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正
與孩子排查、歸類再練練
文/國正
孩子進入小學五年級了,語文、數學兩科的學習就更加重要了——畢竟進入高年級,對孩子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能力、學習習慣等要求更高。眼下即將到來的考試就是一次很好的“體檢”——借此進行排查,發(fā)現(xiàn)優(yōu)點、找到不足,以便下半學期的學習。
就語文學科而言,要更重視字詞句的學習消化??记皬土曋?,仔細看一遍孩子開學以來的語文作業(yè)以及隨堂測驗,若孩子這方面的錯誤多了,就要引起足夠的注意。如果情況不理想,孩子頻錯,請加強字詞句訓練。如:生字的默寫,關聯(lián)詞的運用,句型的變換,詞語的填空及修改病句練習等。
集中練習后,再錯的知識點,一定要“找原因”“再練習”——我覺得:再動筆時,就先動口、再動手。讀準、說清,然后寫。這樣,效果好一些。
我們知道,五年級數學期中考試的范圍是小數乘法、位置、小數除法和可能性。從以往的考試情況來看,不少孩子的基礎掌握得還不夠讓老師滿意:做題時非常粗心,知識掌握不靈活。往往會出現(xiàn)以下情況:
期中考試涉及半學期所學,很多題目涉及到計算,小學生在計算時可能會粗心,一些成績較優(yōu)秀的小家伙也會犯這樣的錯誤。例如在小數乘法中可能最后忘記點小數點了,數字抄錯了等等。這些問題在平時學習中是不可避免地會出現(xiàn),但是如何讓學生盡量少出現(xiàn)或不出現(xiàn)這類問題呢?如何養(yǎng)成學生良好的習慣呢?我建議:家長可以將半學期的習題練習找出來,歸類,發(fā)現(xiàn)孩子錯誤多的地方就要一題一題地、不厭其煩地與孩子說,以刺激、強化規(guī)范解題意識。
有的學生在做題時不能靈活應用知識。
其實,有的時候,試卷的題目類型也做過,然而題目變了,有些孩子就不會做了。比如:甲、乙兩人用1~12張數字卡片做翻牌游戲,甲翻數字卡片,乙猜,如果乙猜對,乙獲勝,如果乙猜錯,甲獲勝。問:你認為這個游戲對甲、乙公平嗎?其實這題目原型是課本里的“問球在哪個碗里,問:游戲公平嗎?”作業(yè)當中,這道題目學生會做也會說,然而在試卷中答這道題時,正確率也不高。因為,孩子的遷移能力需要提升。家長在陪孩子復習時,“適當補充幾題”,練習一下即可。
其實,家長朋友只需要仔細翻看半學期孩子的課本、練習等,對錯都要歸歸類,就知道怎么抓最近孩子在家的學習了。
【郭老師看法】
五年級孩子難教育,首先是家長會一不留神,忽視了孩子的成長與突變。
10歲左右,孩子自我意識開始崛起,強烈需要父母的尊重,把他當作大孩子。不少父母不了解這一點,仍把孩子當小寶寶對待,有時不是孩子故意與你作對,背后隱藏著孩子渴望理解和尊重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