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室外演出的環(huán)境較為嘈雜,因而在器材的選配上需要更為合理,才能夠確保演奏效果。除此之外,在樂器的調音技巧方面,需要與實際的表演相結合,以此來獲得更為優(yōu)秀的演出效果。本文就對室外演出時的器材選配與調音技巧進行分析,以此來得出結論。
【關鍵詞】:室外演出;器材選配;調音技巧
在室外的表演中,以樂隊的方式進行民樂的演奏,因而對于民樂的器材而言,需要能夠有合理的搭配和出色的調音技巧,才能夠獲得更為優(yōu)秀的藝術效果。不同的器材搭配和調音方式,所產生的表演效果是有所差距的。雖然樂隊的人數(shù)不多,但是在樂器的組合上卻較為多樣,這也是開展本次研究的根本原因。
一、室外演出時的器材選配分析
(一)展現(xiàn)出足夠的個性特點
我國的民樂表演中所涉及的樂器多種多樣,如今更是結合了很多西方的樂器。因而在室外演奏的器材上,所選擇的器材一定要能夠展現(xiàn)出足夠的個性特點。以三弦、琵琶、二胡、板胡為例,皮膜振動和銅板振動的差異較為明顯。很多器材的發(fā)音器也有所差別,以吹管樂器為例,嗩吶有簧而笛子無簧。器材的演奏方法也有所不同,揚琴以敲擊發(fā)音,琵琶則以彈撥發(fā)音。蕭是以豎直的方式吹奏,笛子則是以橫吹的方式。這些在外形和使用等方面的差異,也就意味著在室外表演中的選擇有了基礎的方向。我國民樂的器材有著自身的獨特性,但是缺少了與西洋樂器的融合性,并且器材的搭配越多,所出現(xiàn)的問題也會更為頻繁。對于樂隊在室外的演出而言,首先需要選擇主要的表演器材,結合具體的表演曲目,選擇以哪種樂器作為核心,之后再開始其他器材的選配。
(二)弄清各器材的旋律風格
我國的民族樂器旋律風格的發(fā)展都是朝著更高的境界前行,以琵琶的發(fā)展為例,已經從開始的四相發(fā)展成為如今的六相二十五品。在演奏方面也從開始的手持彈奏轉變?yōu)榱耸种笍椬?,并且在演奏的技法上不斷?chuàng)新。這些變化是因為琵琶的旋律風格在不斷豐富,朝著更廣音域、更豐富的技法不斷前行。在當前的民樂演奏中,旋律風格已經成為重要的影響因素,對于室外演出的器材選配來說,一定要清楚各器材的旋律風格,才能夠讓各個器材的特點得以充分發(fā)揮。以古箏、揚琴、琵琶三種樂器的合奏為例,在表演的過程中雖然仍舊是各自發(fā)揮特點,時而碰撞,時而分離,但是在不同的演奏中的所展現(xiàn)出的相同風格是彼此呼應的,這樣的演奏所產生的音響效果會更為多彩多樣,進而讓聽眾感受到了趣味橫生。
(三)器材的選配在精不在多
有的樂隊在室外表演中巴不得拿上所有的器材,尤其那些體型龐大的器材,一些演奏者認為這些大體積的器材發(fā)出來的聲音更為宏亮,在室外演出中的效果會更為優(yōu)秀。但是事實上并非如此,對于不同類型的室外演出來說,一定有一個既定的核心,這也是室外演出同樣也能多姿多彩的關鍵所在。我國民族樂器的數(shù)量都數(shù)不甚數(shù),再加上當前西方樂器的涌入,好幾百種的樂器要想全部使用在表演之中,對于室外表演來說并不現(xiàn)實。但與此同時,這些多種多樣的器材也為樂隊的表演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讓樂隊器材的選配形式更為多樣,能夠很好地滿足聽眾的聽覺需求。對于器材的選配而言,配合精密永遠比數(shù)量更占優(yōu)勢。民樂的表演過程中,本身就注重音樂韻味的展現(xiàn),韻味的展現(xiàn)則需要演奏者在器材的使用過程中有即興表演的行為,以此來到達這一全新的境界。對于器材的選配而言,需要多次的實踐,才能夠讓表演器材的選配更為巧妙。
(四)鋼琴與二胡的配合
鋼琴與二胡的差異巨大,不論是外形還是演奏風格上,但是在當前很多的室外表演中,兩者的配合在不斷增多。鋼琴獨奏所展現(xiàn)的音樂激情十足,二胡的加入?yún)s往往能夠讓二胡成為主角,此時鋼琴也是背景音中不可缺少的樂器。二胡沒有鋼琴那般的雍容大氣,沒有嗩吶的音響直接,但是二胡的樂器生命力是最為頑強的,在任何場合二胡的存在都具有自身的獨特性,其音樂的真實感讓人感動。所以在進行器材的選配過程中,需要注重鋼琴與二胡的搭配,因為這兩者所呈現(xiàn)的藝術魅力已經有所體現(xiàn),并且很受聽眾的喜愛。
二、室外演出時的調音技巧分析
調音技巧一是對聲音信號中各頻率成分比例和相關動態(tài)的調整,以此來使得聲音質感更足、更為真實;二是對聲音進行處理和美化,讓聲音的感染力更為充足。本部分就對室外演出時的調音技巧進行分析,并得出相關結論。
(一)混響時間的調節(jié)
混響時間對于余音長短、聲音色彩及清晰度等均有較大的影響,當?shù)鸵魳菲髟谘葑嘀?,可以將混響的時間減短,以此來使得音樂的清晰度得以提升。當高音樂器進行演奏時,可以將混響時間增長,以此來使得音樂的色彩更為充足。對于室外表演而言,面對的環(huán)境較為復雜,所以音響師需要在較短的時間內做出判斷,之后選擇一個相對更為適合的混響時間。
(二)直達聲與混合聲分量的比例調節(jié)
在室外演出中完全采取直接聲沒有混合聲的輸出,會使得演奏的聲音沒有改善和美化效果在,這樣的調音方式只適用于開會時候。所以在室外演出中應該適當加大混響聲的比例,以此來對自然發(fā)生的混沌聲進行模擬,讓所傳播的聲音更為豐富飽滿,來讓在場的聽眾感受到聲音的立體效果。同樣如果完全采取混合聲而沒有直達聲,這會使得聲音出現(xiàn)嚴重失真的情況,這樣勢必會導致整個演出的失敗。因而在正常的室外演出中,最好將旋轉按鈕擰到中間的位置,讓直達聲和混合聲分量比例保持相同,這樣所產生的演出效果往往更出色。
(三)音樂音調的調節(jié)
在室外表演中的音樂音調調節(jié),需要按照實際的情況進行。對于不同的樂器要進行不同的調節(jié),核心樂器的分量要更重,輔助樂器的分量雖小但不能沒有展現(xiàn)。對于調音設備的操作上,不宜將音量放得過大,放到適中的位置,讓樂隊的演奏情緒得以更為充分的表達。對于音調的控制,首先應該放在中間位置,不升不降,讓音樂的高低音轉換更為容易。調音是的藝術性十分突出,對于調音者來說需要有很出色的樂感以及豐富的經驗,在現(xiàn)場才能夠及時的做出反應,讓所調出來的聲音被大眾所接受和認可。
三、結論
對于室外演出而言,不論是器材的選配,還是調音技巧的使用,最終的目的就是讓觀眾對于演出的作品足夠滿意,不至于讓演出發(fā)出的聲音成為噪音。就器材的選配而言,需要結合實際的演奏曲目和環(huán)境,選擇對應的器材進行搭配。當然鋼琴與二胡的搭配十分獨特,建議在室外演出中可以多多嘗試。在調音技巧的使用方面,需要結合室外的實際情況,包括觀眾人數(shù)、聲音反饋等信息,選擇更為合適的調音方式,讓觀眾所聽到的音樂更為美妙、真實。上述的一切都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進行,對于樂隊的室外表演來說,一定要在每次的表演后都總結經驗,對不足進行及時的改進,這樣才能夠讓之后的演奏更為出色。
參考文獻:
[1]張翔宇.中國民族樂器采樣音色低音音域拓展方法研究[D].中國音樂學院,2016.
[2]孫亭亭.樂器音色特征的分析[D].山東大學,2012.
[3]李韜.音響設備的調音技術[J].天津職業(yè)院校聯(lián)合學報,2010,(05):28-29.
[4]林余山.現(xiàn)場調音技術[J].電聲技術,2006,(07):43-45.
[5]張連國.談音樂會的調音技術[J].樂府新聲(沈陽音樂學院學報),2005,(02):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