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正是學生青春期發(fā)育的重要階段,處于重要的轉型期,初中生對新事物有著很強的接受能力,但也總是會出現(xiàn)叛逆性格,如果不能對其道德品質予以及時引導,就很可能導致出現(xiàn)扭曲的人生價值觀,影響其一生的成長和發(fā)展。初中學校要認識到立德樹人是辦學之基,在抓好文化教育的同時,也要注意運用合理手段來規(guī)范學生的自身行為,實現(xiàn)教書育人的雙層目標。
一、初中德育工作的現(xiàn)狀
首先,我國長期受應試教育影響,學校和師生都過于關注文化課考試分數(shù),側重于智力的培養(yǎng),很少開展德育,或是不具備有效性;其次,教師應該做好為人師表的榜樣,運用自身的語言及人格魅力來引導學生的思想,但當前一些初中教師卻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缺乏耐心和關心,出現(xiàn)辱罵、體罰等不文明的粗暴現(xiàn)象,嚴重損害人民教師的形象,師生關系矛盾突出;再次,在當今信息化時代飛速發(fā)展的時代,互聯(lián)網上魚龍混雜的各種信息影響著初中生價值觀的形成,初中生因為身心發(fā)展尚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侵襲,走入歧途;最后,初中生家長也對德育工作也沒有正確的認識,有的家長把教育責任推給學校和教師,有的則是因為忙于工作而疏于對孩子的照顧和監(jiān)管,如果沒有家庭教育的輔助,德育工作也難以開展。
二、初中德育的價值取向分析
1.落實德育工作
從哲學角度分析來看,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要想幫助初中生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就應該從他們的日常實際生活出發(fā),潛移默化地為其傳遞正能量。教師在德育教學中應該更加注重初中生的內心情感,多與他們親切的溝通和交流,努力走入其內心世界,進而引導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德育應具體
從一般到具體是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初中德育應該從具體的事項入手,比如尋找他們出現(xiàn)不良行為的根源所在,進行針對的解決,再比如要肅清校園內的不良風氣,營造良好的校園學習環(huán)境等,另外還不能忘記傳統(tǒng)愛國主義教育這個核心德育內容。
3.做好控制工作
在初中德育工作開展過程中,控制的作用不可或缺,它一般分為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尤其是事前和事中控制更為重要,這主要是由初中生敏感的年齡特點所決定的。初中生的社會意識已經開始逐步形成,他們開始在意自己在集體中扮演的角色,開始注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若此時還是運用傳統(tǒng)的落后教學模式,就很可能導致他們產生消極的人生態(tài)度,以后就會追悔莫及,因而必須要發(fā)揮好初中德育工作中的控制職能。
三、初中德育的實踐路徑
1.樹立德育教學的價值取向
初中德育工作者及管理層應該從哲學、方法、現(xiàn)實和評價基礎上,認識德育的價值取向,特別是哲學基礎,它是產生德育工作開展方法論的源泉。德育工作者要認識到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之間的辯證關系,這樣才能理解初中生的內心思想,才有可能進而找出致使他們出現(xiàn)行為失范問題的根源所在。此外,由于學校、家庭和人機關系的存在,立德樹人要做到學校、教師、社會“三協(xié)同”,應建立學校與家庭間的密切聯(lián)系,經常開展家長會,保持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的溝通,還要引導學生們正確處理同學間友誼關系。
2.整合具體事物
在初中德育工作中,如果能夠運用符合學生的經驗和認知范圍的具體實際案例,將會收獲更高的教學效率,如果不能科學的整合具體事項,就盲目上升到集體層面是錯誤的。因此,在對學生進行群體化的德育教學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優(yōu)秀同學事例、《感動中國》的感人事跡等,真正起到洗禮學生精神內心的作用。
3.整合學生經驗,加強控制
初中生的年齡一般在13~16 歲之間,受我國長期應試教學方法的束縛,他們很少有參加社會實踐的機會,缺乏相關的生活經驗,而且學習還會受到家庭情況的影響。因此,初中教師在開展德育工作中,應該注重與學生家長之間的密切溝通,引導家庭多去關愛孩子的發(fā)展,并逐漸提升初中生熱愛家庭、關愛自己的情感。
4.掌控德育強度
初中德育工作的開展不能使用強制性手段,這是必須堅持的原則,教師不能不顧學生的感受就公開嚴厲批評和指責,即使是對于那些榜樣學生來說,也要根據其實際情況進行教育,否則會影響其以后的學習和成長。
總之,立德樹人是學校的立身之本、辦學之基。初中學校要把德育工作納入到整個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努力培養(yǎng)出未來能夠對社會做出突出貢獻的人才。教師要注重探索德育工作的價值取向,認真開展有效的實踐教育策略,為學生開展春風化雨般的品德教育,不斷完善初中德育教學活動的開展。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第六十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