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1期第130頁
三、牌坊的社會功能
1、是旌表褒獎功能。由于立牌坊能讓人“美名遠揚”、“流芳百世”因此,常被用來旌表褒獎功臣、良將、賢士、科甲俊才、節(jié)婦、孝子、善人、義士等。
2、是道德教化功能。牌坊從一定意義上來講即是封建禮教和封建道德的一個象征性建筑符號,是封建道德禮教的物化。
3、是空間分界功能。牌坊的樹立,限定并收縮了空間,賦予了空間某種意義。通過樹立牌坊,將一個區(qū)域的空間劃分為兩個或幾個部分,既劃定了空間,又營造了氣氛,使人們每經(jīng)過一座牌坊,不論從心理上還是物理上都會有另一番感覺,仿佛感到是進人了一個新的區(qū)域,新的空間,從而達到了空間分界的目的。
4、是情感承載功能。古人立牌坊是一件極其隆重的事,不論哪一座牌坊,無一不蘊含和表達著人們的復雜情感,或緬懷,或表彰,或同情,或祝福,或敬仰,或崇拜,或頌揚,或仰慕,或哀悼,或引以為豪……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每一座牌坊都是人們某一種或幾種特定情感的物化。
5、是紀念追思功能。牌坊雖屬“建筑”之列,但它又與碑有相通之處,可以用以記載已發(fā)生過的有關事情,可以刻載坊主的姓名、科第、官爵、立坊人的姓名、科第、官爵及立坊的時間等文字,還可以刻載坊主的業(yè)績、功勛、所獲榮譽恩寵及對坊主的旌表、頌揚、紀念等方面的文字,因此立牌坊猶如樹碑一樣,常被人們用來表示對某一重大歷史事件的紀念或對先賢或先人的紀念和追思。
6、是炫耀標榜功能。牌坊多立于人們往來必經(jīng)之處和熱鬧繁華的大庭廣眾之地,牌坊既能刻載文字,又形態(tài)優(yōu)美,備受人們注目,是用以炫耀標榜的最好載體。
7、是理念體現(xiàn)功能。牌坊是中國封建社會中人們表達人生理念的一種重要載體?!皩W而優(yōu)則仕”、“榮華富貴”、“青云直上”、“官運亨通”、 “流芳百世”等等,這些在封建社會中人們所追求的人生理念,在牌坊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
8、是風俗展示功能。立牌坊是我國古代社會的一種重要的民風民俗,而牌坊本身也是古代民風民俗的一種重要載體,可以說在每一座牌坊上都展示著豐富多彩的中國古代社會的民風民俗。
9、是裝飾美化功能。在中國古代的許多大型建筑群中,往往都建有牌坊。這些牌坊常作為“先導”建筑或承前啟后的建筑,位于整個建筑物組群的中軸線最前端,或在整個建筑群里,立于由這個院落空間進人另一個院落空間的交接處。這些牌坊具有強烈的裝飾美化作用,使整個大型建筑組群顯得布局嚴整,層次分明。
10、是標識引導功能。在中國古代,常常在巷口街道中間、兩端、交叉路口,以及宮苑、府第、寺廟、陵墓、店肆的門前樹立牌坊,這些牌坊既是這些街巷、道路、宮苑、府第、寺廟、店肆的標識,同時也起著一個引路導向的重要作用,使人們遠遠看見牌坊,就可知道是什么地方,循著牌坊這一標識,順利抵達要到的地方。
四、牌坊的文化意義和文化屬性
從文化意義上看分為皇家牌坊、官宦牌坊、平民牌坊?;始遗品怀=ㄓ趯m殿、祠廟與陵寢等建筑中,往往成為整個建筑環(huán)境的“序幕”。如北京雍和宮正門前牌坊群,三間四柱七樓式,琉漓瓦頂,柱身、額枋、雀替等部位彩繪絢麗,烘托出北京故宮主體建筑群的雍容華貴、皇家氣象。官宦牌坊多為封建宮吏所建,以宣揚政績、歌頌人格、樹立楷模,一般修建在道路、橋梁等處。平民牌坊多為孝子坊、節(jié)女坊,多見于安徽、福建與江西、浙江、四川的城鄉(xiāng)。它們有的至今仍屹立于田野降陌、山間要道或是城鎮(zhèn)人煙稠密之處,靜靜地向今人“訴
說”著關于封建道德的古老故事。
從文化屬性上看又可以分為世俗化與宗教化兩大類。所謂世俗化,指前文所述的皇家、官宦與平民牌坊。所謂宗教化,指那些建造在寺觀環(huán)境之中的牌坊,由于中國文化“淡于宗教”的性質,可以將這些牌坊文化,看作是世俗化建筑文化向宗教領域的滲透,成者可以說是世俗與非世俗、此岸與彼岸的互融,但是它們畢竟建造在寺觀環(huán)境之中,所以可稱為宗教化牌坊。山東泰山的中天門,實際上是一座變形了的石牌坊,泰山自古就是封禪之地,這里的牌坊具有自然神崇拜的意味。
五、牌坊的建構與內涵
牌坊不僅建筑結構自成一格,別具風采,而且集雕刻、繪畫、匾聯(lián)文辭和書法等多種藝術于一身,熔古人的社會生活理念、封建禮教、封建傳統(tǒng)道德觀念、古代的民風民俗于一爐,具有瑰麗的藝術魅力、很高的審美價值和豐富而深刻的歷史文化內涵。每一座石牌坊都是一件石雕工藝品。中國傳統(tǒng)的石雕技法圓雕、透雕、高浮雕、淺浮雕、平浮雕、陰線刻等,在石牌坊的雕刻中都廣為應用。而木牌樓的油漆彩繪,不僅能防腐防蟲,對木質構件起到良好的保護作用,而且具有強烈的裝飾作用,使牌樓華貴艷麗,光彩奪目。古人立牌坊是一件極其隆重的事,人們建造牌坊決不會無緣無故的。每一座牌坊都蘊含著豐富的內涵和象征意義,它們主要是通過牌坊上雕刻彩繪的各種圖案花紋,用隱喻手法表現(xiàn)出來的。因此,在與皇家關系密切的牌坊上,往往都雕繪有龍鳳圖案,以象征皇家的高貴和尊嚴。不過,龍鳳在我國古代還用來比喻才能出類拔萃的優(yōu)異人才,因此,有時也被用在旌表科甲及第、仕登極品及為國家和朝廷建立卓著功勛的人的牌坊上。獅子是百獸之王,是力量和威武的象征,中國古典建筑中多將獅子用于門枕石上,讓獅子來作門衛(wèi),不僅宅門生光,而且可以起到震嚎盜賊惡徒的效用。而牌坊本身就是一種“門”,將獅子作為依柱石立于牌坊前后,讓它們來看守、保衛(wèi)牌坊,顯然是再合適不過的事了。蝙蝠,因“蝠”字與“?!弊种C音,因而成為好運氣和幸福的象征,人們常常以五只蝙蝠組成圖案雕繪在牌坊上,以象征長壽、健康、富裕、平安、人丁興旺及子孫滿堂等五種天賜之福。:鹿,與“祿”字諧音,常被用作牌坊雕繪的圖案,以象征升官晉爵、高官厚祿。松、鶴、龜、麒麟、荷花、荷葉、牡丹、如意等具有象征意義的動物、花卉和器物也常被刻繪在牌坊上,表達長壽、幸福、健康、吉祥、如意等豐富內涵。
在中國封建社會特別是明清時期,立牌坊是一件極為隆重、極不容易的事,是由各級官府乃至最高統(tǒng)治者來控制的一種官方行為。根據(jù)當時的規(guī)定,凡是被貢舉進人國子監(jiān)讀書也即由府、州、縣學貢獻給皇帝的生員,和獲得舉人以上功名的人才,方可經(jīng)地方官府審核批準后,由官方出資建功名坊。但各地官府是按朝廷的規(guī)定辦事,因此建造牌坊的審批權實際上掌握在最高統(tǒng)治者皇帝手中。至于欲以道德氣節(jié)高尚、軍功政績卓著立貞節(jié)牌坊、仁義慈善牌坊、功德牌坊者,要求就更嚴格,須經(jīng)當?shù)毓俑楹耸聦嵑笾鸺壋蕡?,最后由皇帝審查恩準,或由皇帝直接封贈,方能建造。即使允許建造,建造什么規(guī)格的牌坊,也有嚴格的等級限制,如只有帝王神廟、陵寢才可用“六柱五間十一樓”,一般臣民最多只能建“四柱三間七樓”;象孔林的“萬古長春”訪使用六柱五間五樓,僅是一個破例,是只有像孔子這樣的“圣人”才能獲得的殊榮。能獲得皇帝降旨建造牌坊,對一個人、一個家族乃至一個地方來說,都是一種至高無上、無與倫比的殊榮。由此可見,牌坊也是封建統(tǒng)治者加強統(tǒng)治的有力工具。
六、結論
樓作為一種獨立的建筑形式,曾經(jīng)在各地城市街道中獨領風騷,如今卻難覓蹤影。研究牌樓(牌坊),有助于我們認識其歷史價值,為保護、利用和改造提供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