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自二十世紀以來就成為一種體系完善的音樂教學手法,最近幾十年這種教學手法傳入我國并得到發(fā)展,我國高校音樂課程體系的改革也隨著新理念的引進不斷進行調(diào)試。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注重的是音樂、動作和語言之間的融合,在當今中國高校課程改革的前提下,這種教學方法可以使教師的教學理念更新,同時也能提升學生的綜合音樂素質(zhì),不斷完善課程內(nèi)容和教學環(huán)境。目前,這種方法是高校音樂教學中普遍采用的一種方法,由于對學生的綜合能力都有所鍛煉,所以受到很多高校的喜愛。
一、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概念及特點
奧爾夫是德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家,因此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就是他創(chuàng)造的一種新型的音樂教育模式,這種教學方法主要強調(diào)的是音樂的節(jié)奏性和融合性,音樂不再是單一的藝術形式,而是由多種藝術形式比如音樂、舞蹈、語言融合而成的多種藝術形式的合體,這種教學模式就成為一種綜合的、立體的教學模式。在高校音樂教學中,奧爾夫教學法是一種綜合性的教學手法,所有這種方法的特點不是單一的,而是具有多樣性的。
二、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意義
(一)與我國高校音樂教學理念相符
通過對奧爾夫音樂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師的理念和教學手法進行了更新,他們的音樂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以及音樂素質(zhì)得到了提升,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被帶動起來,他們不再單純地追求音樂的技巧性,而是更加注重對音樂鑒賞能力的提升,教學的模式也不再局限于封閉的課堂之上,整個世界都是學習音樂的課堂,學生對于音樂的認識不再是紙上談兵,而是在實踐中真正體會到音樂的美,所以說,高校的音樂課程改革理念與/FmSaUlvBCnATq1PwlKM25eoxUbnA1ZU3IUOjqm212c=奧爾夫的音樂教學理念相一致。
(二)完善高校音樂教學體系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運用可以讓我們重新重視本國和本民族的音樂文化,通過對民族音樂的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領悟到民族音樂的博大精深,體會到原始音樂的美,從而從音樂中體會到當時當?shù)厝藗兊纳瞵F(xiàn)狀和心理狀態(tài),幫助學生提高音樂的鑒賞能力。
三、奧爾夫音樂教學法在高校音樂教學中的具體運用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造力
音樂的學習和其它課程以及生活的學習是分不開的,大學是學生進入的一個新的學習生活階段,在這個階段,學生有很強的交往欲,但由于剛剛進入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會讓他們感到不自在,所以一般會有膽怯的心理狀態(tài),他們相與周圍的人接觸但是又不夠自信,害怕被被人否認,在與陌生人相處時會顯得特別不自然,這些同學在生活中是這樣,在學習中與老師和同學幾乎不進行交流,所以在學習上也沒有積極性和主動性這一說,但是,音樂課是一門藝術課程,與其它非藝術課程不同,它更注重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之前就對奧爾夫音樂教學法的特點進行了概述,它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教學的前提是尊重人,重視人的感受,尤其是在高校教學過程中,由于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正處在一個特殊的成長時期,性格更偏向于對自我的追求,所以,在教學中要以他們?yōu)橹行模私膺@個時期青少年的心理狀態(tài)和心理訴求,教學的前提是了解問題并將問題解決好。在教學初期,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在音樂中游戲,讓他們在游戲中完全地展現(xiàn)自我,釋放自我,將自己深藏的情緒表達出來,調(diào)動自己的想象力完成任務,在游戲中,教師可以和學生進行合作,這樣學生不僅能體會到游戲的歡樂,還能增強他們的團隊意識,融洽師生和同學之間的關系,而且,游戲的過程也是認識自我的過程,通過音樂游戲,學生感受到自己存在的必要性,這讓他們的歡快的游戲中認識自我,從而對生活和學習充滿興趣,對音樂充滿興趣。
(二)解放學生天性,增強學習實踐性
與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方式不同,奧爾夫音樂教學注重的是學習的參與性,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單一被動的學習,而是互動的學習過程,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習是最主要的參與者,他們不是單純地欣賞音樂,而是要參與到音樂的創(chuàng)作和鑒賞中,通過主動學習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藝術性強的樂器并不是主要的,奧爾夫音樂法所適用的音樂樂器都是一些日常的樂器,是一些節(jié)奏性強的樂器,比如手鼓和專門的額奧爾夫樂器,敲擊是奧爾夫音樂的精髓,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音樂學習中,因為樂器越簡單,對學生的學習門檻就要求越低,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就有一種成就感,這樣可以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和參與力。
(三)進行音樂教學評價,挖掘課程最大價值
教學能否達到預期效果,以及能否順利開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教學的評價體系,只有對教學進行了客觀評價,才能知道教學效果如何,學生的學習成果如何。在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單向考核似乎是唯一的教學評價方式,音樂課的評價也大都采用固定的理論考察形式以及簡單的實踐能力測試,這種傳統(tǒng)的應試教育模式讓學生的學習針對性很強而且單一,那就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側重向這一方面靠攏,這樣直接影響了音樂教學的真正意義,不僅讓學生對音樂失去了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影響了音樂美的展現(xiàn)。
奧爾夫音樂教學法不以學生的音樂理論掌握程度為判斷標準,而是將整個音樂教學體系進行系統(tǒng)靈活地評價,不僅要對音樂教學理念進行評價,還要考察音樂課程的設置、具體的音樂教學以及音樂教學成果進行綜合考慮,這種評價體系自始至終地存在,對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關系也進行了充分地考慮評價,尤其對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動性、創(chuàng)造力的考察更加強調(diào)了評價體系的綜合性和重要性,只要有了系統(tǒng)合理的評價體系,才能為以后的工作提供更為合理的建議,才能挖掘音樂課的最大價值。
(作者單位:西安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