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人千萬別做癌癥篩查
導語:我為何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癥篩查?很可能害了自己
別把醫(yī)學當做魔法
韓啟德(1945年7月~) 浙江慈溪人,十二屆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九三學社中央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主席
“我并不提倡健康人做癌癥篩查。”
“早期篩查出癌癥后,其實死亡率并沒有降低,這樣的檢查意義真的不大。”
“如果身體無恙就別去檢查,否則本來好好的,被過度檢查、過度治療,反而出事?!?/p>
——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韓啟德,曾在多個場合提醒人們,應警惕早期癌癥篩查的負面效應。
很多人認為,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就能長命百歲。事實真是如此嗎?
韓啟德認為,醫(yī)療對人的健康只起8%的作用!癌癥患者生存率提高和死亡率下降,治療技術的進步是重要原因,和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可能并沒有直接關系,所以不應提倡普遍性癌癥篩查策略。
韓啟德列舉了國內外權威機構發(fā)布的甲狀腺癌、腎癌、黑色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乳腺癌等癌癥的檢出率與死亡率等關系的調研數據。結果讓人大失所望——有些癌癥篩查出來,死亡率也沒降。比如下面這些數據:
1、美國:前列腺癌,13年后死亡率沒有差別
“美國有一個研究,76000例病人,55-74歲的男性,一半人每年測一次前列腺癌檢查,同時另一半人不做檢查。一段時間后結果是:每1萬人之中,篩查組被發(fā)現(xiàn)前列腺癌是108人,不做檢查組(患癌的)只有97人,也就是說前列腺篩查以后發(fā)現(xiàn)的病人多。但是13年以后,無論檢查和不檢查,這兩組死于前列腺癌的人沒有任何差別?!?/p>
2、韓國:甲狀腺癌,18年間,死亡率沒有差別
1993年~2011年,韓國曾大力推行甲狀腺癌早期篩查,結果甲狀腺癌病人增加了15倍,成為發(fā)病人數最多的癌癥。但在這18年間,該國死于甲狀腺癌人數卻并沒有變化。
此外,甲狀腺癌癥患者現(xiàn)在越來越多(包括中國在內),據美國、澳大利亞國家統(tǒng)計,2012年比1975年的病人增加了3倍,但是同時期甲狀腺癌的死亡率同樣沒有明顯的差別。
3、加拿大:乳腺癌,40歲以上患癌婦女死亡率沒有差別
加拿大的專家在2016年公布了一項研究結果,他們以近9萬個40歲以上女性為樣本,一半女性每年做一次乳房鉬靶X線檢查,另一半不做,結果發(fā)現(xiàn),最初五年每年做檢查的這一組檢測出666名癌癥病人,另一組是524個癌癥病人,病例增加了27%,但是死亡率沒有差別。也就是說四十歲以上的女性每年做一次檢查,對她死于乳腺癌沒有任何影響。
韓啟德進一步解釋說,在對癌癥的發(fā)病率和治愈率大幅提高的原因進行分析時,不能排除還有另外一種可能性,即多數情況下可能只是我們發(fā)現(xiàn)了更多沒有癥狀和體征的、原有條件下不能發(fā)現(xiàn)的、進展很慢(甚至不會增長或可能自動消失)和不會轉移的所謂“早期癌癥”。
在韓啟德看來,根據目前掌握的癌癥知識,“早發(fā)現(xiàn)、早診治有利于癌癥病人”并不違反邏輯,也更容易被大家接受,甚至已成為一種集體意識。而且從醫(yī)生的角度看,漏診要承擔巨大責任,而過度診斷則減少了風險。這成為大家都愿意垂青“雙早”的理由。
對于過度醫(yī)療,著名心血管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教授胡大一更是措辭嚴厲地指出:“很多人每回看完病都往家抱回一堆藥,根本吃不完。過度醫(yī)療、過度體檢不是為了人民,而是為了人民幣!”
1、中國:每年約20萬人死于藥物濫用
胡大一舉例說,我國每年約有8萬人死于抗生素濫用,約20萬人死于藥物濫用。很多人一感冒發(fā)燒就去輸液,醫(yī)院里到處都是輸液的人。這在美國、歐洲、印度、古巴是絕對看不到的。現(xiàn)在還有個值得注意的現(xiàn)象,不少老年人即使沒病,也會定期去醫(yī)院輸液,因為他們認為,輸液可以稀釋血液,防止腦血栓,這其實是有害無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