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麗
江蘇省婦聯(lián)家庭教育研究會專家講師團專家,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南京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碩士,《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手冊》主編。
國外案例
艾瑞克和貝弗利的大兒子艾默特9歲了,他經(jīng)常為了寫作業(yè)的事情和媽媽吵架,而媽媽貝弗利想盡辦法、費盡口舌,都沒辦法讓艾默特愛上學習。這讓貝弗利很沮喪,她不知道應該拿這個兒子怎么辦?(案例選自英國兒童教育節(jié)目《超級保姆》)
王曉麗老師建議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 幼兒園階段的孩子進行的是“前讀寫教育”,不是“讀寫教育”,是讀寫教育的準備階段。
其次,我們來看看在孩子書寫能力發(fā)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的“方位知覺”“精細動作”發(fā)展的規(guī)律。學齡前孩子方位知覺的發(fā)展趨勢是: 3歲的孩子僅能辨認上下方位,4歲開始辨認前后方位,5歲開始能以自身為中心辨認左右方位,6歲的孩子還只能達到完全正確地辨別上下前后四個方位的水平,不能完全正確地以自身為中心辨別左右方位。家長如過早地讓孩子學習拼音,常常會出現(xiàn)“b”和“p”不分、“p” 和“q”不分、將漢字寫反等情況。這不僅對孩子的讀寫發(fā)展不利,還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孩子可能會認為自己“很笨”“什么都學不會”。
我建議家長不要急于求成,讓孩子提前進行大量的書寫練習,而應該注意培養(yǎng)孩子書寫能力發(fā)展中最關鍵的“小肌肉精細動作”發(fā)展。如家長可以從孩子兩三歲開始,讓孩子經(jīng)常做繪畫、涂色、折紙等活動。到了大班,孩子的手部肌肉可以初步自控,能夠較為流暢地寫字了。對于孩子經(jīng)過努力而完成的“作品”,父母和孩子要養(yǎng)成收藏和裝訂的習慣,在制作并裝訂“作品”的過程中,可以在旁邊配上一些簡單的文字說明或插圖,然后整理好裝訂。這樣,孩子可以隨時拿出自己“寫”的“書”讀一讀,這是一種積極的鼓勵方式,也會讓孩子感受到前書寫的樂趣,從而更加喜愛上學。
大眾困惑
看到視頻里不肯寫作業(yè)的艾默特,很多家長都會有這樣的擔心:“我的孩子會不會也像艾默特那樣‘厭學’?我是不是要在幼兒園階段就提早對孩子進行讀寫教育?”那么,如果家長這樣做了,真的可以幫助孩子盡快適應小學的學習節(jié)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