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導員作為與學生聯系最緊密、接觸最多的老師,具有豐富的心理學、教育學等專業(yè)知識,在幫助大學生建立良好心理健康社會支持系統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而在對大學生的社會支持系統的調查中,大學生的社會支持資源中,來自輔導員的支持不到五成。為了改變這種現狀,應該改變輔導員的角色定位,增加知識儲備,將心理健康輔導工作融入學生管理工作中,才能使輔導員在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社會支持系統中發(fā)揮更重要的作用。
社會支持是個人處理應激事件問題的一種潛在的資源,是通過社會關系、個體與他人或群體間所互換的社會資源,在個體遭遇心理應激時能起到良好的作用。大學生正處于人生的轉折時期,大學生活中面臨的適應、學習、戀愛、求職擇業(yè)等問題,都是心理問題的高發(fā)期,而高校支持系統無疑是大學生應對壓力的一種重要資源。高校輔導員作為大學生最重要的心理教育系統和資源,且與大學生接觸最多、聯系最緊密,在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及時處理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方面,應該發(fā)揮重要作用。
然而,有調查表明,在尋求援助的對象中,大學生的社會支持資源主要集中在家人、朋友、親戚、老師和同學幾類成員之中。在一項運用提名法測量大學生對校園支持源提名的情況來看,大學生在校園內獲得支持最多的當屬戀人或朋友,其次是大學同學,兩者都超過86%,成為僅次于父母親人(94.8%)的主要支持來源。而來自輔導員方面的支持不到五成(46.8%),其他老師34.6%,學生管理部門的支持更少(17%),尤其從心理咨詢人員處得到幫助的人只有11.3%。
從以上數據可以見得,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社會支持資源主要來自父母、朋輩交往,輔導員發(fā)揮的作用不大。究其原因,與當今的教育模式、家庭教育方式和傳統的“嚴師”思想不無關系,但是作為專業(yè)從事學生工作的輔導員,在學生的心理健康社會支持系統中不能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專業(yè)的心理健康知識不能完全用于學生心理問題的解決,仍然是巨大的損失和失誤。在心理健康的專業(yè)角度,父母和朋輩交往,雖然能給大學生更多的精神支持和陪伴,但是不能滿足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對專業(yè)心理輔導的需求。面對大學生出現的學習、戀愛、求職擇業(yè)等問題,來自輔導員的專業(yè)指導和心理健康中心老師的專業(yè)輔導,又是有長期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各高校應該建立健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加強輔導員隊伍,利用輔導員的紐帶作用,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支持系統的開放性發(fā)展和專業(yè)性發(fā)展。
一、發(fā)揮輔導員的職業(yè)優(yōu)勢,重構大學生的社會支持系統
大學時期是心理問題的高發(fā)期,一個良好的社會支持系統對培養(yǎng)學生健康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培養(yǎng)積極的心態(tài)和塑造健全的人格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輔導員的職業(yè)性質決定了他們的活動范圍是最貼近學生的,也是最了解學生的,所以,輔導員在幫助大學生建立良好心理健康社會支持系統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首先,在大學生心目中,輔導員亦師亦友。輔導員是他們來到大學后第一個接觸到的老師,他們的年齡、知識背景都與大學生接近,大學生也樂于與輔導員溝通。輔導員可以在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中,了解到學生的日常生活情況、家庭情況、學習、品德、行為習慣等情況。從而更多的、更全面的了解學生,更有利于走進大學生的內心深處。
其次,輔導員有專業(yè)知識,可以對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專業(yè)的分析指導。與大學生的父母、朋輩不同的是,大部分的輔導員都是經過專業(yè)是心理學、教育學教育的專業(yè)人才,在面臨大學生心理問題時,能采用一些專業(yè)性的方法和技術進行處理。如,大學生求職擇業(yè)時遭遇的心理問題,輔導員就可以從求職心理及就業(yè)形勢、面試技巧等方面給予大學生專業(yè)化的輔導,既解決大學生的實際問題,又解決大學生的心理問題。
第三,輔導員有開展團體輔導的便利條件。輔導員既是學生的管理者,又是學生思想導向的引領者,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活動,緩解學生的心理負擔,調節(jié)學生的情緒,預防心理問題的發(fā)生。
二、提高自身素質,滿足大學生對心理健康輔導的需求
輔導員具有構建大學生良好心理健康支持系統的職業(yè)優(yōu)勢,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大學生的社會支持系統中占據重要地位。專業(yè)的心理學知識,自身良好的心理健康狀態(tài),以及對輔導員職業(yè)的熱愛和操守,都是輔導員應該加強的素質要求。
首先,掌握一定的心理學知識和心理咨詢的技巧。有些輔導員只忙于事務性的工作,不關心自身知識水平的積累,尤其在心理學知識方面,認為心理學的知識和方法不如自己長期積累的方法有效。為提高輔導員對大學生心理輔導的專業(yè)性、準確性,輔導員一定要了解大學生的心理特點,根據大學生的心理特點,幫助大學生盡快適應大學生活,在重要的時期給予適當的教育引導;要了解大學生常見的心理障礙,及嚴重心理問題的判定標準,以便對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及時干預,對有嚴重心理問題的學生及時轉介治療;要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詢原理和技術,在必要時,以熱情的態(tài)度,耐心傾聽學生的訴求,尊重學生的價值選擇,真誠表達對學生的贊美、共情等等。
其次,要保持自身的心理健康。輔導員的內心很容易被學生洞察到,也對學生的心理健康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試想,一位怨天尤人的輔導員,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積極工作的,也就不能帶給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支撐。輔導員要具有穩(wěn)定的情緒,樂觀開朗的性格,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還要有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感受到輔導員身上的強大力量,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再次,堅定職業(yè)信念,做學生的心理健康保護神。長期以來,我國輔導員職業(yè)發(fā)展前景不明朗,輔導員的工資待遇不高,職稱晉升困難,職位晉升空間狹窄,社會地位遠遠低于高校內的教師和其他管理人員。導致一些輔導員將這一職業(yè)當做“跳板”,努力向黨政領導干部和專職教師靠攏,放棄了在輔導員崗位的追求和操守,更談不上心理學知識的學習和研究?,F在,國家越來越重視輔導員隊伍的建設,輔導員應該穩(wěn)定思想,把輔導員職業(yè)作為一項終生的事業(yè),服務學生的心理健康。
三、重視大學生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培養(yǎng)
由于大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大學生群體相似的成長經歷、生活方式、相近的價值觀念,使大學生在面臨心理危機時,更愿意向親密的同學和朋友訴說。而朋輩心理輔導員對大學生的支持和幫助僅限于提供建議,給予安慰和鼓勵,并不能進行專業(yè)的輔導。因此,輔導員要著重培養(yǎng)朋輩心理輔導員,提高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心理健康輔導水平,從而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社會支持系統的質量,對保證大學生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一)關注朋輩心理輔導員的自身成長
心理健康輔導是解決求助者的問題的過程,也是咨詢師自我不斷完善、不斷成長、不斷發(fā)展的過程。朋輩心理輔導員在大學生心理輔導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輔導員應鼓勵他們多學心理學知識,注重實踐經驗的積累和升華,提高心理輔導的專業(yè)化水平,促進自身持續(xù)性、專業(yè)化的發(fā)展。
大學生朋輩心理健康輔導員也是大學生,也存在自身發(fā)展的問題,有時也會由助人者角色轉變?yōu)榍笾呓巧?。有時,與專業(yè)的心理咨詢一樣,在處理求助者心理問題時,會感受到自身的一些問題,甚至會面臨心理危機。輔導員要注重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心理調適與自我成長,加強對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培訓和督導,洞察朋輩心理輔導員的變化,及時處理他們的心理困擾。
(二)加強朋輩心理輔導員的專業(yè)知識培訓
鑒于朋輩心理輔導的巨大優(yōu)勢,要定期對他們進行培訓,提高心理輔導的專業(yè)化水平。需要朋輩心理輔導員掌握的,除了心理學專業(yè)知識,還有心理輔導的技巧、方法,多讀心理健康書籍和心理輔導案例。通過知識的學習和實踐經驗的積累,形成自己獨特的心理輔導方法和風格。
(三)注重新的心理輔導方法的學習和培訓
心理輔導的方法多種多樣,要把心理輔導的新方法、新思路及時傳遞給朋輩心理輔導員,督促他們采取最行之有效的方法進行心理輔導。如,焦點短期治療,非常適合學校中的學生心理問題的輔導,也是一種短期的、見效快的心理治療方法,其中的贊美、詢問技術,也非常適合學生之間的交往,方便易實施。
20世紀70年代后比較流行的團體輔導形式,也是一種實施方便、推廣性強、見效快的心理輔導方法。在大學中,可以采取集體活動的形式,融入團體輔導的內容。如,破冰游戲——“棒打薄情郎”;魔鏡;抬棺游戲;重要事件管理;飛奪瀘定橋;我的情緒我做主;相親相愛一家人。實踐證明,團體心理輔導有利于提高學生之間的相容性,更易于使學生打開心扉,利于學生傾訴煩惱,同時提高學生對群體的信任感,營造一個安全、溫馨的集體氛圍,使學生歸屬感更強。
四、轉變觀念,從管理者轉變?yōu)閮A聽者
現今高校中的輔導員工作與心理健康工作存在很大區(qū)別。在日常工作中,輔導員扮演者管理者的角色,通常采取“說服教育、實際鍛煉、懲罰”等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采用心理測試、行為療法、認知療法等引導學生,實現“助人自助”。兩者最大的區(qū)別在于,輔導員的管理是強制性的,往往采取“家長式”的教育技巧;而心理健康教育是引導學生自己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
對輔導員角色與心理健康輔導的定位也存在很多誤區(qū)。有人認為輔導員等同于心理咨詢師,應該和心理咨詢師發(fā)揮同樣的作用;有人認為輔導員與心理咨詢師是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在我看來,輔導員的工作中有心理健康輔導的成分,心理健康輔導有助于輔導員學生工作的開展。首先,心理健康輔導的方法可以應用于輔導員的工作,如果輔導員能改變一些簡單的懲罰、教育的“高壓”教育方式,耐心地傾聽,尊重學生,真誠地接納學生,會更有利于學生的成長;其次,如果輔導員能在日常工作中,多關注學生的心理成長,對有特殊情況的學生,在關鍵時期,如,升學壓力大、戀愛危機、家庭變故等學生,及時給予關注、支持,也會減少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概率;再次,輔導員應該做好學生和心理健康中心的橋梁,在學生工作中,如果發(fā)現學生有心理問題,要及時處理,不能處理的要及時轉介給心理健康中心,做好學生和心理健康中心的溝通。
高校輔導員只有正確定位自己的角色,堅守自己的職業(yè)信念,不斷提高自己的職業(yè)素養(yǎng),認清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區(qū)別與聯系,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不同心理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著重對學生日常心理健康知識的教育,發(fā)動朋輩心理健康輔導員的作用;改變工作方法,更多地尊重、理解、接納學生,才能得到學生的信任,才能更好的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作者單位:山東農業(yè)工程學院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