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祥,常 誠
東北黑土地治理區(qū)2015—2016年水土流失動態(tài)監(jiān)測
劉建祥,常 誠
(松遼流域水土保持監(jiān)測中心站,吉林長春130021)
作為全國水土流失動態(tài)監(jiān)測與公告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松遼流域2016年度重點對東北黑土地治理區(qū)15個典型縣,面積6.32萬km2的土地利用、植被覆蓋、水土保持措施和水土流失情況進行了動態(tài)監(jiān)測。監(jiān)測結果表明,區(qū)域土地利用類型以旱地為主,區(qū)域總面積的48.04%,各類土地利用總體變化不大,呈現旱地面積減少,水田和林地面積增加的現象,水土流失面積占區(qū)域總面積的31.91%,2015—2016年水土流失面積減少139.48 km2,新增水土保持重點治理項目是導致水土流失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
東北黑土地治理區(qū);水土流失;動態(tài)監(jiān)測;2015—2016年
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已受到政府和全社會的普遍關注。近年來,國家水土保持生態(tài)建設和環(huán)境保護的力度逐步加大。2010年修訂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第十一條明確規(guī)定國務院水行政主管部門應當定期組織全國水土流失調查并公告調查結果。
《水土保持生態(tài)環(huán)境監(jiān)測網絡管理辦法》(水利部令第12號)、《全國水土保持預防監(jiān)督綱要(2004—2015年)》和《全國水土保持監(jiān)測綱要(2006—2015年)》明確要求定期公告水土流失動態(tài),每年對重點項目水土流失動態(tài)進行公告,每5年對重點地區(qū)進行一次公告,每10年公告一次全國水土流失狀況。
2007年,水利部批準實施全國水土流失動態(tài)監(jiān)測與公告項目,由水利部水土保持監(jiān)測中心組織實施。2012年水利部審查通過了《全國水土流失動態(tài)監(jiān)測與公告項目預算規(guī)劃(2013—2017年)》,2013年該項目被納入中央財政經常性專項業(yè)務經費,由水利部水土保持監(jiān)測中心和七大流域機構監(jiān)測中心站承擔完成。2013年水利部編制印發(fā)了《全國水土流失動態(tài)監(jiān)測與公告項目規(guī)劃2013—2017年)》。松遼流域動態(tài)監(jiān)測是全國水土流失動態(tài)監(jiān)測與公告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5年度,松遼流域國家級重點治理區(qū)東北黑土地治理區(qū)水土流失動態(tài)監(jiān)測工作涉及黑龍江省的龍江、克東、安達市、蘭西市、望奎、拜泉、北安、賓縣;吉林省的梅河口、柳河縣、梨樹、榆樹;內蒙古自治區(qū)的扎蘭屯市、科爾沁右翼前旗以及遼寧省的西豐縣共計15個典型縣,面積7.26萬km2。2016年度松遼流域國家級重點治理區(qū)東北黑土地治理區(qū)水土流失監(jiān)測范圍涉及黑龍江省的克東縣、望奎縣、拜泉縣、北安市、賓縣、尚志市、依蘭縣、海倫市、巴彥縣;吉林省的梅河口市、柳河縣、梨樹縣、伊通滿族自治縣;內蒙古自治區(qū)的扎蘭屯市以及遼寧省的撫順縣共計15個典型縣,面積6.32 萬km2。
2015年至2016年,東北黑土地治理區(qū)相同監(jiān)測區(qū)域內涉及克東、望奎、拜泉、北安、賓縣,吉林省的梅河口、柳河縣、梨樹和內蒙古自治區(qū)的扎蘭屯市等9個典型縣,面積3.68萬km2。
監(jiān)測內容為區(qū)域的土地利用、植被蓋度、水土保持措施以及水土流失情況等。具體包括各級土地利用類型的面積與比例,各級植被蓋度的面積比例,各類水土保持措施面積,水土流失強度、面積和分布。
主要基于為高分一號(2 m全色,8 m多光譜)和空間分辨率2.1 m資源三號衛(wèi)星影像,利用遙感解譯和反演,通過資料收集、統(tǒng)計報送,結合野外調查,獲取土地利用、植被覆蓋、水土保持措施信息,并根據區(qū)域近30年日侵蝕性降雨、1∶50 000DEM、土壤可蝕性數據,結合松遼流域實際,利用美國通用水土流失方程(USLE)進行水土流失計算,評價區(qū)域水土流失狀況。
利用GIS軟件的柵格數據代數疊加運算功能,將六因子柵格圖相乘,得到每個柵格的侵蝕模數,將此運算結果按照SL 446-2009《黑土區(qū)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標準》劃分等級后,對水土流失結果進行匯總分析。
USLE模型的基本形式為:
式中:A——預測土壤侵蝕量;R——降雨侵蝕力因子;K——土壤可侵蝕性因子;L,S——坡長與坡度因子;C——覆蓋與管理因子;P——水土保持措施因子。
3.1.1 現狀
2016年,東北黑土地治理區(qū)15個典型縣土地利用總面積63 158.83 km2。土地利用類型以旱地為主,面積30 343.86 km2,占土地總面積48.04%;其次為林地,面積22 474.19 km2,占35.58%;草地面積占3.79%,如表1所示。
3.1.2 變化情況
與2015年松遼流域國家級重點治理區(qū)開展相同工作范圍的黑龍江省拜泉縣、望奎縣、克東縣、賓縣、北安市;吉林省梅河口市、柳河縣、梨樹縣;內蒙古自治區(qū)扎蘭屯市9個典型縣,面積36 836.68 km2,進行對比分析。
2015年至2016年,土地利用總體變化不大,其中變化最大的為旱地,與2015年相比,2016年旱地面積減少了45.19 km2,主要是由于拜泉、望奎、克東、扎蘭屯的減少造成的;其次為水田,面積增加了35.94 km2,主要是由于拜泉、望奎、扎蘭屯增加造成的;林地面積增加了16.72 km2,主要是由于拜泉、扎蘭屯和梨樹增加造成的;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面積增加了4.07 km2,主要是由于拜泉、克東增加造成的;居民點及工礦交通用地,面積減少了2.45 km2,主要是由梨樹縣和拜泉減少造成。
典型縣 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總計拜泉望奎克東賓縣北安尚志依蘭海倫巴彥梅河口柳河梨樹伊通撫順扎蘭屯總計55.36 189.43 14.67 92.51 90.76 701.76 546.54 568.31 293.79 443.13 240.72 76.40 54.18 39.43 33.33 3 440.32 2 702.37 1 638.17 1 545.92 2 178.17 3 460.37 1 929.52 2 117.95 3 025.22 2 184.70 815.66 1 004.14 2 872.75 1 614.30 509.99 2 744.63 30 343.86 306.72 203.93 263.26 1 292.17 2 471.01 5 914.16 1 581.33 553.52 401.74 630.21 1 890.60 409.76 557.54 1 591.39 4 406.85 22 474.19 89.82 7.40 128.18 3.12 911.22 89.63 55.73 110.08 13.63 33.27 53.91 0.56 55.10 6.34 835.76 2 393.75居民點及工礦交通用地377.59 205.28 93.22 173.33 149.07 244.87 213.96 276.77 189.17 168.05 111.16 441.14 171.84 104.97 220.54 3 140.96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64.56 61.30 34.23 111.41 119.48 56.30 147.56 120.28 60.84 86.62 46.46 57.86 80.11 107.42 120.75 1 275.18其他土地利用5.18 15.19 6.90 4.90 7.69 4.00 5.89 0.90 17.76 4.66 3.61 1.53 0.04 3.50 8.64 90.57 3 601.60 2 220.70 2 086.38 3 855.70 7 209.60 8 940.24 4 668.96 4 655.17 3 161.63 2 181.60 3 350.60 3 860.00 2 533.11 2 363.04 8 370.50 63 158.83
15個典型縣的林草地面積24 867.94 km2,占土地利用總面積的39.37%。林草地植被覆蓋以高覆蓋、中高覆蓋為主,面積為14 886.1 km2,5 685.58 km2,所占比例為59.86%,22.86%。低覆蓋、中低覆蓋和中覆蓋面積較小,分別占3.16%,3.79%和10.33%。
截至2016年,15個典型縣水土保持措施累計治理面積9 518.01 km2,其中以坡耕地治理工程為主,面積為4 411.19 km2,占治理措施總面積的46.35%;其次為林草措施,面積為3 892.40 km2,占治理措施總面積的40.90%;封育治理面積為1 131.46 km2,占11.89%,荒坡治理工程面積較小,如表2所示。
坡耕地治理工程中以改壟面積最大,占坡耕地治理工程總面積的73.62%;梯田和地埂面積相當,分別占12.35%和8.13%。林草措施中以造林面積最大,占林草措施總面積的78.75%。治溝工程共86 917處(座),其中谷坊數量最多,占治溝工程總數量的93.50%。小型蓄水保土工程共20 535處(座),其中涵洞數量最多,占96.24%,作業(yè)路14 456 km。
15個典型縣,拜泉縣水土保持措施面積最大,2 498.17 km2,占措施總面積的28.28%;其次為尚志市,面積1 274.75 km2,占14.43%;賓縣面積占12.46%,其他縣份面積較小。
表2 水土保持措施統(tǒng)計表
3.4.1 現狀
15個典型縣的水土流失面積20 153.17 km2,占區(qū)域土地總面積的31.91%。其中,以輕度侵蝕為主,面積12 117.75 km2,占侵蝕總面積的60.13%;其次為中度侵蝕,面積4 765.91 km2,占23.65%;強烈、極強烈和劇烈侵蝕面積較小,占侵蝕總面積的比例為8.93%,2.75%和4.54%。
3.4.2 變化情況
2016年東北黑土地區(qū)9個典型縣土壤侵蝕總面積 13 583.8 km2,較 2015 年減少 139.48 km2。其中減少最大的為輕度侵蝕,減少面積78.57 km2;其次為中度侵蝕,減少面積31.67 km2;其他級別侵蝕變化不明顯。2016年拜泉縣、賓縣、北安市、梅河口市、柳河縣、梨樹縣、扎蘭屯市等7個縣有新增水土保持重點治理項目是導致水土流失面積減少的主要原因,共涉及11個小流域,項目區(qū)面積198.21 km2,水土保持措施面積67.67 km2,如表3所示。
表3 東北黑土區(qū)2015—2016年9個典型縣土壤侵蝕變化km2
截至2016年,松遼流域水土保持監(jiān)測中心站已連續(xù)開展了大興安嶺預防保護區(qū)、呼倫貝爾預防保護區(qū)、長白山預防保護區(qū)、西遼河大凌河中上游重點治理區(qū)、東北黑土地重點治理區(qū)等國家級重點防治區(qū)的水土流失監(jiān)測工作,監(jiān)測面積達91.78萬km2,基本上掌握了流域國家級重點防治區(qū)水土流失狀況,提升了松遼流域整體監(jiān)測能力和水平,為重大生態(tài)治理項目提供數據支撐和決策依據。
[1]Wischmeier W H,Smith D D.Predicting rainfall erosion losses∶A guide to conservation planning[M].Agriculture H andbook,No.537.USDA,1978.
[4]SL446-2009,黑土區(qū)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技術標準[S].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9.
S157 < class="emphasis_bold"> [文獻標識碼]B
B
1002—0624(2017)12—0022—03
2017-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