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玉環(huán)
新課程強調老師必須從教育理念和教學實踐方面去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老師已經不再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代表或主要載體,而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為此,課堂教學的組織形式已經不是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了,要用新穎的方式真正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激勵他們在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真正做到學以致用。
傳統(tǒng)方式已經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不能有效地啟智教學,導致教育越來越枯燥無味,喪失應有的魅力。那么用怎樣的教學方法去打造具有新意的課堂呢?我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教學的:
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精心設計教學情境
老師的話題只有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才會引起思維的碰撞,觸及學生心靈。蘇霍姆斯說過:“人的心靈深處,總有一種把自己當作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有需要?!薄暗谒苟嗷菡J為教學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善于激勵、和鼓舞?!碧K格拉底也強調:“每個學生身上都有太陽,教育應做把學生內心太陽放出來的努力?!边@種努力的最高境界不是灌輸,而是點燃火焰。那么,上好一節(jié)好課如何通過點燃火焰,讓思辨迸發(fā),來達到課堂的高境界呢?
老師在課堂上要注意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精心設計有利于學生參與的、生動的、愉快的課堂教學情境,鼓勵學生們平等交流,包括質疑、對話、辯論等,肯定和尊重學生的回答,只有在平等、寬松、自由的民主氛圍中,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的信息交流,情感交流才會水到渠成。
課堂是師生煥發(fā)生命活力的場所,是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老師要經常把每次所學內容的有關資料準備好,上課形式要多一些,要讓小組學習、記者采訪、搶答、討論等教學形式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在這種教學情境中就會感到開心,學習狀態(tài)就會好,一定會在良好的氛圍中投入學習,此時學生喜歡學,老師喜歡教,各得其樂呢!
二、充分利用網絡,獲取教學信息
《新課程實施難點與教學對策》一書中指出,好的教學效果=好的教材內容+好的呈現(xiàn)形式+好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方法就是以教材為依據,從具體學情出發(fā),圍繞教學目標精心設計方案,利用網絡獲取豐富的信息,優(yōu)化教學,老師深挖教材,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造性,選擇最好的教法去完成教學目標。老師要學習好的教學設計、課件、認真學習別人的先進理念、先進教法,借鑒別人的精彩亮點,在實際中去教學,引導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地思考問題,開闊視野,啟發(fā)學生多思考,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我從網上找到許多資料結合自己的理解做成ppt課件,改變以前:“一支粉筆一張嘴,上課從頭講到尾”,讓資源的有效性發(fā)揮到極致。
網絡運用于教學中給師生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臺,通過網絡資料和圖文,能將學生帶入到生動逼真的情境中,用生動的情景導入,會調動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使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濃厚的興趣,因而我們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去瀏覽相關信息,以此來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情感,使他們在特定生動有趣的情景中感受到學知識的樂趣。
三、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課堂栩栩如生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現(xiàn)實生活為教育提供了富饒的土壤,教育應該深深地植根于生活世界之中,生活是人的經歷,是人的認識活動,是人類認識的結果,經驗即體驗,生活經驗是生成過程、是學習經驗\是學習的背景和條件,生活經驗是一種動態(tài)的課程,而教育與生活兩者相互滲透、相互包含,具有主體性、實踐性和連續(xù)性。
在教學中,應把理論與現(xiàn)實生活結合起來教學,才能真正做到水乳交融,讓教學有生命力、感染力,才能體現(xiàn)新課標區(qū)別于傳統(tǒng)教材教法的特點,老師能把學生的生活經驗融入到教學中,課堂將會栩栩如生。
在學習我國古代輝煌燦爛的文學時,要同學們把平時搜集的資料拿出來欣賞,看誰準備的最好?在他們精心準備的同時,領略到了我國光輝燦爛的文學風采,然后我再結合課件《詩經》、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以及一些杰出的文學家身上具有的熱愛祖國、關懷民情等高尚的思想情操來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塑造學生健全的人格,這種深入實踐的操作方式,提升了動手能力,讓學生的思維想像力插上翅膀,自由翱翔,從而在博大的文化中積淀淀蘊。
四、通過合作學習,改善師生交往
改善師生交往可以扭轉考試帶來的壓力感,減少學生與老師的對立,有利于使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者,也有利于學習內容的掌握,同時,老師將民主、平等 、公正等倫理特征帶入教學中,建立良好的師生交往,形成促進學生發(fā)展的倫理關系,并在這樣的教學倫理關系下促進學生的成長。
目前的教學如果用單一的講解法,從頭到尾,學生會聽得一頭霧水,扼殺了興趣,耽誤了學業(yè)。課堂教學需要增加動體驗。合作學習是合作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是合作認知、合作情感、合作技能與合作行為在教學過程中的具體體現(xiàn)與運用,運用合作學習來改變學習方式,改善師生交往,改變傳統(tǒng)模式的教法,作用很大的。
在課堂上采取互助式,把學生分成幾組,分別為自主學習、合作檢測、探究、課堂鞏固四大環(huán)節(jié),其中第 二和第四環(huán)節(jié)都是由學生互助合作來進行的,學生自己自主或合作完成的知識,老師不需多講,講解應突出重難點,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各自的任務是明確的,老師必須放手把有些環(huán)節(jié)給學生。小組合作增加了合作和自主,減少了老師的講解,更突出了老師在重點探究部分的作用。
通過小組學習,讓那些不被重視的學生也能參與小組活動,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動性,在發(fā)展生生交往的同時也讓老師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勢,改善師生交往,打破了沉悶的教學局面,優(yōu)化了師生交往關系,增強了學生的吸引力,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提高了學生的學業(yè)成績。
只有充分應用好以上教學方法,才能轉變教學模式,打造新意課堂。我們要緊緊地圍繞著核心目標展開,讓每節(jié)課完成好一項任務,合理地去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取舍教學信息資源,選擇學生學習活動,安排好教學程序,這樣的教學一定會收獲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