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鑫
習主席在全軍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要把握新形勢下鑄魂育人的特點和規(guī)律,著力培養(yǎng)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边@一重要論述為人才培養(yǎng)工作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軍營文化是我軍發(fā)展壯大、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力量源頭和思想根基,是塑造軍人精神的火炬、激發(fā)軍隊奮進的號角,是塑造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重要陣地和有效載體,是推動廣大官兵自覺立起革命軍人好樣子的內在支撐和無形力量。早在1944年,毛主席就一針見血地指出:“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zhàn)勝敵人的”。要從官兵內心乃至靈魂深處立起革命軍人的樣子,就必須發(fā)揮軍營文化能為官兵聽黨指揮的信念鑄靈魂、能打勝仗的使命擔在肩、不怕犧牲的血性入血脈、大義明德的品行到實處的浸潤和牽引功能。這就要求在實際中正確把握二者發(fā)揮作用的共同支撐點,這個支撐點就是軍營文化活動,抓住這個主要矛盾,牽住這個牛鼻子,既是發(fā)揮軍營文化功能又是塑造革命軍人樣子。可見,抓好軍營文化活動在實際中科學開展的關系,就是正確把握二者的關系。
一、正確把握軍營文化活動的“魂與體”關系。無魂則體無所用,無體則魂無所依。軍營文化這個興軍之“魂”要牢牢附在文化活動這個實體中,即軍營文化是“魂”,軍營文化活動是“體”,二者都由人來承載,因此,人是二者的結合體,也就是說官兵在承載文化活動時成為文化活動的“體”,同時也要附有文化活動的“魂”,從而達到文化活動與人的“魂體”相依??梢姡俦趫?zhí)行文化活動中自然會汲取和浸潤到文化活動中的“魂”,這個“魂”的把握是官兵意識領域的大問題。當前,一些基層單位在開展文化活動時,往往“重形式輕內容、求熱鬧弱內涵”,一味追求娛樂效應,把網(wǎng)絡游戲、打牌消遣等當成開展活動的主要內容,導致官兵只是玩玩樂樂,客觀上弱化了文化活動出戰(zhàn)斗力、凝聚力的功能。有的單位脫離本單位實際,直接照搬照抄、原樣拿來,文化活動內容同本單位教育訓練嚴重脫節(jié)。還有的單位一味追求時尚創(chuàng)新,對社會文化的糟粕缺乏鑒別力,甚至將“三俗”文化搬上舞臺。這些都是文化活動缺少“魂”的體現(xiàn),只有與部隊的中心工作進行緊密地結合, 才能顯示其強大的生命力,才能抓到這個“魂”。因此,基層文化活動必須提高“黨魂”、“國魂”、“軍魂”的量,讓官兵在美的享受中受到鼓舞、受到凈化、受到教育,得到啟迪。
二、正確把握軍營文化活動的“量與質”關系。把握文化活動中的“量與質”關系,就是正確把握好文化活動開展的“度”,在注重質量、突出效果的基礎上確保文化活動的“最優(yōu)化”。這里的“最優(yōu)化”主要是指在文化活動時間安排、地點選擇、節(jié)目取舍、人員選定、器材道具籌備等過程環(huán)節(jié)的考慮,以文化活動取得最佳效果為目的。具體是指在時間的安排上要把握火候,“渴時一滴如甘露”,時過境遷的安排文化活動,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于適得其反,只有把握住恰當時機開展適宜的文化活動才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地點的選擇上要充分考慮,周密安排,地點的選擇要能適合活動的形式和內容,又要能容納參加的人員,對器材的擺放位置,臺下人員的互動等情況也都要充分考慮,避免因場地局促或器材擺放不當而影響文化活動效果;在活動內容和形式上要仔細認真,不能只考慮好看、熱鬧而不顧現(xiàn)實目的和場地條件;在文化活動相關保障上要準備充分,做好各環(huán)節(jié)人員的分工,備好文化活動器材用具,對易出現(xiàn)問題的器材用具做好備份,一切準備工作事先都要安排妥當,避免活動中穿幫、冷場、尷尬等情況,確保環(huán)環(huán)相扣,行云流水,以達到最佳效果。以上只是對文化活動“量與質”關系的粗略分析,在現(xiàn)實文化活動中各個事項還需考慮得更周全細致,時刻把握“量與質”的關系就會達到文化活動的“最優(yōu)化”。
三、正確把握軍營文化活動的“知與行”關系。時下,關于部隊文化工作有這樣的說法:“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边@是對軍營文化活動功能的弱化,是沒有品嘗到文化活動為單位各項建設帶來甜頭的體現(xiàn)。古人云:“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軍營文化活動以“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教化,通過有意識地培養(yǎng)某種情緒,逐步地轉化某種與之相應的情懷,從而培養(yǎng)官兵的戰(zhàn)斗精神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品德,激勵官兵努力進取、奮發(fā)向上,引領官兵自覺成為“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四有軍人。印度古諺語說:“播種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性格?!蓖?,播種先進軍事文化的思想,就會生成強軍興軍的動力。只有從內心深處得到認同,才有外在的果敢和踐行,這樣的動力力量比任何理論原則的力量來的都大。就軍營文化活動體育活動為例,它不僅能增強體質,也有利于軍人性格和氣質的優(yōu)化和培養(yǎng)。比如,經常參加軍事體育中的游泳、器械操、超越障礙等訓練,就會鍛煉我們的頑強拼搏,培養(yǎng)我們的機敏果斷,強化我們的思維和靈活性、創(chuàng)造性,使我們在高度緊張的智力角逐中培養(yǎng)自制性。因此,在開展體育文化活動時,要著眼強健體魄、放松情緒,組織球類活動、山地拔河、登山攀巖等體育運動,培養(yǎng)官兵團結拼搏、斗智斗勇的戰(zhàn)斗作風。我們都知道:恩格斯酷愛賽馬運動,列寧喜歡滑雪和打獵,毛澤東愛好風浴、雨浴、日光浴、跑步、登山和游泳等,鄧小平偏愛游泳和打橋牌,賀龍是釣魚的行家,等等。不能不說他們事業(yè)上的成就、人生上的輝煌,與他們平日注重體育鍛煉不無一定的關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