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梅
【案例描述】
接手新班級后,班長小楊就成了我的得力助手。這天,小楊氣呼呼地對我說:“老師,小楠在教室里罵我!”見她眼眶紅了一圈,與平時淡定的形象大相徑庭。我安撫著問:“怎么回事?”“我們列隊去上信息技術課時,按規(guī)定列隊時間不超過兩分鐘,可都已經(jīng)三分鐘了,小楠才慢吞吞地歸隊。我扣了他們小組一分,他就破口大罵,還擅自把他們小組的分數(shù)改成了滿分?!毙¢前嗌系摹罢{皮大王”,經(jīng)常違反紀律,總和班干部“唱反調”。
我通知小楠到辦公室來一趟。過了好一會兒,小楠才背著肩帶長短不一的書包,晃晃悠悠地走到我面前。寂靜的辦公室里,我倆相互對視著。小楠見我不說話,有些驚訝地看了我一眼,一副油鹽不進的樣子。
見此情形,我意識到硬碰硬恐怕行不通,于是試圖“以柔克剛”?!靶¢?,老師想了解事情的過程,能告訴我嗎?”
小楠盯了我許久,才忽然憤憤地說:“不公平!我才進教室,她就說我遲到!”
“那好,我們先來看看你是怎么做的,好嗎?”
他抬起眼睛看著我,委屈地說:“上完體育課,我買了水,去了衛(wèi)生間。才走到教室門口,她就說我遲到了,還不停地催我?!?/p>
“你走到教室時,里面還有其他同學嗎?”
“沒有了。”
“那其他同學去哪兒啦?”
“在……教室門口集隊?!?/p>
“那你確實是遲到了,對吧?”
聽完我平靜的分析,小楠低下了頭,小聲地說:“可是我沒有貪玩,只是去買了瓶水和上了下廁所?!?/p>
我心里一怔,他的話提醒了我,早上第四節(jié)課很特殊。課間一共10分鐘,去掉眼保健操的時間,就只剩下5分鐘,集隊時間2分鐘,從教學樓走到綜合樓還要花費3分鐘。時間是剛剛好的,孩子們的確沒有充裕的時間處理其他的事。
當天放學前,我就這一問題向全班同學征集意見。同學們給出了五花八門的建議:學校可以將眼保健操的時間挪到大課間,這樣就能勻出時間休息和活動;由于三、四節(jié)課間有眼保健操,學校在排課時,不宜將需要到專項課室上課的科目排在第四節(jié);為班長設置小幫手,在眼保健操結束后,留出一定的時間給同學們上廁所、買水,加快集隊的速度等。
我讓小楊和小楠一同將建議收集起來,并從提出原因、主要內容、解決辦法及建議三方面整理成提案,提交少先隊代表大會。小楠接到任務后,表現(xiàn)十分積極,和小楊密切配合,很快完成提案的修改。在合作中,小楠對小楊的怨恨漸消,對班干部的抵觸情緒有了明顯改善,還能主動為校園管理建言獻策。小楠的責任心與集體榮譽感不斷增強,不服管教的壞毛病也慢慢改掉了。
【案例反思】
小楠一開始對老師心懷抵觸,是因為在他看來,小楊是老師心目中的“乖孩子”,而自己是“搗蛋鬼”,老師肯定聽信“乖孩子”的話。我很慶幸,在和小楠溝通的過程中,能蹲下身子看問題,正是這種平等、親和的溝通方式,讓小楠打開了話匣子,也讓我從中發(fā)現(xiàn)了問題的癥結,為了取得良好的教育成效,我讓孩子在親身參與中解決問題。小楠的積極性從而得到了激發(fā),并最終消除了對班干部和老師的成見。
(作者單位:祿豐縣金山小學
云南楚雄 651200 )
責任編輯 余志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