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高振, 宋曉燕
(青島大學(xué)附屬中心醫(yī)院, 山東 青島, 266042)
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及腫瘤壞死因子-α在妊娠期糖尿病臨床診斷中的應(yīng)用價值
李高振, 宋曉燕
(青島大學(xué)附屬中心醫(yī)院, 山東 青島, 266042)
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 腫瘤壞死因子-α; 妊娠期糖尿病; 診斷價值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妊娠期間發(fā)現(xiàn)或發(fā)病的由不同程度糖耐量異常及糖尿病引起的不同程度的高血糖,包括糖尿病患者妊娠和妊娠期糖尿病,具有較高發(fā)病率,給母體健康及胎兒生長發(fā)育帶來嚴(yán)重的負面影響[1-2]。研究[3]發(fā)現(xiàn),及早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診治對于促進母體健康及胎兒正常生長發(fā)育具有重要意義。相關(guān)研究[3]表明,血清MIF、TNF-α在妊娠期糖尿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本研究分別檢測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及健康體檢者血清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MIF)、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糖化血紅蛋白(HbA1c)、血糖(Glu)、總膽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水平并進行比較,分析血清MIF、TNF-α與HbA1c、HbA1c的相關(guān)性,現(xiàn)報告如下。
選取本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60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為研究組,選取同時期在本院接受治療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為對照A組,選取同時期健康體檢者60名為對照B組。研究組年齡22~37歲,平均年齡(26.85±2.49)歲; 孕周12~37周,平均孕周(27.57±3.52)周; 體質(zhì)量指數(shù)23~29 kg/m2,平均(25.12±1.49) kg/m2。對照A組男34例,女26例; 年齡23~39歲,平均年齡(27.15±2.57)歲; 體質(zhì)量指數(shù)22~29 kg/m2, 平均(25.01±1.56) kg/m2。對照B組男36例,女24例; 年齡21~38歲,平均年齡(27.93±3.58)歲; 體質(zhì)量指數(shù)22~28 kg/m2, 平均(24.78±1.37) kg/m2。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簽署同意書。3組平均年齡、體質(zhì)量指數(shù)等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
抽取3組受試者8 mL清晨空腹靜脈血,血液凝固后以轉(zhuǎn)速為4 000 r/min離心15 min,分離血清后放置于溫度為-80 ℃的冰箱中保存待測。血清MIF、MIF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MIF試劑盒由上海將來實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提供,TNF-α試劑盒由北京群曉科苑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提供[4]。HbA1c水平應(yīng)用高效液相法測定,試劑盒由上海恪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Glu、TC、TG、LDL-C、HDL-C水平采用思科諾思生物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提供的IDEXX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所有操作均按照儀器及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觀察指標(biāo):比較3組受試者血清MIF、TNF-α、HbA1c、Glu、TC、TG、LDL-C、HDL-C水平,分析血清MIF、TNF-α與HbA1c、HbA1c的相關(guān)性。
3組受試者TC、TG、LDL-C、HDL-C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xué)意義(P>0.05)。見表1。研究組、對照組A組血清MIF、TNF-α、HbA1c、Glu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B組(P<0.05); 研究組血清MIF、TNF-α、HbA1c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A組(P<0.05); 研究組Glu水平顯著低于對照A組(P<0.05)。見表2。經(jīng)Pearson相關(guān)性分析結(jié)果顯示,對照A組血清MIF、TNF-α與Glu 水平均呈正相關(guān)(r=0.756、0.824,P=0.000),HbA1c與Glu呈正相關(guān)(r=0.432,P=0.018); 研究組血清MIF、TNF-α與Glu 水平均呈正相關(guān)(r=0.787、0.836,P=0.000),HbA1c與Glu呈正相關(guān)(r=0.529,P=0.002); 對照B組各指標(biāo)間無顯著相關(guān)性。
表1 3組TC、TG、LDL-C、HDL-C水平比較 mmol/L
表2 3組血清MIF、TNF-α、HbA1c、Glu水平比較
與對照B組比較, *P<0.05; 與對照A組比較, #P<0.05。
近年來,中國妊娠期糖尿病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不僅嚴(yán)重危害母體和胎兒的健康,還給家庭及社會帶著極大的痛苦[5]。妊娠期糖尿病的發(fā)病機制比較復(fù)雜,主要與年齡因素、肥胖因素、種族因素、不良生育史和糖尿病家族史等有關(guān)[6]。鑒于妊娠期糖尿病對母體和胎兒健康的危害,及早對妊娠期糖尿病進行有效診治具有重要意義[7]。近年來,血清MIF、TNF-α被逐漸應(yīng)用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臨床診斷中,效果顯著[8]。
妊娠期患者體內(nèi)的激素及相關(guān)細胞因子水平會發(fā)生明顯變化,其中變化最明顯的為雌激素[9]。雌激素不僅可以對胎盤及胚胎發(fā)育進行維持,還可以對免疫系統(tǒng)進行調(diào)節(jié),發(fā)揮前炎癥或抗炎癥活性。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研究組、對照組A組血清MIF、TNF-α水平均顯著高于對照B組,而研究組血清MIF、TNF-α均顯著高于對照組A組; 對照A組血清MIF、TNF-α與Glu 水平均呈正相關(guān); 研究組血清MIF、TNF-α與Glu 水平均呈正相關(guān),與張業(yè)新等[10]研究結(jié)果基本一致。表明血清MIF、TNF-α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水平較高,與血糖水平呈正相關(guān),在妊娠期糖尿病臨床診斷中具有一定價值。分析原因為MIF是一種具有多種生物活性的細胞因子,是活化淋巴細胞的衍生蛋白,其分子量為12 500, 可對巨噬細胞游走進行抑制,并使其在局部活化、浸潤及增生,并分泌細胞因子。研究[11]發(fā)現(xiàn), MIF水平上升是發(fā)生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對糖尿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具有明顯促進作用,其機制可能與MIF抑制淋巴細胞活性,降低胰島細胞對特異性抗原增殖和分化的反應(yīng)及細胞間的黏附,上調(diào)TNF-α、干擾素-γ等炎癥介質(zhì)的表達有關(guān)。TNF-α不僅是一種腫瘤殺傷因子,還是一種可調(diào)節(jié)免疫功能的細胞因子,主要由活化的單核/巨噬細胞產(chǎn)生。大部分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伴有血管內(nèi)皮細胞受損的情況,TNF-α可對腎小球血管內(nèi)皮細胞進行刺激,表達多種黏附因子,并使其黏附于大量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及中性粒細胞,導(dǎo)致大量中性粒細胞在局部聚集,釋放出多種炎性因子,從而損傷血管及其周圍組織。
[1] 王靜, 王健. 肝細胞生長因子及腫瘤壞死因子-α在妊娠期糖尿病大鼠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J]. 中國婦幼保健, 2015, 30(12): 1923-1924.
[2] 王立偉, 程小俠, 欒曉麗. 妊娠期糖尿病孕期綜合管理對血糖及妊娠結(jié)局的影響[J]. 現(xiàn)代儀器與醫(yī)療, 2014, 20(04): 83-86.
[3] Bellamy L, Casas J P, Hingorani A D, et al.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fter gestational diabet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Lancet, 2014, 16(373): 1773-1779.
[4] 楊瑩, 李全民, 高青. 巨噬細胞移動抑制因子和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9與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關(guān)系研究[J]. 中國醫(yī)藥, 2013, 8(01): 54-56.
[5] 劉婕. 醫(yī)學(xué)營養(yǎng)治療對妊 娠期糖尿病孕期體質(zhì)量、血糖及妊娠結(jié)局的影響[J]. 中國保健營養(yǎng): 下旬刊, 2014, 24(02): 649-650.
[6] 于江榮, 許現(xiàn)娣, 孫偉宏, 等. 個性化飲食處方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母嬰的影響[J]. 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 2014, 23(11): 1203-1204.
[7] 危正南, 李濤, 張慶紅, 等. MIF、TLR4、TNF-α水平在糖尿病腎病患者中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J]. 疑難病雜志, 2016, 15(02): 165-168.
[8] Elhayany A, Lustman A, Abel R, et al. A low carbohydrate Mediterranean diet improves cardiovascular risk factors and diabetes control among overweight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a 1-year prospective randomized intervention study[J]. Diabetes Obes Metab, 2014, 12 (03): 204-209.
[9] 何素瓊, 薛玉珊, 張曦, 等.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和超敏C-反應(yīng)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 2013, 15(8): 5-7.
[10] 馮曉明, 田曉. 血漿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與巨噬細胞游走抑制因子水平與糖尿病患者腎臟功能損害的關(guān)聯(lián)性研究[J]. 第三軍醫(yī)大學(xué)學(xué)報, 2014, 36(16): 1729-1733.
[11] 張業(yè)新, 王海軍, 胡豪, 等. 糖化血紅蛋白及糖化白蛋白在妊娠期糖尿病初篩中的價值[J]. 檢驗醫(yī)學(xué), 2014, 29(11): 1151-1153.
R 587.1
A
1672-2353(2017)23-086-02
10.7619/jcmp.201723028
2017-07-10
宋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