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博, 楊馥瑋
(遼寧省沈陽市骨科醫(yī)院 ,遼寧 沈陽, 110041)
不同麻醉方式下椎間孔鏡治療老年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的臨床療效
李 博, 楊馥瑋
(遼寧省沈陽市骨科醫(yī)院 ,遼寧 沈陽, 110041)
麻醉方式; 椎間孔鏡; 老年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
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是一種常見的臨床骨科疾病,多發(fā)于中老年群體,嚴重危害老年患者生活質量[1-2]。目前,臨床治療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多以保守治療、手術治療等方法為主。開放手術作為臨床治療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傳統(tǒng)術式,對機體創(chuàng)傷大,患者術后恢復慢,接受度低[3]。隨著經皮椎間孔鏡技術的發(fā)展與改進,在臨床應用較為廣泛,療效顯著,但針對不同麻醉方式下開展椎間孔鏡治療效果的差異尚無較多報道[4]。本研究為提高老年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治療效果,在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條件下實施椎間孔鏡治療,比較不同麻醉方式下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5年6月—2017年1月在本院接受診治的100例老年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符合入選標準。根據麻醉方式不同分為對照組、研究組各50例。對照組中男28例,女22例,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70.5±6.2)歲; 病程1~9年,平均病程(4.3±1.2)年。研究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60~80歲,平均年齡(70.8±5.7)歲; 病程1~8年,平均病程(4.1±1.6)年。2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見文獻[5], 排除標準見文獻[6]。
研究組患者采用經皮椎間孔鏡穿刺術治療,行全身麻醉,采側臥位,在C臂X線透視條件下進行標定,明確穿刺位置,后于患者椎間開展穿刺,將穿刺針和患者脊柱形成45°夾角; 成功完成穿刺后,于患者關節(jié)周圍注射1%利多卡因3 mL; 再順著穿刺點位置由患者硬膜前間隙位置插入導絲,將導絲作為中心點,做長約1 cm切口; 將穿刺針芯退出,采用環(huán)鋸將椎間孔擴大,并將椎間孔鏡置入。再注入適量造影劑實施椎間盤造影,對患者的病灶椎管相關情況進行探查; 對病灶處黃韌帶、突出骨質增生組織進行清理,射頻消融殘余髓核組織,并開展纖維環(huán)成型術。于椎間孔鏡幫助下,運用大小不同的鏡下咬骨鉗將患者體內突出骨質增生組織逐一摘除,通過射頻消融技術開展間盤、神經根管成型術。術畢將工作套管去除,縫合切口,并常規(guī)給予患者適量抗生素進行治療[7]。
對照組患者采用經皮椎間孔鏡穿刺術治療,行硬膜外麻醉,術前30 min給予患者肌肉注射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鈉0.2 g, 進入手術室開展靜脈通道并輸液,監(jiān)測患者心率及動脈血壓、心電圖,在患者L1~2椎間隙為穿刺點,并進入硬膜外腔穿刺頭端置管3~4 cm, 采側臥位,并給予2%利多卡因5 mL。后實施經皮椎間孔鏡穿刺術治療,手術方法同研究組。
比較2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及手術前后疼痛變化、并發(fā)癥發(fā)生率。① 疼痛[8]: 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對患者術前、術后疼痛進行判定[5], 用0~10分表示患者疼痛程度, 0分表示無痛, 10分表示最痛,由患者根據自身疼痛感進行評定,評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嚴重。② 并發(fā)癥[9]: 包括切口感染、硬膜粘連、骨纖維增生、健側肢體抽搐等。
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均略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麻醉后5 h, 2組患者VAS評分均顯著低于麻醉前,且研究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研究組患者術后總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6.00%, 略低于對照組的14.00% (P>0.05)。見表3。
表1 2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表2 2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5 h疼痛VAS評分比較 分
與麻醉前比較, *P<0.05; 與對照組比較, #P<0.05。
表3 2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n(%)]
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作為常見的中老年骨質退變性疾病,發(fā)病率高,病程漫長,臨床治愈難度大[10]。研究[11]發(fā)現(xiàn),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的致病機制十分復雜,多因患者的腰椎中央椎管及側隱窩、骨神經根管、椎間孔阻滯出現(xiàn)退行性病變,導致患者骨骼及纖維結構形態(tài)、容積發(fā)生異常,進而造成患者單一或多個平面內管腔內徑產生狹窄癥狀,使患者血管、神經組織相關活動空間受到壓縮。傳統(tǒng)臨床治療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多以開放式全椎板切除術為主,但手術時間長、術中出血量高,患者術后易發(fā)生意外感染,患者難以接受。
經皮椎間孔鏡穿刺術作為一種新型微創(chuàng)手術,能在內窺鏡直視條件下清晰探查髓核及硬膜囊、神經根、增生骨組織,同時能利用各種手術器械摘除突出組織,在鏡下去除骨質,并采用射頻電極對破損纖維環(huán)進行修復,消除神經壓迫產生的疼痛,具有手術創(chuàng)傷小及手術時間短、安全性高、患者術后康復快等微創(chuàng)優(yōu)勢[12]。但相關研究[13]發(fā)現(xiàn),手術不同麻醉方式對手術療效存在一定影響,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作為腰椎手術常用麻醉方式,其中全身麻醉能抑制、調節(jié)患者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且抑制是可逆的,在藥物被代謝或排出體外后,患者神志及反射逐漸恢復,具有較高的可控性及有效性、安全性。但全身麻醉期間患者可產生反流、誤吸、吸入性肺炎、惡心嘔吐、支氣管痙攣等并發(fā)癥,故需根據患者全身狀況合理選擇。硬膜外麻醉是指將局麻藥注入硬膜外腔,阻滯脊神經根,使其暫時支配區(qū)域產生麻痹[14]。相關研究[15]發(fā)現(xiàn),硬膜外阻滯麻醉選用的局麻藥需具備強彌散性及穿透性,毒性小,起效時間短,但維持時間長,保證手術順利實施。但麻醉后患者存在局麻藥全身中毒反應、誤入硬膜下間隙、異常廣泛阻滯、誤入蛛網膜下腔及導管折斷等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術后住院時間、并發(fā)癥發(fā)生率與對照組比較無顯著差異。但研究組患者術后疼痛改善效果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提示采用全身麻醉下椎間孔鏡治療老年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安全性高,能有效縮短機體損害,減輕患者疼痛。
[1] 蘇星華. 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手術治療的臨床效果探討[J]. 臨床醫(yī)學, 2016, 36(11): 95-96.
[2] 張偉. 老年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的臨床治療體會[J]. 河南外科學雜志, 2015, 21(02): 35-36.
[3] Matsumoto M, Hasegawa T.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spinal endoscopic surgery: nationwide survey in 2007 by the committee on spinal endosecopic surgical skill quailfieation of Japanese Orthopaedie Assocoiation[J]. Orthop Sci, 2014, 15(07): 92-96.
[4] 潘明芒. 輕中度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的治療選擇[J]. 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 2014, 29(09): 966-968.
[5] Sabarul A M, Peter F M, Owen D W, et al. Health-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 comparison of outcomes after lumbar fusion for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 with large joint replacement surgery and population norms[J]. The Spine Journal, 2014, 10(04): 306-312.
[6] 陳紅梅, 史美萍, 付本升, 等. 經皮椎間孔鏡技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的效果[J]. 解放軍護理雜志, 2016, 33(07): 62-64.
[7] 陳付強, 楊文榮, 孫明潔, 等. 經皮椎間孔鏡技術治療老年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的臨床研究[J]. 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 2015, 21(10): 759-763.
[8] 楊佳寧, 宋有鑫, 趙麗麗, 等. 后路Quadrant通道下MIS-TLIF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老年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的臨床療效[J]. 中國矯形外科雜志, 2016, 24(05): 395-400.
[9] 丁國強. 單節(jié)段經椎間孔腰椎椎間融合術椎間融合器植入與單純自體顆粒骨植骨治療老年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的療效[J].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 35(20): 5862-5863.
[10] Rosen D S, O′Toole J E, Eichholz K M, et al. Minimally invasive lum-bar spinal decompression in the elderly: outcomes of 50 patients aged 75 years and older[J]. Neurosurgery, 2017, 60 (03): 503-509.
[11] 夏可周, 郭衛(wèi)春. 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手術治療中不同術式的應用進展[J]. 山東醫(yī)藥, 2016, 56(39): 103-106.
[12] 周豎平. Quadrant通道下微創(chuàng)TLIF治療退變性腰椎管狹窄癥的效果研究[J]. 吉林醫(yī)學, 2016, 37(01): 175-176.
[13] 徐新華, 胡家美. 不同手術方法治療老年退變性腰椎滑脫合并腰椎管狹窄癥的臨床對比分析[J].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2, 19(36): 47-48.
[14] 雷忠平. 全身麻醉與硬膜外麻醉對老年骨科患者術后認知功能的影響[J]. 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 2016, 22(24): 3780-3783.
[15] Kim H S, Kim S W, Kim B W, et al. 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2 levels adjacent lumbar discectomy through 1 portal skin incision: Preliminary study[J]. Asian J Neurosurg, 2015, 10(02): 95-101.
R 614
A
1672-2353(2017)23-199-02
10.7619/jcmp.201723080
2017-07-06
遼寧省沈陽市科學技術局科技發(fā)展項目(201602A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