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尹
西維是一個不動聲色的女性主義者,她的小說不僅在主題層面表現出了對女性生命的強烈興趣與關懷,在意象使用、形式構建等形式層面上帶有明顯的女性特質,更在觀念層面上表現出了與女性主義理念的高度契合,對女性力量的完全信任。
西維創(chuàng)作時間不長,全部小說不過十幾個,基本上都是女性視角,對女性生命的不同階段都做了呈現,尤其是成長主題,更是西維關注的焦點。中篇《風谷之旅》是一篇寓言式的女性成長小說。16歲的“我”和同齡人L小姐結伴遠行,在風谷住下,她們自己搭建房子、馴養(yǎng)動物、飼養(yǎng)鳥類、捕魚、種菜、制作日用品,在原始自然中學習生存、相愛(原始浪漫的篝火求偶之夜),學習面對強大的自然力(在泥石流災難后重整家園)。小說中的“我”是現代男權文明規(guī)訓后女性人格的象征,是典型的“主內”型賢妻,善良被動,像她養(yǎng)的那只鳥一樣,有羽毛卻忘記了飛翔。L小姐的原型顯然是西方文化中魔女/女巫一類,她集現代科學與原始巫術于一身,生命力旺盛,能夠適應任何環(huán)境,是女性野性人格的象征?!拔摇弊罱K逃離了在熱帶森林中如魚得水的L,回到了現代文明,表現了現代男權文明規(guī)訓后的女性對自身野性的棄絕。
但是,不能把“我”的選擇視為西維的態(tài)度,相比于“我”的柔弱,L顛倒眾生的活力顯然更得西維寵愛。在西維這里,男權社會對女性價值觀的設定,與其說是一種約束,不如說是刺激女性性別意識覺醒、借以行動、催生具有明確性別身份的自我的出發(fā)點。《風谷之旅》中的L小姐看似幫助“我”完成男權文明為女性設定的成長儀式,實際上,她征用男權文明的技術,卻不為任何男性逗留。這種觀念在《觸須》中表現得更為鮮明,這篇小說中的“我”集中了《風谷之旅》中“我”和L小姐兩人的特性,她一開始被父權制文明扼殺了女性性征,作為一個學業(yè)優(yōu)異的化學系學生,她未能發(fā)育成真正的女人,直到和一位同班男生去爬山,她的性別認同焦慮才開始出現。此后,她放棄一切返回國內,遠離教授的視線,在故鄉(xiāng)利用自己學到的化學技術,借用原始植物的旺盛生命力,為自己配制身體發(fā)育的藥膏,讓自己發(fā)育成真正的女性。表面上看,重視自身的曲線是把男性對女性的審美內化為對自身的要求,但小說的情節(jié)設置卻揭示了西維強悍的女性姿態(tài):故事背景是抗戰(zhàn)時期,彌漫的硝煙、不祥的戰(zhàn)斗機轟鳴為“我”的性別蛻變提供了保障,而那位刺殺敵軍將領的慕先生似乎是應“我”發(fā)育的歡呼而來,和“我”發(fā)生性關系,使“我”成為真正的女人,在“我”把男性戰(zhàn)士(慕先生)的血性和藤本植物旺盛的生命力融為一體后,“我”那位家境富裕的未婚夫,在“我”的力量映襯之下,顯得愚蠢幼稚(“專注的、嬰兒肥的臉”)。這種的情節(jié)設置是浪漫主義的,它蘊含著鮮明的女性立場和強大的女性力量。
西維小說中有一系列年齡與身體發(fā)育狀況、心智發(fā)展水平脫節(jié)的女性,除了《觸須》中的“我”之外,《陌生人》中的“我”“二十歲,在上大學,卻長著初中生一般的臉龐,還有身體”,“我”千里迢迢從北方來到南方探視男友,卻以童年的純潔讓男友火熱的情欲轉變?yōu)闊o盡的憂傷;《遷徙》和《虹》中的“我”也對男女之情相當遲鈍,《遷徙》中的唐珊根本沒有意識到那個給她寫信的男同學陸小林信中所說的“心儀的女生”可能是她自己,《虹》中的“我”對小飯、老鬼對自己的好感同樣無感,只不過這兩個作品并未點出女孩的身體發(fā)育狀況。這些女孩都專注于學習,讓人想起《觸須》中曾經的“我”。這些順從現代父權制現實原則的女孩,性別尚未分化,她們均有待某個男性的欲望來激發(fā)她們性別意識的覺醒,像《觸須》中的“我”一樣,借男性的欲望催生自我,成為自我的產婆。
在西維的筆下,女性都是完滿自足的個體,不管她們的身份境遇如何,總是具有某種神奇的力量,這種力量讓她們得以在男性世界中保全自身。在《陌生人》中,“她始終相信他不會傷害她,這種相信支撐著她,甚至變成了一種信念。她那小小的身體,就是在那樣一種信念中綻放著光彩;沒有什么比這個更純潔,孩子一樣的女孩的身體。”這種純潔,這種信念,阻隔了男友熾熱的情欲?!讹L谷之旅》中的阿喬,眩目于L的光芒卻無法進入她的世界?!哆w徙》中的唐珊,在很小的時候就已經能夠自如地和舅舅——小說中男性氣概、力量的代表,導師與父親型的人物——捉迷藏了,而到了初二,她已經能夠發(fā)自內心地同情那個騷擾女生的電工黃光頭?!稐蠲贰分械亩艜造o,因離婚而處理房產,但卻毫無婚變棄婦的幽怨,而是一個慷慨施予的女性,能夠對年輕的追夢女孩形成有力的影響。即使是《沉默的花園》中老年癡呆的母親,也仍然是慷慨的,既能給予女兒豐沛的禮物,又懂得如何以最簡單的方式在現代都市中生存,能夠在日記本中寫下“漫漫長夜過去時/迎來拂曉,沒有饑餓,沒有饑寒/芳草地上鮮花開滿”這樣感人的詩句,正如西維強調的那樣,“饑餓”寫的是繁體,更加繁復的筆畫暗示著母親仍然豐富活躍的內心世界。
西維筆下的女性并不孤獨,她們代代相承,曾經是女兒,有朝一日會成為有活力的母親,最后走向衰老,然后從頭開始,正如大自然有季節(jié)輪回一樣,女性這一性別群體同樣有著循環(huán)的生命節(jié)奏,她當然是有歷史維度的,但卻可以循環(huán)更新,以至永生,正如《沉默的花園》中的母親詩句所揭示的那樣,“漫漫長夜過去時”,芳草地上又會“鮮花開滿”,也如《繁水》中的W(omen)那樣,500年一個輪回,她總是在更新。在共時層面上,西維的女性同樣不孤獨,她總是處在一個女性共同體中,有親密的伙伴,即使是《繁水》中的創(chuàng)世母神W,也有嫦娥為友,成長期間的同性情誼,豐富了女性生命的樣態(tài)。
不過,西維的小說中,女性周圍并非沒有陰影,《遷徙》中舅舅的家暴和黃光頭的性騷擾,《觸須》中“我”哥哥和未婚夫的嫖妓、慕先生的強暴以及其他小說中一些類似情節(jié),都暗示了女性現實生存的艱難。但西維卻拒絕把女性設置為受害者,這正是女性主義理論所支持的、建立女性主體性的唯一路徑:為了獲得女性主觀欲望的位置,必須要拒絕接受受害者地位和囚禁在男性讓女人變?yōu)榭腕w的注視中。我們注意到,西維在強調女性力量的同時,最大程度地削弱了男性的力量,以及社會現實、倫理道德的約束?!讹L谷之旅》《觸須》是這樣,《繁水》尤其如此,小說構思明顯受2013年余姚大水淹城的影響,但是我們卻沒有在表面上看到國計民生的憂思,小說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讓讀者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了創(chuàng)世母神W的神奇力量上。結合《風谷之旅》中L的野性,《繁水》中的W的朝三暮四、隨性而為,以及眾多小說中氣味意象的高頻率使用——氣味是一種更原始的感官,相比視覺和聽覺更為神秘,在西維小說里,尤其是《繁水》中,氣味是催發(fā)女性性欲的必要物質,也是女性魅力的來源——西維的創(chuàng)作實際上表現出了一個清晰的女性主義思路:它把因循僵化的男性世界隔絕開來,拒絕男權中心的地位,拋棄了傷痕累累的文明去體驗自己體內的野性,并占據了一個新的主體位置,彰顯自身的力量,與父權制分道揚鑣。這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顛覆。理論上講,所有的女性立場,都內在地包含著對男性主導的社會現實的批判,張揚女性立場,其實是一種對現實的矯正。因此,西維那些表面上看上去浪漫的、想象力豐富的、與世無爭的作品,實際上蘊含了一個激進女性主義者的身影。
西維的小說寫得非常飽滿,里面有豐富的嗅覺和視覺意象,充分的自然環(huán)境描寫,經由飽滿的敘述,西維把她的女主人公置身于大自然中,展示了她們與大自然的相似性與聯系,揭示了她們力量的源泉。在西維的筆下,空氣中彌漫著各種各樣的氣味,正如女性身體內彌漫著各種各樣的氣味一樣,泥土滋生萬物(植物及其花朵、果實、蚯蚓等蠕蟲)正如女人生養(yǎng)眾多一樣。天空中有飛鳥,河流、池塘里有游魚,神秘的、豐饒的大地深處還會涌出溫泉,治療人類的疾患,滋養(yǎng)人類的心靈。在2015年下半年發(fā)表的《沉默的花園》《遷徙》《虹》《一切都在流動》、《人間》這幾個作品中,西維還在結構上呈現出了可貴的探索,取消了原來小說的故事性,開始讓敘述像生活本身一樣豐富、隨機,表現出了一種對時間中蘊含著的生命奇跡的好奇心,她不再急于解釋,而是呈現、暗示,《遷徙》可以視為這類作品中的代表。在小說的最后一節(jié),唐珊穿過一片荒蕪的空地,走進一個花園,在黃昏迷人的光線中注視著薔薇花:
她還未從沉思中回過神,仍舊像睡著了一樣,頭微微低著,看著前方的薔薇叢。片刻后,她轉過頭,看向拍了她肩膀的女孩——大白鳥,她看到的是大白鳥那樣巨大而有力的翅膀,以及灑落于白色羽翼上夕陽淡金色的光。她想到了稻田里的白鷺。不管她看到的是不是真的,白鷺們就要來了。在這個夏天,成群地飛翔于稻田的上方。
薔薇是愛情的象征,在精神分析中,鳥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唐珊的性意識覺醒了嗎?她對舅舅有朦朧的愛戀嗎?舅媽期待著男性帶她遠離貧窮的小鎮(zhèn),唐珊呢?那在時間里等待著她的,將會是什么樣的奇跡?《遷徙》把這一切,都留給了讀者去想象。
閱讀西維的小說,我們可以感覺到作家本人整個地向著自然的敞開,那里有作家對自然力量——往往也是女性的原始力量,因為女人即自然——的癡迷。正是基于女人像大自然一樣豐富富饒的自信,西維小說中的女性才能超越人類文明的倫理約束,既慷慨施予,也毫無顧忌地攫取,學習、工作、情欲、婚戀都是她們成長的場所,也是她們發(fā)泄精力、排遣寂寞的場所,《風谷之旅》中的L和《繁水》中的W正是這種女性的絕佳代表。
西維,這個化學學士,環(huán)境監(jiān)測與分析工作者,以她魔女般的想像力,向我們展示女人與自然的神秘力量,感謝她的故事賜予我們力與美的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