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田鋒
【摘 要】在新課程背景下進行初中語文教學,不容忽視的兩個問題就是老師要有激情,學生要有興趣,教學手段要靈活,盡量采用現代教學媒體技術。
【關鍵詞】新課程;激情;現代媒體
一、教學中老師要有激情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要搞好語文教學,我們不僅要有效地、靈活地傳授知識,同時,還要激活課堂,那就需要激情。一堂生動的語文課,除了學生自身的原因外,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我們老師上課時是否有激情。只有營造了運用情感化教學方式,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 我們每位老師的個性、風格及個人魅力在教學中應該展現得淋漓盡致。但是我們也要注意的是課堂教學也是一種嚴謹的科學行為,來不得半點含糊,更忌諱浮華和嘩眾取寵。但是不管怎么說,我們要根據課堂實情進行激情教學。我們老師除了在課堂內外建立良好的形象和威信,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的人格有直接的效應!還應該樹立良好的內在形象,其中最核心的基石就是“愛和人格”,我們老師愛學生就要像媽媽愛孩子,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素質不同的學生,不管是成績優(yōu)異還是學困生,這樣,師生之間有了愛心,老師才有對學生的寬容、、耐心、期待、鼓勵……這樣的一個充滿愛的氛圍中,教學工作也會變的順利起來。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的語文課堂上,我們老師的語調、老師的神態(tài)以及投入的講解,都會感染學生,帶動每一位學生,課堂上盡量以學生為本,老師少講學生多做,先講后討論,把學生放到主人翁的地位去思考,去實踐去創(chuàng)造,在老師的帶動下調動起各方面的積極性,體驗成功的喜悅!我們對課堂氣氛的現狀與發(fā)展趨向反應要靈敏,調整要即使,要隨時注意把學生的課堂氣氛導向積極的能促進學生身心愉快的一面。對于學生的過失 可暗示,可冷處理,強調課堂時間是每個人的,不能隨便浪費,這樣也教會學生珍惜時間,也會淡化學生矛盾!良好的課堂心理氣氛能使師生都身心愉快,是教學成功的關鍵在。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我們的工作對象是正在形成中的個性最細膩精神生活領域,即智慧感情、意志、個性。這些領域也只能用同樣的東西去施加影響”。因此,我們老師需要認真培養(yǎng)自己 健全的心理與高尚的人格,以健康的心理培養(yǎng)健康的心理,以高尚的人格塑造高尚的人格,把我們的學生培養(yǎng)成符合社會要求的人才。只有在我們老師的激情和心理健康的情況下,才能搞好教學活動。課堂教學才能形成一種良性的互動關系。人們常說“名師出高徒”,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教學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就需要教師能夠不斷的優(yōu)化課堂教學模式,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做好學生的情感教育。教育心理學相關研究表明:師生間無時不在進行著微妙的情感交流,學生的情感自始至終都伴隨著教學的各個階段。成功的教學是師生間情感溝通與心靈互動的過程,有著教師與學生情感的積極參與。教師從學生的表情、眼神來接收對教學的反饋信息,以加強教學的針對性,來分配教學的主次;學生也可以從老師的表情、語言、眼神、肢體動作等得到肯定與認可,看到自己的優(yōu)勢與不足,進而積極地參與到教學中來。
二、靈活采用現代媒體技術手段
著名的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學生應該在美、游戲、童話、音樂、圖畫、幻想、創(chuàng)造的世界里,當我們想教他們讀和寫的時候,仍然應當使他們置身于這個世界里?!彪S著科學技術的提高和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在中學教學中,現在很多學校基本上都采用了現代媒體,比如電子白板技術?,F代媒體手段不僅憑借其交互性、生動性有效地促進了語文課堂教學,更是以其鏈接知識的廣泛性使語文課堂向網絡延伸、拓展。學生利用現代技術手段可以收索更多的學習知識點,可以極大地拓展學習空間、時間和信息量,開闊了視野,豐富了自身積累,語文素養(yǎng)和信息處理能力相得益彰。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陳涉世家》這一篇課文時,我是現在網上搜索的一些關于陳勝的個人資料和秦末農民起義的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讓學生對其有一些了解后再來學習課,這樣學生學習起來就變得更加輕松自在。關鍵是在學習的時候還把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了學生,教師的角色轉換為學習活動的引導者和組織者,使學生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不是一個封閉的學科系統,開放性是保證它充滿活力的源泉,而現代媒體技術為語文教育的開放性提供了廣闊的空間?,F代媒體技術以其明顯的優(yōu)勢給我們的語文課堂注入了活力。運用現代媒體技術可以使每個人都有機會面對整個信息大千世界,五彩繽紛呈現在面前,使許多人的理想能夠很快實現。而運用現代媒體技術進行語文教學,能發(fā)揮更大的效率,豐富語文學習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為語文課堂教學提供學習“媒介”。在語文教學中,只要因時度勢、因勢利導,合理有效地使用現代媒體技術,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必將煥發(fā)出勃勃生機。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大教育教學觀逐漸得到廣大教師的認可。陶行知先生說過:生活即教育。生活的外延就是教學的外延。新課程改革明確提出要構建開放而富有活力的課堂教學。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讓學生盡可能多地接觸外面的世界,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生活世界與美麗的自然世界中學習知識,使學生深切地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語文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