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朱的最基本的理論觀點就是“拔一毛利于天下不為也?!彪m然落得千古罵名,但從現(xiàn)代經濟與社會的角度看楊朱 “一毛不拔”的思想卻極具現(xiàn)代意義。
一、楊朱的生平與思想簡介
(一)楊朱,戰(zhàn)國時期魏國人,生卒年不詳。在先秦諸子中,楊朱無疑是一位另類的人物,由于孟子對他的批判:“楊朱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歷史上的楊朱便給人一種極端自私的形象,被視為極端利己主義者和極端享樂主義者的典型代表。
(二)楊朱是道家楊朱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反對儒墨,主張貴生,重己,他的見解散見于《莊子》 , 《孟子》, 《韓非子》 , 《呂氏春秋》等書。在孟軻生活的時代,楊朱學派的影響很大,“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 《孟子·滕文公下》 )。歸納楊朱言論,其思想中必實為“貴己”,或曰“為我”。 春秋晚期和戰(zhàn)國早、中期,諸侯紛爭,相互侵略、君王厚生而致使臣民輕死,貴公貴仁之說,已成虛偽之談。楊朱憤世而倡導“貴己”之說,“古之人,損一毫利天下,不與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庇终f:“善治外者,物未必治;善治內者,物未必亂。以若之治外,其法可以暫行于一國,而未合于人心;以我之治內,可推之于天下?!比巳酥蝺荣F己,互不侵、損,人人自重自愛,不就各安其所,天下治矣。
(三)楊朱不僅是一個思想家,還是一個先知先覺的智者,早在2000多年前,他就提出了平等的理念,認識到“悉天下奉一人”的不合理性。只可惜他的這種理念沒有被接納,就像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的民本思想不受統(tǒng)治者歡迎一樣,楊朱的主張最終被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這是中國歷史的悲哀。歷代的統(tǒng)治者更是在高度集權的同時,實行愚民政策,給自己的統(tǒng)治地位加上了一層君權神授的外衣,居高凌下,加緊對人民的盤剝。倍受壓榨的百姓,身上欠缺的正是楊朱所說的那種“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的自我保護意識。同樣是人,同樣是造物主賦予神圣生命的人,為什么要損害自己,“悉天下奉一人”呢?從這方面來講,楊朱的思想是很有積極意義的,他的思想可以說同歐州18世紀的資產階級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盧梭等人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思想是相通的,只不過時間要早了兩千年。
二、楊朱“一毛不拔”思想的內在涵義
楊朱一個最基本的理論觀點就是“拔一毛利于天下不為也?!焙笕藢钪斓乃枷胗^點有很多誤解、曲解。所以,我們有必要先搞清楊朱“一毛不拔”的基本含義是什么:
(一)楊朱“一毛不拔”的第一層含義是:“拔一毛獲利于天下而不為?!睏钪煸谏砼c物的關系上,以“存我”為貴,“侵物”(占有財物)為賤,反對以損害自我(生命)為代價追求身外之物。一毛雖輕,卻是生命的組成部分。為了獲取利益能損一毛,如果繼續(xù)發(fā)展下去,就可能損及一片皮膚、一塊血肉、一條筋骨,乃至整個生命。就如黑格爾在《哲學講演錄》中提到了一個“禿頭論證”:一個滿頭烏發(fā)的人,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掉頭發(fā),最后成了一個禿頂。有人問,開始掉一根頭發(fā)是禿頂嗎?不是。再掉一根呢?也不是??墒沁@樣掉下去,量變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即變成禿頂。楊朱的“一毛不拔”也是這個意思,是極而言之罷了。
(二)楊朱“一毛不拔”的第二層含義是:“拔一毛有利于天下而不為?!痹趥€人利益與社會(天下)利益的關系上,反對為社會利益犧牲、損害個人的利益。如果為了天下的利益拔我一毛,似乎微不足道,但是,若是開了這個口子,就可能一發(fā)不可收拾,今天拔一毛、明天拔一毛;你來拔我一毛,他來拔我一毛,那就不是一毛的問題,我就成了人人都想吃的“唐僧肉”,就可能發(fā)展成抽我的筋、剝我的皮、敲我的骨、吸我的髓,直到要我的身家性命。
(三)楊朱“一毛不拔”的第三層含義是:反對損人利己,去拔別人的毛。在強調維護個人利益的同時,也反對損害他人利益。他主張你不能拔我一毛,我也不能拔你一毛。這樣“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睏钪旆磳p人利己:“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狈磳y(tǒng)治者貪得無厭、不惜損害天下人的利益滿足個人的一己私利。
(四)理性地看待楊朱,我們會發(fā)現(xiàn)他的“一毛不拔”有許多合理的甚至是“偉大”的現(xiàn)代思想成分:第一,楊朱劃清了一條“人”與“物”的邊界。他的生命無價,存我為貴的思想,是人本主義思想的萌芽。他把人看成目的、意義,是價值的主體,而不是把人當成手段、工具。老子曰:“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失孰???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崩献訉⑸拇嬖诳吹帽壬硗獾拿⒗?、財貨更重要,楊朱與老子重生的思想是一脈相通的。第二,楊朱劃清了一條“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邊界。他充分肯定個人利益的合理性。楊朱的一毛不拔是中國最早的人權宣言,他發(fā)現(xiàn)了人、肯定了人,肯定了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中國正統(tǒng)的思想觀念是:強調集體主義、整體主義的價值觀,個人服從國家、社會、多數(shù)。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會關系里,只有盡忠、盡孝、盡義務,卻沒有做人的權利,楊朱強調個人的價值以及個人利益的合理性,難能可貴。楊朱的一毛不拔是對“雁過拔毛”的反抗。他是在反對統(tǒng)治階級對人民的橫征暴斂、敲骨吸髓,直至剝奪人們的生命。第三,楊朱劃清了一條“個人利益”與“他人利益”的邊界。楊朱是個“合理的利己主義者”,他強調每個人在追求個人利益的同時,不能損害他人的個人利益,這是“社會契約論”的雛形。從這個基本點出發(fā),“每個個人的利益”都應當?shù)玫阶鹬睾捅Wo,就要有社會的公平、正義、機會均等,這是向著民主、法制社會邁進的邏輯起點。第四,楊朱劃清了一條“道德規(guī)范”與“法律規(guī)范”的邊界。我愿不愿意“拔一毛利天下”,這是我的自由,這是個道德層面的問題,法律沒有規(guī)定我要盡“拔一毛利天下”的義務。另一方面,如果別人(或社會、團體)以“利天下”的名義,強行拔我的“一毛”,那就是“違法”的侵權行為,你憑什么拔我一毛,我的一顆毫毛也是受法律保護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楊朱的思想在重德治、輕法治的中國思想史上,如劃破夜空的流星閃爍,顯得非常可貴。第五,楊朱的這些思想依然有現(xiàn)實意義。今天我們更要珍惜生命的價值,以人為本,反對見物不見人的“工具主義”、“功利主義”。更要尊重和保護個人利益不受侵犯,尊重和保護“私權”,反對以公權力侵犯私權利。
三、“貴己”、“重生”的思想實質和歷史意義
(一)楊朱學派的“重生”論充分肯定個人情欲的自然合理性,主張對欲望有節(jié)制,要“適欲”,這就是說,他們并沒有完全否定理性的作用,而是肯定了對感性欲望和個人利益追求的自覺的理性節(jié)制,因而避免了縱欲主義。楊朱思想以存我為貴,物可養(yǎng)生,故不可去物,而要享用之;但,雖不去物而不可有物,不可積聚物,“有”將累于“形”,外物傷生。道教與楊朱思想實質上是相通的。
(二)楊朱的“貴己”,“重生”觀點對當今的世人有著積極的啟發(fā)作用。如今市場經濟竟爭激烈,升學,就業(yè),升遷,買房等壓力越來越大。如果人人都懂得“適欲”,“節(jié)制”,“不侵外物”,那么許多假公濟私,貪污受賄,謀財害命等違法犯罪行為將大大減少。
四、楊朱思想的現(xiàn)代經濟意義
用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楊朱的思想其實遠比儒家的思想更為科學與先進。儒家倫理重視人與人之間貴賤、尊卑、長幼之序,實際上就是制造一個等級分明的社會;而楊朱的理想社會則是“人人不捐一毫,人人不利天下”,人們不犧牲自己的利益來幫助別人,同時也不占取別人的利益,所有的利益都通過交換獲得,這已經隱隱有了人人平等的契約思想的萌芽。
(一)“一毛不拔”的社會價值。實際上,楊朱“一毛不拔”的思想比其他學派的思想更為難能可貴,其他學派各有千秋,但有一點是共同的,即都是在為他人著想,唯獨楊朱敢于把“自我”放在第一位。他指出,無私的給予會使得不出力便獲得好處的人產生惰性,想要索取更多,進而導致社會失衡乃至動蕩。只有每個人都辛苦勞作,都用自己的勞動換取應得的利益,不去給予別人,也不向別人索取,這種平衡才是最穩(wěn)固的平衡,這樣的社會才是最穩(wěn)定的社會。
(二)以現(xiàn)代經濟學的眼光來看,楊朱比其他的思想家們都要先進得多?,F(xiàn)在西方經濟學的一個基礎便是“身在市場經濟中的每一個人都是有理性的人”,所謂有理性的人,也就是希望能用最小投資換回最大回報的、有經濟頭腦的人,可以說有理性其實就是一種“自私”的表現(xiàn)。而楊朱早在兩千年前就發(fā)現(xiàn)并開始宣揚這一觀點。只有人人都“自私”,市場才能良好的運行,生產力才能得到促進和發(fā)展。因為“自私”的人為了自己能夠獲得更多的財富,便會想盡方法提高自己的生產水平,間接地促進生產力的發(fā)展,使社會變得更富有、更美好。這就是楊朱所謂的“不損一毫、不取一物,而天下治矣”的理想社會。我們可以設想,如果中國后來不是走上了儒家思想統(tǒng)治的封建專制道路,而是一直以楊朱思想為引導,中國很有可能走上重商主義的道路。為了更有效率地勞作,人們會努力發(fā)明新的生產工具,提高自己的生產能力,生產和交換的積極性都會被最大程度地調動起來。這樣的話,也許工業(yè)革命就不是在英國而是在中國首先出現(xiàn)了。
(三)一根毫毛固然只是身體中的萬分之一,但是,難道因為它小,就可以不當回事嗎? 第一,口子不能亂開。你今天可以拔一根毛,明天就能撕一片皮;今天可以挖一塊肉,明天就能剁一條腿;今天可以傷害身體,明天就能殺人或者自殺。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口子一開,不可收拾。所以,為了保住腦袋,就必須 “一毛不拔”。第二,局部不可小看。因為整體不過局部之和。你不把局部利益當回事,今天犧牲一個,明天犧牲一個,最后整體利益也沒有了。不要說什么“大河不滿小河干”,實際上是長江、黃河都由涓涓細流匯集而成。所有的泉水、溪流、小河都干了,長江、黃河還有水嗎?正確的說法,應該是“小河不滿大河干”。個人利益也很重要。所有的局部利益都犧牲了,還有整體利益嗎?所有的個人利益都犧牲了,還有國家利益嗎?小民也是人,小民的生命也是生命。只要是生命,就要尊重,就要珍惜,哪怕他輕如毫毛。
總之,從現(xiàn)代經濟學與人權思想的角度看,楊朱的思想是極具現(xiàn)代意義的,其思想無論是在古代和當下都是彌足珍貴的,我們應該充分學習與挖掘這一優(yōu)秀的思想資源,為建設現(xiàn)代化的中國正本清源。(作者單位為湖南外貿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