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俏
沉醉于白居易
——賞析醉白池的古典園林之美
□于 俏
美麗的松江位于上海西部,自古以來就是人文淵藪、品物繁盛之地,這里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同時又有清新怡人的自然風光。而在這當中,集兩者精華于一萃的絕對是最富盛名的上海五大古典園林之一——醉白池,有人文,有風景,還有中國古典園林千年文脈的傳承,游人每每來此,都會駐足觀賞,流連忘返。
醉白池的前身為宋代松江進士朱之純的私家宅園,名叫“谷陽園”,距今已有900余年的歷史。園名大體是為了紀念晉代大書法家陸機、陸云兄弟二人,因為“二陸”曾認為自己的家鄉(xiāng)在“谷水之陽”,秉承二人的名望和書法成就,朱之純就以此命名自家的府邸宅院。到了清朝,著名畫家顧大申將此處改為私人別業(yè),同時繼承和發(fā)展了古典園林造園手法的精妙,不斷增修擴建,以700平方米長方形荷花池為主體,以不規(guī)則不對稱等園藝手法建造池岸,又以青松翠柏、梅蘭竹菊、假山奇石相互映襯,重金打造并意蘊深遠地改名為醉白池?!白戆壮亍敝∽蕴K軾的《醉白堂記》,稱宋代宰相韓琦曾仰慕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晚年隱居白堂以飲酒詠詩為樂,沉醉其中,后代文人往往追慕這種自由自在又放蕩不羈的生活,顧大申遂以“醉白”為池、園名,也是他本人渴望追尋一種理想生活的精神寫照。
今時今日細雨霏霏,清風徐徐,游人走進醉白池欣賞園林的美景,可以放松疲憊的身心。映入眼簾,一組照壁,徽派石雕,古樸厚重,有亭臺樓閣,有松鶴水榭,還有與自然和諧共處的人物花鳥。繞過照壁,左側有一雕花大廳,掩映在蓊蓊郁郁的古樹綠草之間,一汪池塘倒映千年古樹,婆娑迷離,岸邊層層疊疊、錯落有致的巖石臺階,讓人忍不住親近池水,觸摸睡蓮,還有石頭做成的小島,立于水中央,豐富了水面的景致。
走進荷花滿溢的池塘,駐足在長廊、亭閣間,滿眼的綠色,環(huán)抱著紅粉佳人,荷葉碩大飽滿擎著圓圓的水滴,荷花競相開放也有含苞待放之姿,不禁吟出四言:荷葉田田、荷花潤潤、蓮蓬展展、佳偶天成。漢白玉的拱形橋婉轉婀娜地架在河兩岸,水影如鏡,人倚在橋欄上,各懷心事,默默不語。沉浸在自然美景中,心境也隨之疏朗開闊。古人最巧妙的智慧,就是總在探尋如何融入自然,達到物我兩忘,在荷塘間探出一座平橋,不自覺就進入了荷的世界,內(nèi)心也升騰出一種和諧之美,或者靜坐在亭廊間,環(huán)視荷塘,享受清靜無為之感。
醉白池中有一著名的鶴亭,浮于水面之上,亭頂立有一只仙鶴,造型生動,身姿挺拔,引頸長鳴,有一種靈動飛躍之感,再加上亭檐卷翹,倒影飛動,池內(nèi)又有錦鯉游動,可以讓游人駐足良久,不禁佩服古人的獨特設計及巧思匠心。在古木參天的綠蔭環(huán)抱之下,突現(xiàn)一雙亭,層次錯落,美感畢現(xiàn),又增添了無限休憩功能,深刻體會心清意亦閑的最美心境,進入里面還有很多名家碑刻,掩映在竹林間,透露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所以醉白池也被稱為“書法公園”。
醉白池景色的精華所在——內(nèi)園占地數(shù)畝,中間一座長方形水池,四周置有長廊、云墻和樓閣,高低錯落,迤邐相連,圍墻與圍墻之間的門廊都修得極為雅致,中規(guī)中矩又含蓄內(nèi)斂,連接不同的景致又產(chǎn)生一定的縱深感,池塘內(nèi)的雕塑活潑有生趣,幾條鯉魚圍著蓮花,象征年年有余、步步高升。園林內(nèi)不同的角落栽植著粉嫩的杏花和青翠的綠竹,清風吹過,落英繽紛,美不勝收。尤其是池岸邊的落英,花瓣飄落在水間,而碧綠的睡蓮也浮在水面,盛開著白色的蓮花,紅紅的魚兒游戲蓮葉間,真是一幅絕美的園林圖,有花、有草、有葉、有水、有魚、有蟲,自然而然地交融在一起,完美和諧。人漫步其中,在自然美景的襯托下,都覺得無比嬌艷。
園林中的建筑基本都是白墻灰瓦,在紅花綠草的點綴下頓時有了生氣,還有灰褐色的奇石倚靠在旁,處處顯出唯美的景致,信手拈來是景,仔細觀望更是景。白墻灰瓦讓人聯(lián)想到中國的水墨畫,那深邃的白墻好比留白,讓古代的文人可以盡情地發(fā)揮想象力,開一片芭蕉葉似的扇門,讓人想到人生路上漫漫無盡,園林美的妙處就是總能讓人生發(fā)出曼妙的想象,不斷開拓意境,最后形成審美的愉悅。
園林內(nèi)有一處奇石,享譽中外,被曾經(jīng)的主人冠以“福石”的雅號,外觀看起來像金錢豹身上的花紋,像金錢滿串,象征富貴之意,其實是海螺殼附著在石頭上,經(jīng)過億萬年的沖刷天然形成,可見園主人為了搜羅奇石,裝點園子,可謂煞費苦心。園林的美景渾然天成,實又人為?;尽⒔ㄖ?、山水的運用總能恰到好處,又處處體現(xiàn)人的審美觀照和人文情懷,這也許就是中國園林藝術能夠傳承千年的奧秘吧。園中的古木已達百年,高高躍出屋頂,伸向墻外,但根依然深深地扎在小園子的沃土之上。
園中還有一處石刻非常特別,叫做“十鹿九回頭”,寓意著主人不管在外面多么飛黃騰達,都要葉落歸根,回報家鄉(xiāng),榮歸故里。這塊石刻浮雕略呈方形,邊長一米,畫面上是十只雄健的梅花鹿在奔走,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松江為魚米之鄉(xiāng),外出當官的人十有八九都思念家鄉(xiāng),其中不少人衣錦還鄉(xiāng)。因“鹿”與“祿”諧音,“十鹿九回頭”大意是靠俸祿吃飯的人十有八九要回到富庶的家鄉(xiāng)來,所以“十鹿九回頭”就成了眷戀故土的代名詞。
人在畫中游,人比紅花翠,在園子的盡頭處,還有一塊奇石,天然的紋理看上去就是一幅觀音的側像,所以主人把它安放在蓮花座上,水氣疊石環(huán)繞,蓮葉荷花相伴,前面還有香爐,供焚香者叩拜,讓菩薩安身靜修,冥冥之中也在保佑著這方沃土。
明朝末年,松江著名書畫家、禮部尚書董其昌在此建造“四面廳”“疑舫”等建筑,這里就成了董其昌與友朋們飲酒詠詩之地,聲名遠播。今天這里還有董其昌的石像,古今交錯,穿越時空,感受那深厚的歷史底蘊。曲徑通幽處,蝴蝶翩翩飛,弧形月亮門,立有孔穿石。古人造園還有一個獨特手法,就是亭子下面有礎石,往往都立于水面之上,使整體建筑生動有靈氣,不再顯得死板呆拙,寬大的芭蕉葉又遮蔭,又遮雨,聽到雨打芭蕉,頓覺神清氣爽。這里還有曲折回旋的碑刻畫廊,有元代書法家趙孟頫所書《赤壁賦》石刻,有清代鄭板橋所書《難得糊涂》石刻,有邦彥畫像石刻和明代畫家董其昌所寫條幅等?!俺厣喜萏谩睓M跨水池之上,堂正中掛有一塊“醉白池”匾額,是出生于松江的當代海派書畫泰斗程十發(fā)先生的親筆。堂屋東面是一座四面廳,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風格。
直至今日,醉白池仍保持舊有的明清江南園林風貌,亭臺樓閣、橋舫榭軒一應俱全,其古建筑歷經(jīng)百年歲月,在后人精心維護下,依然古樸厚重。園林布局以一泓池水為中心,環(huán)池三面皆為曲廊亭榭,晴雨均可憑欄賞景。園內(nèi)古木蔥蘢,亭臺密布,古跡眾多,精致的雕花廳、通透的四面廳、高聳的樂天軒、精雕細琢的疑舫、大氣渾厚的雪海堂、雄偉氣派的寶成樓、清新雅致的池上草堂等亭臺樓閣散布在園林各個角落,在建筑的墻面還鑲有邦彥畫像石刻、《赤壁賦》真跡石刻、《難得糊涂》石刻等藝術瑰寶,還有樹齡在三四百年的古銀杏、古樟樹,年齡在百年以上的牡丹等等,都令游人流連忘返。
醉白池古典園林突出了審美的藝術境界,突破了空間的部分局限,其后期改造也非常成功。無論是盆景園的院落式改造,還是吉祥物圖案鋪裝,無不延續(xù)和豐富以曲徑通幽和步移景易為主體的園林意境;而且還通過公園水系的治理和局部區(qū)域的高觀賞植物造景,營造具有時代氣息的園林意境,提升公園的景觀品質,適應現(xiàn)代人的審美觀。
(作者: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郵編65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