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翟偉朋,無極縣花園路無極廣播電視臺
談新聞采訪技巧的運用
文/翟偉朋,無極縣花園路無極廣播電視臺
新聞采訪技巧的運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新聞采訪過程中,被采訪者個人表達習慣、行為舉止等方面各不相同,因此采訪者必須掌握足夠的新聞采訪技巧,在實際環(huán)境中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運用,從而使被采訪者能夠打開心扉,將新聞內容全面的講述。本文將對新聞采訪過程需要運用的技巧進行簡要分析,為相關行業(yè)從業(yè)者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新聞;采訪;準備;技巧
新聞采訪技巧是指在記者進行新聞采訪時,根據實際環(huán)境條件和情況,采用的一些技巧和方法來對被采訪者進行引導,幫助記者能夠更準確的了解事情真相,將真實的材料記錄。如果采訪記者掌握足夠的新聞采訪技巧,可以根據被采訪者的行為習慣做出準確的判斷采用的采訪模式,可以是采訪過程井然有序的開展,整體的采訪氛圍控制更加和諧,更高效的掌握新聞的第一手材料。
作為一名記者首先需要掌握足夠的專業(yè)知識,其次還要保證自身綜合水平具有全面的了解,在新聞方面能夠發(fā)現和探索新聞熱點,快速形成新聞的敏銳觀察能力,觀察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在搜集材料時利用多種渠道進行發(fā)展,提升自身新聞的閱讀能力和發(fā)現能力,同時更多的瀏覽和研究新聞熱點的典型特征,注意自身語言能力的培養(yǎng),將生活中各種大事小情能夠落實在筆端或者網絡,形成常記常寫的習慣,培養(yǎng)自己多動筆的習慣。記者的寫作功底必須扎實,將自己了解的新聞實際通過恰當的表達方式展現出來,雖然不一定依靠華麗的辭藻來銹蝕,保證恰當的表述是基本的能力。重視自身文化內涵的培養(yǎng),在生活中時刻關注道德準則在生活中的實際,養(yǎng)成每天總結、每天反思的習慣。
記者需要考驗一個人的綜合能力,不單單是專業(yè)知識方面的內容,更多的是依靠全面的、綜合的給被采訪者的感覺來完成日常的工作。記者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是一項長期的、系統(tǒng)的過程,社會的不斷向前發(fā)展,人們對于新聞的認識也住家向熱點化和特色化發(fā)展,不僅是年輕人講究個性化閱讀,所有的年齡層次都在呈現出一定的個性化,因此記者進行在進行新聞采訪過程中,必須保證新聞的個性化特征,將個性化作為重點的核心思想,創(chuàng)作出符合現代人們生活和閱讀習慣的新聞內容。
在開始每次采訪工作前需要對被采訪者的詳細情況進行了解,掌握被采訪者的基本個人習慣,通過書籍、網絡等形式查閱被采訪者的相關信息,在掌握足夠的資料基礎后,然后自身新聞需求和工作經驗情況對需要向被采訪者提問的問題進行編輯,列出指明前后邏輯情況的提綱,便于在長時間采訪時能夠更好的進行提問,不會出現邏輯混亂的情況。在做好問題規(guī)劃后,還需要準備被采訪者在采訪過程中與自身溝通可能出現阻力的情況,將可能無法正常溝通的問題提前進行準備,充分考慮多方面因素,確定是否繼續(xù)發(fā)問或者直接略過該問題。前期問題的準備工作完成后,還需要檢查硬件設備是否全面,需要攜帶的備用物品是否齊全,避免采訪過程中出現準備不充分的情況,保證采訪的效率,避免時間浪費。
作為記者主要的環(huán)節(jié)即為采訪過程中的提問,該環(huán)節(jié)為整個采訪質量的決定性影響。首先應當提升自身溝通能力,采訪人員應當盡可能全面的表達自己需要了解的問題,快速組織語言,言簡意賅的將需要表達的內容傳遞給被采訪者。在良好的溝通能力能夠快速拉近兩個人之間的距離,使被采訪者打開心扉,進入一個放松的狀態(tài)。在采訪過程中,做到不卑不亢,不論被采訪者的地位高或者、財富多與少,都能一視同仁,平等相待,將談話的基調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
其次,注意在采訪過程中的環(huán)境氣氛建設,將整體的環(huán)境氣氛控制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下,在提問時必須具體足夠具體,避免針對一個籠統(tǒng)的事件進行提問,應當針對詳細的、具體的一個細節(jié)或者一個點進行提問,而并非整個時間進行提問,籠統(tǒng)的提問方式會使得被采訪者不知從何處開始訴說,被采訪者難以全面的對事件進行詳細的論述,同時記者也沒有獲得需要了解的重點內容。在采訪時,應當盡可能保持在與被采訪者精神溝通和文化碰撞的平臺,從而使采訪更好的維持。
最后,采訪過程中應當針對一個點逐漸進行引申,在沒有得到具體的問題答案時,一定要緊追不舍,不能簡單的忽略問題,應當根據自己設計的提問思路來拋出問題,采訪的核心目的是為了掌握有利于自身書寫新聞的素材,如果沒有獲得需要了解的內容可以采用迂回戰(zhàn)術,先進行后續(xù)抵觸情緒較弱的問題,在不經意時將敏感話題拋出,前期的情感交流足夠,在后期提出問題時被采訪者的抵觸情緒而逃避回答的問題。
采訪者在采訪過程中需要注意語言運用的技巧,針對具體的被采訪者的角色、性格、神態(tài)等各種因素隨機應變,靈活的處理每一個情況。如果采訪對象為農民,則需要選擇通俗易懂的表達方式,圍繞貼合其生活實際的內容進行詳細的了解;如果采訪對象是工人、教師或者公務員等職業(yè),采訪者需要首先了解其工作性質和環(huán)境,然后根據被采訪者的舉止生態(tài)進行綜合判斷;如果被采訪者為明星、機關人員,需要將問題官方提出,語言保證嚴謹,在正式場合用語進行交流。
在采訪過程中,注意被采訪者的神態(tài)變化,如果被采訪者過度緊張,應當利用一些開心愉悅的話題來使被采訪者放松情緒。一般情況下,根據采訪內容不同,首先會跟被采訪者有一段簡短的溝通和交流,在這一段時間是最快的拉近關系的時刻,采訪者一定抓住這個環(huán)節(jié),使被采訪者能夠全面的將新聞內容陳述,便于自己組織內容。
新聞采訪過程是一項十分復雜的過程,對采訪者的綜合素質進行全面的檢查,只有數量的運行采訪的技巧,通過長期的實踐和總結,才能在本次采訪過程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將獲得的經驗在下一次的采訪繼續(xù)使用,收獲的教訓能夠避免下一次出現。在新聞采訪過程中,一定重視采訪的深度,全面、詳細的進行提問環(huán)節(jié),獲得自身需要的素材和資料,輸出高質量的新聞內容。只有長期不斷的積累和總結,采訪者才能在實踐中了解自己采訪過程中的優(yōu)勢和不足,思考正確的處理方法,高效完成采訪任務。
[1]張志堅.淺談新聞采訪技巧[J].才智,2009(24):184-184.
[2]周玉靜.淺談新聞采訪的技巧[J].大觀周刊, 2011(44):20-20.
[3]張佳谷.淺談新聞采訪中的提問技巧[J].經營管理者,2011(17):33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