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qū)碧湖第二小學 武巧月
基于思維導圖開展習作訓練的實踐探索
浙江省麗水市蓮都區(qū)碧湖第二小學 武巧月
習作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可以發(fā)散思維,不使學生感受到作文素材和語言的欠缺,在不經(jīng)意間促使學生自發(fā)地進行課外閱讀,以積累寫作經(jīng)驗。學生們很多都有每天寫日記的習慣,他們緊跟我?!罢险n內(nèi)外閱讀積累”的步伐,實現(xiàn)了作文素材的積累和寫作能力的提高。
思維導圖;習作訓練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習作教學是重點,同時也是難點。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有利于刺激學生學習興趣的產(chǎn)生,有利于整合課內(nèi)外的閱讀資源。通過帶有不同色彩的形態(tài)不同的線條,配以用作提示的顯眼圖塊,結(jié)合教學的關(guān)鍵詞,刺激學生能夠多器官地投入到學習中,賦予習作教學更多的趣味和色彩,以繪圖的形式替代以往枯燥無味的講述和寫作訓練。
在基礎作文訓練階段,發(fā)揮思維導圖的基礎性作用。對于中段小學生來說,基礎性作文訓練具有重要意義,這一時期的作文訓練為以后作文的提高奠定堅實的基礎,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抓住事物特征,關(guān)注心理描寫等。
訓練第一個重點在于如何運用思維導圖,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將思路畫下來,為后續(xù)學習奠定基礎;第二個重點訓練內(nèi)容將著眼點落在基礎作文方面,引導學生抓住記敘六要素,調(diào)動真情實感,發(fā)揮想象力,初步具備習作意識;第三個重點為訓練聯(lián)想、發(fā)散性思維、想象力,在訓練過程中,運用思維導圖,提升寫作能力。
具體操作流程如下: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扮演引導者的角色,首先引導學生以仔細、認真的態(tài)度觀察生活,關(guān)注生活中的平凡事物,發(fā)現(xiàn)其中的亮點。作文與生活是緊密相連的,作文素材主要來源于生活,只有認真觀察生活,筆下的文章才能夠更加生動。教師在引導過程中,積極指導學生有意識、有方法地去展開觀察活動。此外,展開充滿趣味性的校園活動,能夠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素材。例如,在觀察“春雨”時,教師引導學生調(diào)動起所有的感覺器官,運用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等多角度去親密接觸春雨。除了遵循細致、重點的觀察原則外,還應該注意觀察的序列性,并且融入想象力,運用思維導圖,保障觀察的目的性與連續(xù)性,形成從點到面、從線到面的思維模式。
小學生進入到中段學習階段,也是進入到習作的初級階段。二年級學習時,教師對學生進行了初步引導,學生能夠?qū)憥拙浔容^完整的句子。從現(xiàn)行人教版教材來看,進入到三年級,作文教學提出了較高目標,即完成一篇文章。對于三年級學生來說,難度很大。因此,教師必須要展開針對性、層次性的引導。
比如,運用思維導圖完成片段訓練。教師出示圖片,引導學生展開有序觀察,觀察順序可以遵循從上到下或者從遠到近的原則,學生展開具體觀察,完成學習任務,教師運用樹形思維導圖完成指導內(nèi)容。學生展開有序觀察,對形象進行再創(chuàng)造,呈現(xiàn)出個性化特征。
習作片段取得一定的成效后,教師運用思維導圖,引導學生完成命題作文的任務。命題作文,即教師給出寫作題目,學生根據(jù)題目進行構(gòu)思。在這一過程中,學生充分借助思維導圖的作用,不斷擴散思維,寫作思路得以拓展,為自由命題寫作訓練奠定堅實的基礎。
例如,以“我”為話題的作文習作過程中,教師用視頻的方式,將學生動態(tài)還原,并且引導學生觀察視頻中的自己是什么樣的。運用多媒體進入到學習情境,學生的寫作興趣得到大幅度提升,迅速進入到情境中快速寫作,教師充分利用思維導圖的可視化作用,降低寫作難度,提升寫作水平。
以“我”為話題,借助思維導圖的基礎性作用,展開寫作訓練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先將“我”這個重點圈畫出來,關(guān)注“我”。在形成思維導圖時,“我”是核心概念,是思維導圖的中心與主題。毋庸置疑,“我”這個概念具有宏觀性特點,“我”包含了很多要素與內(nèi)容,這些要素就是思維導圖的分支。以“我”為中心點進行發(fā)散性思考,發(fā)射出多條樹枝,在思維導圖的每一條樹枝旁邊標明信息種類;樹枝上再散發(fā)出樹葉,呈現(xiàn)出小細節(jié)。運用思維導圖工具,將不同視角的構(gòu)思過程進行繪制,在聚合思維的影響下,明確印象最深刻的內(nèi)容與細節(jié)。以此為依據(jù),完成命題選材過程,進入到情境寫作狀態(tài)中。以“我”為中心點,“樹枝”包含外貌、性格、愛好、高興的事情、傷心的事情、喜歡的事情、不喜歡的事情等八個方面,完成構(gòu)思過程,為命題寫作訓練奠定堅實的基礎。
對于小學中年級的學生來說,說明文就是對物體的特征進行介紹。例如,讓學生對“冰箱”進行介紹,學生經(jīng)過思索,認為應該介紹冰箱的外形、作用、工作的原理等,這就相當于定出了作文的寫作內(nèi)容。
下面列出某學生在思維導圖的指導下,所描述的《冰箱》:
我家的廚房放著一臺銀灰色的“西門子”牌冰箱,它的全身上下都裹著灰色的閃光漆,個子比我爸還要高。
這臺冰箱有上下兩層,上層是冷藏室,下層是冷凍室。把上層的門打開,里面放著滿滿的東西。門上一共分為三層,上面兩層放著雞蛋,下面一層放著麻油、老酒等瓶裝的物體。里面也分為三層,塞滿了香腸、青菜、水果、火腿腸等,都快趕上一個小超市了。把下層的門打開可以看到有四層抽屜,根據(jù)每一層的空間大小,我們家把它們用作不同的方面,第一層因為最小,所以用來存放制冰小模具,再往下依次是新鮮肉、魚肉、水餃等冷凍食品。
每天回家洗手后,我都會立馬打開這個“大肚子”的門,找出想吃的東西,加熱了吃。
正是因為有了冰箱,我們才能把很多食物存放得更久,才能隨時吃上一根冰棍,它讓我們家的生活變得更加方便。
總之,思維導圖在寫作教學中的運用,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路,有效地促進了學生在思考和表達上的進步,幫助學生在寫作時實現(xiàn)“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神”的目標。最后也希望各位教育工作者能夠共同探究寫作教學的有效方法,幫助學生在寫作中活化思維,創(chuàng)作出更多精彩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