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春萍
認識關美的人,沒有不喜歡和她說話的,同樣的話從關美的口中說出來,聽著就很舒服。比如同事新買一件衣服,有的同事會說,這件衣服顯得你特別年輕,比之前那些衣服好看多了。這樣的話雖然是在贊美,但是聽起來就會讓人很不舒服。第一,“顯得年輕,言外之意是不年輕;第二,“比之前的衣服都好看”,言外之意就是之前的衣服都不好看??窗?,明明想贊美一下,反倒讓對方不快。再看看關美是怎么說的:這件衣服的顏色很襯托你的膚色,而且衣服上的豎條紋把你的苗條身材全部顯示出來了。同樣是贊美的話,你更愿意聽哪一個呢?話說回來,不論表達得是否得體,最起碼還是在欣賞??涩F實卻是,許多人根本不想不會甚至是不敢欣賞身邊的人,他們會認為,抬高別人就是在貶低自己。
陰影在作怪
不妨問問自己:身邊的人和遠處的人,您與哪種人關系更好一點?同事當然算身邊人,如果按非睡眠的時間來算,同事應該是相處時間最長的人。坊間流行一句話:“永遠不要和同事成為朋友?!背ο嗵幍娜耍瑸楹尾荒艹蔀榕笥??這讓我想起許多年前的一個清晨,我剛到單位,辦公室里發(fā)生了一段對話:
A:知道嗎?小陳考上北大的MBA了!
B:這有啥,花錢就能上。再說,她都多大了?一個姑娘家,三十了,也不趕緊成個家,相夫教子,天天就知道學學學,都學傻了。有那錢干點啥不好,換了我,我可不考。
這個對話令人不由想到“百人逐兔”的故事:當一只兔子在前面狂奔,后面有一百個人追趕,只有奮力爭先,逐漸與大家拉開相當距離的那一位,才會得到贊嘆、羨慕。這個條件是——需要距離大多數人足夠遠,遠得妨礙不到任何人才行。不然,只要是在一個區(qū)間,哪怕你在他前面,他不僅不肯稱贊你,還可能給你使絆子。
三十歲正是學習充電奮斗的年齡,誰說不結婚就不可以學習了?老實巴交、相貌平平的小陳,確實是逐兔者中不起眼的一員??墒?,她卻不甘現狀,考上北大的MBA。
邊工作邊備考,此間的辛苦難與外人言說。在備考期間,小陳從來不參加業(yè)余活動,據說睡覺都是抱著書本,這種韌性和毅力就連在校生也不得不佩服。
然而,小陳的努力和上進心卻讓身邊的同事不舒服,滿臉不屑的B就十分不服氣。其實,B前兩天還在大談特談他外地一個老同學如何奮力考上了名校博士……老同學的成就好像連帶他自己也感到榮耀。
顯然,B內心有一個“安于現狀”的部分,同齡、同等學力、同一個公司做著相同工作的小陳突然勝出,打破了這個安之若素的心理平衡,讓他難以淡定了。
要知道,在這個迭代速度越來越快的時代,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安于現狀就等于被列入被淘汰的籃子里。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方式的權利。其實,這個問題觸及一個關鍵點:對于“安于現狀”這個部分,若B認可接納它,那他會真心祝福他人如愿得償,但顯然,B的心被小陳的考試沖擊了,這番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話反映了其內心深處,一直在排斥它,無法悅納它。
心理學家榮格稱其為陰影。人人都有自己的陰影部分,一般情況下意識不到,它被壓抑進潛意識。而它也明白自己不受主人歡迎,平時沒事也就低調老實地在角落里待著,可一旦被觸動,就會生出醋意、惡意,甚至破壞性言行。
實際是不敢欣賞
朋友周慧這幾年生意做得風生水起,賺得缽滿金,最近剛剛購置了別墅,還換了一款豪華型跑車。但在同事閨蜜中,周慧只字不提,平日里上班還是開著一款大眾車。她說,比我家有錢的人多了,但人們總是愛盯著周圍人條件的變化……何必讓人眼熱?
不得不佩服周慧的智慧,她深知那種羨慕卻不能的心理困境。欣賞遠方的人無障礙,因為不同屬一空間,無共同利益;身邊的人太近,近得相互成了對方的鏡子,欣賞又談何容易。因為欣賞別人,就有羨慕的成分,也就是說,自己不如被欣賞的那個人。如果不欣賞他人,就不會發(fā)現自己這么多不如人的地方,于是想著想著,就會生自己的氣,嫌棄自己的無能,最后就會把所有根源歸結于對方,這也是人們?yōu)楹尾桓倚蕾p別人的主要原因。
現代人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和立場,遇到看不慣的甚至討厭的人和事,都屬正常。但如果是因為別人的成功或上進令你氣憤不已,以至于見諸行動——在內心不舒服的驅動下,必須要為此說點什么做點什么,那一定是撞到你的“陰影”了。陰影阻礙了我們最沒有惡意的意圖。識別陰影的辦法很簡單:當周圍人發(fā)生了某種“變化”,你的內心激蕩不已嗎?是輕輕泛起一層漣漪,還是壯闊波瀾,難以自持?
實際上,即便是我們眼中的“成功者”,也渴望收獲真誠的肯定。就像歌詞中唱的那樣,沒有人會隨隨便便成功。這背后,有付出,有汗水,當最后的成功能得到他人的欣賞和贊美,何嘗不是一種精神上的鼓舞呢?所以,當一個人不僅愿意仰望遠方陌生人的成功而贊嘆,還能真心欣賞身邊的人時,說明他人格更成熟、更有力量了。
悅納,是一生的功課
有人認為,在越來越個性化的社會交際中,“欣賞自己”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和應用。這本是一件好事,因為它起碼表明了人已經開始注重個人在社會中的價值和作用,有利于個性的張揚和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伞靶蕾p自己”到了一定程度就會發(fā)展成為極端的自私自利,發(fā)展到唯我獨尊的驕橫和霸道,發(fā)展到“寧可我負人,不可人負我”的個性變態(tài)。
學會欣賞別人當然不是什么“追星族”“追款族”,把欣賞變成崇拜,追星追款追得連自己都找不到了。我們應把自己欣賞的目光從那些近似海市蜃樓般的“星系”中收回來,看看身邊這些你從來不曾欣賞過的人,你會發(fā)現,他們雖不如明星、大款那般被媒體“炒”得火爆,但他們卻仍舊認認真真地生活著,努力地工作著,真誠地與人打著交道。他們在與人交往中所表現的同情、關切、微笑和互相幫助都是樸實而真切的。這些人就生活在你的四周,他們是你的親人、朋友、同事和鄰居,他們在你失敗受挫時安慰你、幫助你;在你成功興奮時會鼓勵你、贊美你;下雨時,他們會拉你同在一個屋檐下躲雨;刮風了,他們會為你披上一件御寒的風衣。這些人才是你真正應該欣賞的人。
善于理智欣賞別人的人,總會得到更多人的欣賞和幫助,能創(chuàng)造一個更適合個性發(fā)展的寬松、和諧又布滿人情味的人際環(huán)境。人格是個多面體,某些方面在一些人那里被接納得比較好,而在另一些人那里,則被壓抑和排斥著?!氨宦曈憽钡哪莻€部分,在義憤填膺者身上也有,但他不太接納它,一直壓抑著,一旦在別人那里發(fā)現它,立刻揪出,難以容忍。仿佛陰影的尾巴被踩到了,太疼了,一定要喊出來。聽的人,一定也擁有這個部分,但在其自我功能的“射程”之內,能接納,不與之較勁,彼此相安。人人都是一個良莠并存的個體,人與人的關系也是好惡同在,這是世界的真實。
接納身邊人的原貌,也就接納了世界本來的面貌,而接納真實的能力,是人格成熟的又一標志。
六步提升欣賞力
如果有的人缺乏欣賞他人的品質,并不意味著他就是壞人。因為我們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儒家文化的影響,人們自古講究“三省吾身”,習慣尋找自己的不足,對他人也會“一視同仁”,放大對方的缺點;其次,“成績不說跑不了,問題不說不得了”是我國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孩子在成長中若沒得到過家長、老師、同齡人的欣賞,則很難明白為何、如何欣賞他人。
客戶關系、領導和下屬間還存在一種特殊的“欣賞”,即為了行個方便或促成合作,說些言不由衷的恭維話。作為人力資源工作者,更應學會欣賞員工的優(yōu)點,發(fā)現身邊人的長處,并將其放大,提升其自信心。如果你是一位個性鮮明的人力資源工作者,那么就更應好好修煉欣賞的內功了:
第一步:欣賞自己。作家三毛曾說,一個不會欣賞自己的人,是難以快樂的。欣賞他人應先從欣賞自己開始,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才能發(fā)現別人的優(yōu)點。
第二步:過濾敵意。抱怨、嫉妒、仇恨全部來自敵意,而敵意往往源于用主觀色彩、個體經驗判斷問題,過濾敵意需要跳出舊有模式看待問題。善意才是欣賞、贊美別人的源泉。
第三步:接受別人。每個人都是優(yōu)點和缺點的復雜集合,欣賞他人需弱化其缺點,放大其優(yōu)點,承認自己的錯,免除別人的錯,積極看待對方行為,哪怕是不喜歡的行為也要看到好的一面,創(chuàng)造欣賞的可能。
第四步:推銷對方。接納生活中那些讓你頭疼的人并非易事。遇到障礙可以試試以下方法:老天給你一個機會,讓你把這個人賣掉,為了盡快脫手,你會怎么推銷他?這個人減去缺點,還能寫什么“賣點”?思考一番,對方或許并非一無是處。
第五步:多去表達。欣賞的習慣需要慢慢養(yǎng)成,可以先從身邊人做起,每天向一個人表達自己對他的欣賞。如你不愿當面表達,可使用間接方式,比如發(fā)個信息、郵件,或寫個卡片、字條。值得提醒的是,贊美要有依據,而非套話,建議用陳述句表達,少用些形容詞。
第六步:坦然面對。你贊美他人后,有人覺得你真誠,也會有人覺得你虛偽,對此不必過于在意。要知道,讓所有人都喜歡是不可能的,選擇真誠,哪怕受傷,仍利大于弊。
最后,欣賞雖然可能帶來積極變化,但絕不能把它當作技術或工具來用。欣賞應是簡單、美好、非功利性的事,簡單說就是“只想贊美,不為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