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紅
(襄城縣中醫(yī)院內科,河南 襄城 461700)
·臨床研究·
養(yǎng)肺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9例
楊建紅
(襄城縣中醫(yī)院內科,河南 襄城 461700)
目的:觀察養(yǎng)肺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臨床療效。方法:將9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兩組,兩組患者均給予控制性吸氧治療。對照組49例給予鹽酸氨溴索片、鹽酸左氧氟沙星片口服,以及沙丁胺醇氣霧劑吸入治療;治療組49例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服養(yǎng)肺湯(茯苓、陳皮、半夏、桔梗、雞血藤、山藥、黃芩、苦杏仁、川芎)。兩組均于治療2周后判定療效。結果:治療組治愈26例,有效21例,無效2例,有效率為95.92%;對照組治愈19例,有效19例,無效11例,有效率為77.55%。兩組對比,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肺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較好療效,可以改善肺功能和血氣指標,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安全性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西醫(yī)結合療法;養(yǎng)肺湯/治療應用;鹽酸氨溴索片/治療應用;鹽酸左氧氟沙星片/治療應用;沙丁胺醇氣霧劑/吸入;肺功能指標;血氣指標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破壞性肺部疾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和致死率,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1]。目前臨床尚未發(fā)現(xiàn)其確切的發(fā)病機制。相關研究[2-3]表明:氣道炎癥是誘發(fā)疾病的主要原因。因此,減輕氣道炎癥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的關鍵。2016年2月—2017年2月,筆者采用養(yǎng)肺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9例,總結報道如下。
選擇本院確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98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49例,其中男25例,女24例;年齡49~73歲,平均(60.23±4.17)歲;病程1~4 a,平均(2.06±0.98) a。對照組49例,其中男23例,女26例;年齡48~74歲,平均(60.32±4.14)歲;病程1~5 a,平均(2.12±1.03) a。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別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①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4]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診斷標準;②患者自愿加入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③對研究藥物無過敏史;④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①不符合診斷標準和納入病例標準者;②合并嚴重的腎、肝、心等臟器疾病者;③治療依從性差者。
兩組均給予控制性吸氧治療。
對照組給予鹽酸氨溴索片(由山東裕欣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51126,30 mg/片),30 mg/次,3次/d,口服;鹽酸左氧氟沙星片(由珠海經濟特區(qū)生物化學制藥廠生產,批號20151219,0.1 g/片),0.4 g/次,1次/d,口服;沙丁胺醇氣霧劑(由無錫福祈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60212),100~200 μg/次,2~3次/d,吸入用。
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服養(yǎng)肺湯,藥物組成:茯苓、陳皮、半夏各15 g,桔梗9 g,雞血藤30 g,山藥、黃芩、苦杏仁各10 g,川芎20 g。1劑/d,水煎,取藥液100 mL,早、晚溫服。
兩組均于治療2周后判定療效。
治療前、后采用肺功能檢測儀對兩組患者肺功能指標進行評估,包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呼氣流峰值速度(PEF)和用力肺活量(FVC)。
治療前、后分別抽取兩組患者動脈血3 mL,采用血氣分析儀,檢測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pH值、動脈血氧分壓(PaO2)水平。
觀測兩組患者有無藥物不良反應。
按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5]。治愈:癥狀、體征完全消失,F(xiàn)VC值上升幅度≥85%。有效:癥狀、體征均有明顯改善,F(xiàn)VC值上升幅度在60%~84%。無效:癥狀、體征無明顯好轉或惡化,F(xiàn)VC值上升幅度<60%。
見表1。兩組對比,經Ridit分析,u=2.09,P<0.05,差別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療效對比
見表2。
組 別例數時間FEV1/LPEF/(L·s-1)FVC/L治療組49治療前1.24±0.452.91±0.632.09±0.61治療后1.72±0.53**#3.31±0.49**#3.21±0.41**##對照組49治療前1.25±0.432.89±0.622.10±0.59治療后1.48±0.51*3.09±0.592.58±0.66**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5,**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P<0.05,##P<0.01。
見表3。
組 別例數時間PaCO2/mmHgpHPaO2/mmHg治療組49治療前48.30±5.347.14±0.1358.70±5.35治療后39.87±3.46**##7.43±0.13**#86.57±8.14**##對照組49治療前48.21±5.417.13±0.1258.64±5.47治療后42.37±4.62**7.35±0.24**80.64±7.16**
注:與同組治療前對比,**P<0.01;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P<0.05,##P<0.01。
兩組治療期間均未出現(xiàn)不良反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屬中醫(yī)學“肺脹”范疇。西醫(yī)治療該病主要是通過緩解支氣管痙攣,并給予糖皮質激素改善肺部通氣狀態(tài),從而達到治療效果。中醫(yī)學認為:該病主要是由于肺虛日久、肺氣不利、血脈瘀阻、痰濁潴留、肺宣泄功能失常等引發(fā)肺脾兩虛、氣道阻塞,臨床治療應以活血化瘀、宣肺止咳、清熱化痰為基本原則[6]。
養(yǎng)肺湯方中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寧心;陳皮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桔梗宣肺,利咽祛痰;雞血藤補血活血,通絡;山藥健脾補肺,益胃補腎,固腎益精;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苦杏仁止咳平喘;川芎活血祛瘀,祛風止痛。諸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止咳平喘、清肺化痰之效[7-8]?,F(xiàn)代藥理研究[9]表明:川芎具有止咳化痰、擴張肺血管的作用,能夠降低肺循環(huán)阻力;雞血藤、半夏能夠促進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從而改善肺功能。研究[10]表明:養(yǎng)肺湯具有清熱活血的作用,可擴張肺血管,有利于血液循環(huán),降低肺循環(huán)阻力,從而有效緩解肺動脈高壓。
本研究結果表明:養(yǎng)肺湯聯(lián)合西藥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較好療效,可以改善肺功能和血氣指標,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安全性高。
[1]劉海葉,王亞利,王鑫國,等.養(yǎng)陰益肺方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穩(wěn)定期氣陰兩虛證患者白三烯B4水平的影響[J].中醫(yī)雜志,2017,58(8):673-677.
[2]鐘云青.加味麻杏二三湯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濁阻肺證)的臨床研究[J].中醫(yī)藥信息,2017,34(1):69-72.
[3]劉歡.中西醫(yī)結合治療寒飲內停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fā)作期的療效觀察[J].中醫(yī)藥通報,2017,16(2):49-51.
[4]中華醫(y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學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治指南(2013年修訂版)[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3,36(4):255-264.
[5]鄭筱萸.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M].北京:中國醫(yī)藥科技出版社,2002.
[6]陳劍.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療效觀察[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1(1):681-683.
[7]羅水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50例臨床觀察[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4,23(9):1745-1746.
[8]柯彤.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5,12(6):103-106.
[9]蘇成程,唐艷芬,尤菊松.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20例臨床研究[J].江蘇中醫(yī)藥,2014,46(4):21-22.
[10]謝東,盧國良.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臨床研究[J].四川中醫(yī),2014,32(9):75-77.
R563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7.12.16
1001-6910(2017)12-0038-03
2017-07-18;
2017-10-30
(編輯 顏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