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峰
世人眼中的以色列,干旱、戰(zhàn)亂且發(fā)達,似乎以色列是一個矛盾的存在。而生活在以色列的主要是猶太人,因此,關(guān)于猶太人就有了諸多神秘的想象:
有人認為猶太人是尚武民族,個個是戰(zhàn)神,五次中東戰(zhàn)爭都沒能撼動他們,可謂是戰(zhàn)無不勝。
有人認為猶太人是極端信仰民族,雖是一神教,但就是與其他一神教不斷沖突,而且猶太人還出賣了耶穌,這就更加罪不可恕。
有人認為猶太人是智慧民族,他們不僅為世界貢獻了一部流傳千古的圣經(jīng),而且還為人類貢獻了馬克思、愛因斯坦和弗洛伊德等影響人類發(fā)展的諸多文化巨星。
有人認為猶太人是商界精英,因為有巴菲特、扎克伯格等為代表的商界大亨。但也有人認為猶太人生來就是奸商,因為一篇《威尼斯商人》令多少讀者記住了猶太商人夏洛克的貪婪與妄想。
世人把這些標簽貼到猶太人身上的同時,也有一些人在有意神話或妖魔化這個民族。但是大家可能都忽略了問題的根本:猶太人何以神秘?猶太人又以何成功?答案其實就是教育。
尋求智慧之路:以色列教育的成功密碼
以色列國父本·古里安說:“沒有教育,就沒有未來?!?/p>
以色列前總理梅厄夫人說:“教育投資是最有遠見的投資?!?/p>
以色列政府在教育上的經(jīng)費投入驚人。以色列教育的經(jīng)費投入一直僅次于軍事經(jīng)費,占GDP的8%以上,超過了美國等發(fā)達國家。以色列制定的第一部法律就是《義務教育法》,規(guī)定5至16歲的孩子必須接受義務教育,一直到18歲均為免費教育。
在以色列的政治家和有識之士看來,教育投資并不是國家的負擔,而是一種有效的國家資源。沒有資源,沒有金錢并不要緊,只要能培養(yǎng)出高素質(zhì)的人才,以色列就會擁有一切。可見,教育在猶太文明中具有一種超然的地位。
猶太人的聰明才智舉世聞名,在世界各個地方各個領(lǐng)域都有杰出的代表人物。猶太人對人類文明所做的貢獻是巨大的,取得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我們在贊嘆猶太人的教育成就的同時,更有必要去尋找延續(xù)猶太文明的教育密碼—危機教育、宗教教育和世俗教育。
槍炮守護下的和平:猶太人的危機教育
槍炮不僅作用于戰(zhàn)爭,也可以捍衛(wèi)和平。猶太人從手無寸鐵、任人宰割,到人人持槍、兵強馬壯,這么巨大的變化可以簡單地歸結(jié)為:槍炮不僅制造了大屠殺,也讓猶太人從此警醒。經(jīng)歷了生與死考驗的猶太人,依靠槍炮復國,并找到了抗爭的意義。所有以色列人都有著一種深入骨髓的危機意識:和平必須仰仗槍炮守護。以色列不能失敗,因為失敗就意味著亡國。
從1948年建國至今,以色列一直面臨著自然資源的匱乏、炸彈的襲擊、戰(zhàn)爭的威脅??傊?,這是個充滿危機的國家。以色列人在一次次的挑戰(zhàn)中,化危為機,贏得了生存的機會。以色列人邊打仗邊建設,僅用一代人就實現(xiàn)了經(jīng)濟騰飛,從落后的農(nóng)業(yè)國變?yōu)榘l(fā)達的現(xiàn)代國家。
以色列是個全民皆兵的國家,無論男女,年滿18歲都必須從軍。陽光下的青年人,即使正在彈琴歌唱,也會槍不離身,隨時準備戰(zhàn)斗。軍隊除了對青年進行軍事訓練,也擔當著愛國主義教育以及民族主義教育的職能:軍人即使退伍成為平民百姓,也可以在兩小時內(nèi)迅速變身為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士;軍隊教育也使得以色列青年時刻不忘民族危機,具有頑強的生存競爭力。
大漠中的植被種了死,死了再種,直到沙漠中開出片片銀蓮花(銀蓮花為以色列國花);圣城的宮殿建了毀,毀了再建,直到金頂圣殿再次矗立在圣城。四伏的危機不僅沒有磨滅這個民族的斗志,反而鑄就了猶太人的危機意識:面對危機,樂觀、自信甚至是高傲地生活。同時,在匱乏與敵意的環(huán)伺下,猶太人始終保持驚人的耐力和韌性,一代又一代,堅忍不拔、生生不息。
誦讀一生的圣經(jīng):猶太人的宗教教育
猶太人認為,上帝才是智慧的終極來源。猶太人的教育也以宗教教育為特色:一個神、一本書、一個信仰共同構(gòu)建出了這個世界上唯一的猶太國家。
猶太人的圣經(jīng)專指《舊約》。這本書不僅記載宗教,而且記載文學、歷史、道德等。猶太人誦讀圣經(jīng),不僅是宗教教育,而且也間接地進行了道德教育、民族主義教育?!杜f約》還傳承了希伯來文字,并最終促成希伯來語的復興??梢哉f是圣經(jīng)維系了一個民族的團結(jié)、促進了一個國家的復興。
世界上再沒有一本書可以承載如此多的文化信息,也再沒有一本書能夠如此深入地影響到猶太人的一生。對于年幼的孩子,父母會將圣經(jīng)涂上蜂蜜,讓開蒙的孩子用手指觸碰、吮吸、感知信仰的甜蜜;13歲的猶太人就算是成年人了,13歲生日當天,猶太少年會在教堂里背誦經(jīng)文,接受親人的祝福,在圣經(jīng)的見證下開始成人生活;在猶太人的葬禮上,圣經(jīng)必定會出現(xiàn),在拉比(猶太教的宗教人士)的領(lǐng)誦之下,在眾人的祈禱聲中告別故人。
猶太教規(guī)定,學習和鉆研本身就是信仰的組成部分,是猶太人神圣的使命。全世界唯獨猶太民族將學習作為信仰。猶太文明是以上帝為起點的,認為“敬畏上帝是智慧的開端”;基于“上帝就是與眾不同的”這種認知,使猶太教育不僅與眾不同,而且具有一種靈性的氣質(zhì)。猶太人幾千年來一直災難深重,也是因為這種信仰。但這個苦難的民族,無論遭遇饑餓、流放,甚至是受到屠殺,始終沒有放棄自己的信仰。
猶太人重視法律,嚴守法律,是因為他們認為法律不僅是人間的規(guī)范,更是來自上帝的誡命??梢姡q太人的法律兼有宗教戒律和道德規(guī)范的性質(zhì),呈現(xiàn)出法律、宗教和道德三者的融合。
猶太人的宗教信仰給這個民族帶來強大的凝聚力和生命力。從埃及到迦南,他們歷經(jīng)磨難,但猶太人一直堅持宗教信仰,不僅實現(xiàn)了民族的團結(jié),而且在“上帝的應許之地”建立了強盛的國家。
神的孩子愛智慧:猶太人的世俗教育
以色列的世俗教育面向全民推行,重點是認識知識的力量,把智慧作為財富;把經(jīng)商賺錢當作現(xiàn)實生存能力,把讀書學習當作精神信仰,推崇思考創(chuàng)新,重視親情以及家庭,同時心中裝著一種篤信:我們是被神眷顧的孩子。
猶太教育的基礎是思考、質(zhì)疑和提問。他們認為沒有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學習只是模仿。學習應以思考為起點,以質(zhì)疑和提問為工具,以創(chuàng)新為一種思維習慣和學習目標。
猶太人歷史上四處漂泊,要維持自己的傳統(tǒng)、族群,必須依靠商業(yè)經(jīng)營來實現(xiàn)。但賺錢不是猶太人教育的初衷,只是教育成功的一個必然結(jié)果。作為一種生存能力,猶太人教育孩子從服務家庭開始,逐漸過渡到服務社會。
猶太人還熱衷于學習外語,一般民眾都能講兩種以上的外語。這種能力可能既和過往的流浪有關(guān),也和現(xiàn)代放眼世界的視野有關(guān)?!皶f幾門語言,你就具有幾個人的價值。”
以色列學生從高中起,每年必須參加一定的志愿者活動,否則會影響大學的錄取;以色列的各種博物館中的工作人員也大都是由志愿者擔任。這都是猶太人重視社會責任教育的體現(xiàn)。
猶太人非常重視家庭教育,傳統(tǒng)文化大都是依托家庭進行傳承的。在以色列,猶太人每周休息三天,從周五到周日,禱告、讀書、音樂、美食,傳統(tǒng)文化為家人團聚和家庭教育提供了契機。
審視猶太人的文明,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一個民族的成功,要從教育抓起;一個民族的復興,要從文化傳承與現(xiàn)代創(chuàng)新抓起。文明雖趨同,但文化要求異。一個民族創(chuàng)造的文明,始于祖先、生于憂患、貴在創(chuàng)造、難在傳承。
(作者系河南警察學院副教授、華中師范大學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