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先行分類,是無害處理的前提
很長一段時間里,垃圾處理的方法主要是填埋,按老百姓俗話說就是挖個坑把垃圾扔進去再埋起來。垃圾藏起來了,污染就沒有了?事實并非如此,垃圾填埋廠會產生大量的滲濾液,為黑色污水,會對地表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垃圾填埋廠還會產生氣體,這些氣體不僅有刺激性氣味,還臭氣熏天,令人難以忍受;而填埋廠滋生的害蟲、鳥類和其他動物有可能攜帶病菌,傳播疾病。最主要的是隨著垃圾產生量不斷飆升,可填埋的土地卻越來越少,“垃圾圍城”的現象越發(fā)突出,填埋方法屢遭詬病。
在垃圾“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的呼聲高漲之時,垃圾焚燒處理的方法讓人們看到了希望,這種方法不僅可以通過焚燒實現垃圾減量化,還可以同時發(fā)電并利用余熱提供暖氣等。焚燒后的灰燼經過無害化處理最后用來填埋,大大地減少土地資源的占用。
以北京市為例,北京是個擁擠的特大城市,人口密度高,每天產出的生活垃圾數量驚人,據《中國生活垃圾處理行業(yè)發(fā)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5年北京城市生活垃圾數量高達790萬噸,每人每天產出約1公斤生活垃圾。而2016年北京生活垃圾產生量又比2015年增長了10.4%,相當于抵銷了一個大型垃圾焚燒廠的處理能力。
北京市城市管理委主任孫新軍透露,由于處理設施選址難、建設周期長等問題,北京現在投運的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大都處于超負荷運行狀態(tài),致使?jié)B瀝液處理和臭味控制等問題比較突出。
實際上,垃圾焚燒的關鍵是技術,而垃圾焚燒真正能無害化的前提,就是對垃圾進行分類。
北京市人大常委會日前召開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執(zhí)法檢查啟動大會上傳來消息,在未來兩個月內,北京將就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生活垃圾減量等情況進行一系列執(zhí)法檢查。
“垃圾分類投放與末端處理不匹配,沒有發(fā)揮垃圾分類的作用?!北本┦谐鞘泄芾砦魅螌O新軍說,目前,垃圾分類居民實際參與率低,分類效果差。
據悉,就此問題,北京市將制定區(qū)域生活垃圾排放核定和限額管理制度,超過核定清運量的部分將執(zhí)行限排和加價等措施。北京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解釋說,生活垃圾限排和加價的標準,將由每個區(qū)根據上一年的生活垃圾產生量和人口數量計算得出。
這一標準將成為相應區(qū)當年的生活垃圾“峰值”,如果超過了這一核定量,將限制其向市屬的垃圾回收設施來排放垃圾。如果市屬的垃圾回收設施拒收這個區(qū)的垃圾,那么這個區(qū)就只能在區(qū)屬的垃圾回收設施處來自行消納產生的垃圾,以此刺激這個區(qū)對垃圾進行分類和減量。而對于超出限額的生活垃圾,在后期回收時將實施加價翻倍收費,這一限排和加價的新措施將從今年開始在全市正式實施。
以后快遞包裝,再不能隨意丟棄了
目前大部分快遞由快遞員送至居民家中,由居民拆箱、拆包并丟棄外包裝,使得快遞包裝物的產生量不斷增加,孫新軍表示,應該細化生活垃圾源頭減量有關內容,這直接關系后續(xù)分類收集、運輸和處理的效果。
他建議在《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修訂過程中,增加快遞包裝物的強制回收制度,明確包裝物生產廠家和電商的包裝物回收責任,細化凈菜進城和用餐減量化等源頭減量的管理內容。
“希望在居民拆箱驗貨后,由快遞員將快遞箱或外包裝帶回公司進行回收再利用。如此一來,比較完好的快遞包裝還可以回收再利用。而已破損的則由快遞公司集中處理?!?/p>
此外,“凈菜半凈菜進城”“限制包裝”“限制一次性用品使用”“舊貨交易”等與垃圾分類密切相關的減量化、資源化政策也在研究制訂中。
垃圾源頭減量工作涉及多個政府部門,需要跨行政區(qū)域形成合力,構建協(xié)同機制,推動出臺,支持、引導再生資源尤其是低值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減少進入生活垃圾處理體系。
對此,有業(yè)內專家評價,在垃圾處理的選項上,資源的替代、減量、重復利用、循環(huán)再造,優(yōu)于焚燒和填埋。目前推行的垃圾分類等舉措可以倒逼前端立法、執(zhí)法、制度、規(guī)范的逐步完善,引導居民養(yǎng)成綠色生活綠色消費的習慣,還可以帶動后端減量化處理資源化利用效率提高與污染減排。
來源: 北京晚報 2017-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