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指責謾罵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怨天尤人;在敵意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好斗逞強;在恐懼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畏首畏尾;在嘲諷中長大的孩子,將來容易消極退縮……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最重要的是讓他快樂。固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確實需要一種規(guī)則,但是這個規(guī)則的樹立不能讓他感到痛苦,而是讓他在快樂中接受并養(yǎng)成習慣??鞓返暮⒆佣加型瑯拥奶攸c,比如:開朗樂觀,有自制力,而且非常自信。因此,對父母來說,能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讓他有感受快樂的能力。當然,這里說的“快樂”可不是給他買個心愛的玩具那么簡單。真正的快樂可以滋養(yǎng)孩子的心靈,讓他對周圍變化繁復的世界有足夠的抵御能力。
讓孩子在發(fā)呆和玩耍的時間里獲得快樂
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準備應(yīng)付未來的種種挑戰(zhàn)時,往往會用各種各樣的活動,比如各種特長班、學習輔導班,等等,把孩子的時間填得很滿。在大人們都高喊減壓的年代,小孩子也同樣需要沒有壓力的空間。縱觀那些成績優(yōu)秀或者獲得成功的人士,他們都有一個快樂、寬松的童年。
因此,家長們請給他們一些望著天空的云發(fā)呆的時間、給他們一些玩泥巴沙袋的時間、給他們一些無拘無束地抓小昆蟲的時間、給他們一些堆奇怪的雪人或者是看蜘蛛結(jié)網(wǎng)的時間……這種在家長們看來是無聊的活動,其實是孩子們的想象力充分活動的時間,這些活動都將給你的孩子一個自己去探索世界和追求快樂的機會。
如果孩子真有這樣的快樂時間,家長該怎么做呢?為什么不試試也在自己擁擠的日程中抽出個小空隙,加入到孩子們歡樂的隊伍中去。從幫兒子洗個澡,到全家人在院子里數(shù)星星;從看著孩子拿著粘膠桿粘知了,到幫孩子尋找知了的所在位置;從帶著孩子融入大自然,到教會孩子認識各種野菜、挖野菜……寓教于樂,其實快樂到處都有,孩子會在這種快樂的玩耍中學會很多、感悟很多、收獲很多、成長也會有很多。
讓孩子在幫助周圍的人中獲得快樂
快樂的一個重要原則就是讓孩子感覺到自己在家庭中、在周圍的大環(huán)境中都是一個有價值的成員,自己的行為是非常有意義的,可以影響到其他人的生活。要讓孩子產(chǎn)生這種感覺,家長就需要多為孩子制造一些給予別人幫助的機會。比如,和孩子一起整理那些他已經(jīng)不再需要的玩具,捐給福利院或者其他有需要的孩子。他會在接受幫助人的哪怕一聲簡單的“謝謝”中獲得從未有過的自豪感,愉悅感。
即便是非常小的孩子也能夠感受到幫助他人的樂趣。在國外有很多專門為孩子設(shè)立的福利機構(gòu),這些機構(gòu)中最受歡迎的活動就是教小孩子用家里的廢舊布條填充玩具熊。即使是只有兩三歲的小孩子也會興高采烈地幫忙給小熊粘上眼睛和嘴,然后送給福利院的小朋友。
讓孩子在更多的身體活動中獲得快樂
春暖花開的時候,你有沒有帶孩子在空曠的原野放風箏,享受無拘無束的快感?炎熱的夏日來臨了,你有沒有準備好游泳圈,帶孩子到游泳池里游泳,一起躲避磨人的高溫?秋季莊稼豐收的時候,你有沒有帶孩子去田地里收割黃燦燦的小麥,享受收獲的喜悅?即使寒冷的冬天,你有沒有陪孩子在戶外打場雪戰(zhàn)或者去滑雪,自由釋放玩樂的天性?除此之外,和孩子在公園里追逐,帶他一起去郊外踏青……這些活動不僅僅是為了增加孩子的體能和力量,更大的好處是讓他有機會盡情釋放自己的感情或情緒,減輕壓力,激發(fā)體內(nèi)的內(nèi)啡呔的產(chǎn)生,從而產(chǎn)生更大的欣快感。
身心健康的孩子對自己的形象會有一種更加積極的理解方式:他們?yōu)樽约核芡瓿傻氖虑槎湴粒皇且驗樽约洪L得什么樣而焦慮。如果家長能鼓勵孩子去參與一種他喜愛的活動,實際上也就是又多給了他一種尋找快樂的方式。
讓孩子在參加社會活動中獲得快樂
積極參加社會活動至少教給孩子兩件事情。例如父母積極和孩子一起參加幼兒園的運動會,或者積極參與孩子的社區(qū)匯演,孩子會意識到父母對他的重視,這會大大增強他的自信心。同時,父母的參與也教給孩子“社會”的基本含義。它讓孩子感到自己也是這個大社會的一部分,而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它對別人作出貢獻。
專家研究表明,奉獻和快樂之間有著密切的關(guān)聯(lián)。讓孩子參加社區(qū)大掃除,或是探視社區(qū)孤老,即使是幼兒,也會從活動中發(fā)掘付出的快樂。
讓孩子在照料小動物中獲得快樂
家長經(jīng)常猶豫是否該讓孩子飼養(yǎng)小動物,例如兔子、金魚、小貓或小狗,因為喂養(yǎng)它們需要時間和精力。即使孩子保證自己會全力照料小動物,通常大部分工作還是要由父母來完成。不過,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花工夫飼養(yǎng)小動物是值得的。因為當孩子感到擔憂或害怕時,小動物的陪伴會讓他們更覺安心。孩子從飼養(yǎng)的小動物身上可以學到忠誠、共鳴、依戀等情感。專家還認為,通過飼養(yǎng)小動物,孩子學會體貼和照顧他人,感覺自己有價值,有成就感。
讓孩子在培養(yǎng)興趣愛好中獲得快樂
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全身心投入到一項充滿挑戰(zhàn)的任務(wù)中,會給人帶來很大的快樂。對于孩子而言,培養(yǎng)他的興趣愛好,例如集郵、繪畫等,讓他投入其中,會讓他很快樂。但這里的投入并非是給孩子安排滿滿的繪畫課程或者舞蹈練習等,因為那樣只會讓孩子失去興趣,失去從中得到的快樂。而興趣愛好也不一定是指某種技能,例如集郵、拼圖等,它們并不是某種競技,卻同樣可以開發(fā)孩子的智力,更能讓孩子學會投入的快樂。
讓孩子在肯定和贊揚中獲得快樂
當你的孩子取得進步,掌握了一種新技能,或者是完成了某個任務(wù),不要只是簡單地對他說:“乖孩子”,或者“做得不錯”。表揚有的時候也是一種技巧,你要說得詳細一些,指出你覺得孩子做得好的具體細節(jié)。比如:“我喜歡你講的故事里那個大英雄,他真厲害啊!”“你這棵樹畫得真不錯!”這樣的言語比僅僅是拍拍孩子的肩膀效果要好得多。
同時,在表揚和獎勵的時候不要做得太過。一個6歲孩子的母親就說:“從前,我會每周都因為孩子做好了某件事情而給他發(fā)個小獎品,后來我發(fā)現(xiàn),他最關(guān)注的是獎品本身,而不是把事情做好?!逼鋵崻剟畈⒉恢匾匾氖墙虝愕暮⒆尤ンw味成就感帶來的滿足。
讓孩子在學習中獲得快樂
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學習的過程,從學習走路到學習說話,從簡單的單音節(jié)發(fā)音到一句完整的話,孩子心智能力方面的發(fā)展正是生理方面的成熟加上后天學習經(jīng)驗而形成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要有符合能力的學習機會來學習新的經(jīng)驗,從而發(fā)展完善自己的數(shù)理邏輯思維、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組織協(xié)調(diào)能力、想象創(chuàng)造力及人格,等等。
接觸新鮮事物,學習新技能會讓孩子保持積極愉悅的心態(tài)。比如和孩子一起繪畫,既能增進和孩子的感情,又能使孩子學會一項技能,在興趣中學習,在學習中發(fā)展。當孩子能安靜下來,專注于某一件事時,他的內(nèi)心至少是平靜的。
讓孩子在大聲說笑中獲得快樂
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候,多講講笑話,唱那些可笑的歌謠,或者不妨開個自嘲的小玩笑。笑不僅能讓孩子放松,對自己也很有好處。其中有一個好處純粹是身體方面的:當你大聲笑的時候,不僅釋放了緊張的情緒,同時吸入更多氧氣,這樣能讓你在很短時間內(nèi)就精力充沛,情緒高漲。
當然,向孩子展示一個放松、會心的微笑,他能夠從中感受到的安慰和快樂肯定是家長想象不到的。羞澀的東方父母可能不會經(jīng)常對孩子說“我愛你”,那么,就用一個微笑來代替吧。你的寶貝一定能從中得到愛的信息。自然,加上一個擁抱,效果會更好。曾經(jīng)有位心理學家有過這樣一種有趣的說法:一個人每天至少需要4個擁抱才能生存,8個擁抱可以讓他生活得更好,而16個擁抱才能讓他的生活繼續(xù)發(fā)展。其實,所有這些微笑和擁抱不僅是送給孩子的,對父母們也會大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