配合周圍陰云翻滾,黃河嗚咽。
結語:
綜上所術,《黃河怨》的人物情感非常深刻,是一個既悲慘又絕望,既憤慨又無奈的生動人物形象,作為《黃河大合唱》中最為悲情傷感的一章,更需要感受和理解其中豐富的內在情感,以及將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歌曲的情感中,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這首歌曲的內涵所在?!饵S河怨》中的女性人物情感深刻,通過《黃河怨》女性人物的刻畫,讓我們不要忘記歷史,學會珍惜現在的和平生活。
參考文獻:
[1]梁袁媛.淺談冼星海和他的《黃河怨》[J].音樂時空.2015(14).
[2]羅冬生.《黃河大合唱》第六樂章《黃河怨》的悲劇力量[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08(02).
[3]于善英.唱到歌中聲咽處,寒猿野鳥一起蹄—論歌曲《黃河怨》的演唱[J].黃河之聲,2005(04).
[4]龔斌.歌曲《黃河怨》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7.
[5]逯克剛.《黃河怨》的藝術情感探析[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2(5).
[6]徐玲.獨唱曲《黃河怨》演繹策略探微[J].大舞臺,2014(11).
[7]龍旭開.淺析《黃河怨》的藝術特點和演唱處理[J].北方音樂,2014(12).
[8]劉安光.不能忘卻的歷史—從歌曲《黃河怨》所引發(fā)的聯想[J].福建藝術,199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