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印象主義畫派是19世紀后半期西方重要的繪畫藝術流派。莫奈是印象主義最杰出的代表,對印象主義的發(fā)展做出了杰出貢獻,被譽為“印象主義之父”。
【關鍵詞】:莫奈;印象派;光與色;繪畫
一、從莫奈的成長到印象派的誕生
1.1學習生活
莫奈是巴黎人,生于1840年,父親是個小雜貨批發(fā)商,五歲時父親就帶他移居到法國西北部的著名港口城市勒阿弗爾。
1863年底,,由于許多畫家在巴黎沙龍畫展中落選,拿破侖三世下令搞了個“落選者沙龍”,馬奈展出的一幅就是《草地午餐》。莫奈他們去看了這個沙龍,《草地午餐》給了他很大的震動,后來,他依據(jù)馬奈的《草地午餐》創(chuàng)作了同名畫作《草地午餐》,比起馬奈的《草地午餐》來,它對野外光線的把握更好,得到了同行們的稱贊。
1.2將目光投向光
1867年,莫奈完成了《花園中的女人》,這也許是第一幅莫奈盡情表現(xiàn)自己特色的作品。畫面描繪的是四個女人在一個花園里的情形,畫上有幾個地方頗引人注目,首先是四個女人的衣服,看得出來畫家在這里刻意將這四個人的衣服區(qū)分開來,她們都是整齊的長裙,式樣一致,但顏色迥異:前面一個是純白的,綴著花邊,她后面湊在一起的兩個一個是藍色條紋的,另一個是純黃色的,摘花得那個則是白底上綴著許多點點。
其次是對光線的重視。我們看到畫面上那強烈的陽光分明地落在地上,落在女人們的衣裙上,簡直使看畫的人都感覺到有些刺目呢!莫奈對這幅畫相當滿意,提交給當年的沙龍,但又遭到拒絕,拒絕的理由是畫中的人物缺少質感,不夠確切。進不了沙龍,莫奈就將這幅畫送到了一家櫥窗里展出,馬奈發(fā)現(xiàn)了這幅畫,覺得同自己的風格相近,甚至連名字都與自己很相像,很是好奇,于是請人將莫奈帶到他的畫室來,兩人自此成為良友。
1.3苦難的生活
1870年,普法戰(zhàn)爭爆發(fā)了,法國大敗,巴黎一片混亂,莫奈帶著妻小跑到了荷蘭的阿姆斯特丹,后來又跑到了英國,描繪了一番倫敦著名的霧,這些霧讓他學會了描繪彌漫在霧氣中的散光的方法。正是在倫敦,他遇到了法國藝術品投資人丟朗-呂厄,他買下了莫奈的一些畫,使莫奈絕處逢生。丟朗在某種程度上是整個印象派的救命恩人,莫奈、梅諾阿、畢沙羅、德加等印象派大家都曾得到過他的幫助。
1871年,莫奈回到了巴黎,第二年,他完成了《日出 印象》?!度粘?印象》稱得上是印象派的開山之作,甚至也是迄今為止最杰出、最具代表的性的印象派作品,也是整個西方藝術史上的屈指可數(shù)的佳作之一?!度粘?印象》是一幅小畫,寬0.63米,高0.48米,但卻令西方的繪畫藝術邁出了一大步。畫面乍一看,只給人一個模糊的印象,只有紅色的太陽醒目地高懸在天空,其他的景物都是朦朧的。但這模糊的印象同時又是強烈的,有一種強烈的整體感,《日出 印象》上模糊的輪廓有如霧里看花,而透過晃動的水面看水中的倒影,更給人一種如夢似幻的感覺。
1.4印象派的誕生
印象派也許是西方藝術史上唯一一個有具體誕生日期的藝術流派,它的誕生日是1874年4月25日。
莫奈、雷諾阿、畢沙羅等一批志同道合的畫家已經畫出了大量獨具特色的作品,但他們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流派名稱。經過一番籌備,這年3月25日,畫展在巴黎卡普新大街借用一個攝影師的工作室里舉行了,參展的有莫奈、雷諾阿、畢沙羅等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們也曾竭力想叫馬奈參加,但馬奈拒絕了,他根本無意脫離主流,去與這些被沙龍拋棄的家伙為伍。展會持續(xù)了一個月,畫展的效果有喜有憂,喜的是來參觀人數(shù)非常多,入場費很多,憂的是這些來的人似乎不是來買畫,而是看稀奇,并報之以嘲笑。不久報紙就登了連篇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將他們的作品貶的一文不值。
1876年,在丟朗-呂厄的幫助下,他們又搞了一次印象派作品的展覽會,這一次又一再失敗,但并沒有讓莫奈氣餒,下一年他再與印象派的朋友們搞了一次畫展,只是人數(shù)又少了一些,再一次遭到新聞界和大眾輿論的嘲笑攻擊,印象派似乎成了全巴黎的笑柄。即使在這種窘迫困苦下,莫奈依然在創(chuàng)作。
1.5法蘭西的榮耀
莫奈一生畫過的睡蓮數(shù)不勝數(shù),現(xiàn)在留存下來的也很多。這些睡蓮畫大概分成兩類,一類是獨立的畫作,另一類則是連作。后一類,即睡蓮的連作,堪稱莫奈一生創(chuàng)作的巔峰。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了,已經74歲的莫奈用不著上戰(zhàn)場,這一年,他接到了法國政府的一個大訂單,畫睡蓮的大型組畫。一個年過古稀的老人家要完成如此巨大的畫作不用說非常非常難,何況他現(xiàn)在的身體已經相當虛弱了,白內障使他的視力越來越差。但他仍能憑感覺畫并且畫得非常好。
法國在第一次世家大戰(zhàn)中早已取得勝利,法蘭西成了戰(zhàn)勝國。而莫奈也在藝術方面成了法蘭西的榮耀。莫奈逝世于1926年12月5日,享年86歲,臨終前他把《睡蓮》獻給了國家。
二、莫奈對印象派的影響
同為印象主義大師的馬奈,比莫奈年長近十歲,歷史上把他稱作是印象主義的創(chuàng)始人,而真正把印象主義確立和名揚的當屬莫奈,他獨特的有別于傳統(tǒng)繪畫的技法和理念為現(xiàn)代藝術的形成指引了方向。印象主義不受教條的理論束縛,忽略局部與細節(jié)的塑造,體現(xiàn)出一種大效果大情感。在印象派畫家們眼里,一棵樹和一片森林是一樣的,他們關注的是主體事物之間和主體事物與環(huán)境之間的光和色的層次關系,表現(xiàn)出來的是具有空間意識的整體大相,粗狂的筆法、富有張力的形體、和諧的色彩關系、獨特視角的大自然景象等等都體現(xiàn)了作品非凡的生命力和畫家強烈的情感思想。印象主義的出現(xiàn)猶如橫空鋪路,它突破了學院派、震痛了傳統(tǒng)的官方藝術程式,為歐洲美術歷史打開了黎明之門,為以后抽象派、立體派、表現(xiàn)主義的形成,為世界油畫藝術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三、莫奈的藝術精神永存
19 世紀中期以來,印象主義畫派是第一個反古揚名的畫派,在攝影的出現(xiàn)而沖擊繪畫的關鍵時刻,莫奈出現(xiàn)了,他富有天才的非凡創(chuàng)造力,敢于從光線與色彩的相互關系中發(fā)現(xiàn)前人從未發(fā)現(xiàn)的現(xiàn)象,他把全部生命注意力都集中在藝術創(chuàng)新上,利用光、色和互補原理表現(xiàn)風景色彩繪畫,把世間物象的形體從傳統(tǒng)繪畫法則因素中抽象出來,并做到了不可攀登的藝術高度。大批的人學習莫奈,學習他的印象主義藝術,學習他的人生。如果說莫奈的光是藝術渴求者的生命之光,那么莫奈的色彩是藝術家勤奮創(chuàng)作的具有永恒生命力的色彩。
參考文獻:
[1]戴維·史彭斯.《莫奈:印象派》[M].長春出版社 2001
[2]張堅《馬奈、莫奈、雷諾阿》.暨南大學出版社 2002
[3]張延風.法國現(xiàn)代美術[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4]何政廣.莫奈:印象派繪畫大師[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8.
[5]矯振明.《克勞特·莫奈》[M].吉林美術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