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蝶
江蘇省中醫(yī)院 江蘇省南京市 210000
敷膏外敷治療小兒靜脈炎的療效觀察及體會
胡 蝶
江蘇省中醫(yī)院 江蘇省南京市 210000
目的:觀察中藥青敷膏外敷治療小兒靜脈留置針輸液引起靜脈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隨機將30例靜脈l留置針輸液引起靜脈炎患兒分為試驗組16例,采用青敷膏外敷治療患處局部皮膚;對照組14例,采用50%的硫酸鎂溶液常規(guī)濕敷治療,比較2組患兒的顯效時間及療效。結果:試驗組患兒的治療效果優(yōu)于對照組,試驗組總有效率為94.6%,對照組為76.5%,2組療效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中藥青敷膏外敷治療小兒留置針靜脈炎較50%硫酸鎂常規(guī)濕敷治療存在一定優(yōu)勢,具有顯效快、效果好且操作簡單的優(yōu)點,患兒及家長易于接受,既減輕了患兒的痛苦,也減少了醫(yī)療護理糾紛,更提高了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青敷膏;患兒;留置針;靜脈炎;療效
小兒靜脈留置針輸液是一項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常規(guī)、最重要的護理操作,也是疾病治療和搶救患兒最基本的措施。在兒童疾病的診治及搶救過程中經常需要從外周靜脈留置針滴注甘露醇、阿奇霉素、紅霉素、葡萄糖酸鈣、氯化鉀、鹽酸多巴胺及甲磺酸酚妥拉明等藥物,由于這些藥物維持滴注的時間長,輸入次數過多,輸注液體溫度過低,藥物對局部組織和血管的刺激,引起患兒輸液局部產生化學性炎性反應[1],導致穿刺部位血管壁變硬,表現(xiàn)為穿刺部位靜脈紅腫或呈條索狀,且疼痛,嚴重的出現(xiàn)硬結。它不僅給患兒及家長帶來痛苦,影響輸液治療及疾病康復的計劃,嚴重的還會出現(xiàn)局部皮膚組織壞死,形成潰瘍,造成感染,甚至引起敗血癥,危及患兒生命,引起糾紛。我科自2017年1月起采用青敷膏外敷治療小兒靜脈炎16例與50%硫酸鎂常規(guī)濕敷治療14例進行比較,現(xiàn)報告如下。
選擇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本科因靜脈留置針輸液引起靜脈炎患兒30例,年齡在2-12歲之間,男18例,女12例,均意識清晰,表達能力正常,其中診斷為支氣管肺炎18例,上呼吸道感染6例,輪狀病毒感染2例,喘息性支氣管炎4例,治療中使用藥物為甘露醇、阿奇霉素、紅霉素、葡萄糖酸鈣、氯化鉀、鹽酸多巴胺及甲磺酸酚妥拉明,均使用24G靜脈留置針,穿刺部位為四肢靜脈,輸液治療后發(fā)生I級靜脈炎10例,II級靜脈炎16例,III級靜脈炎4例。隨機將患兒分為試驗組16例,對照組14例,2組患兒年齡、性別、診斷、靜滴藥物,穿刺部位及發(fā)生靜脈炎分級比較,經統(tǒng)計學處理,無明顯差異(P>0.05)。
根據美國輸液護理協(xié)會靜脈炎程度和判斷準則,將靜脈炎分為4級[2]。I級:輸液部位發(fā)紅,伴隨或不伴隨疼痛;II級:輸液部位疼痛,并伴隨發(fā)紅或水腫;III級:輸液部位疼痛,伴隨發(fā)紅或水腫,可觸及條索狀硬結;IV級:輸液部位疼痛,伴隨發(fā)紅或水腫,可觸及條索狀硬結,且硬結長度>2.5cm,按壓時有膿性分泌物流出。
試驗組∶ 用壓舌板將我院中藥制劑青敷膏薄厚均勻的攤開在棉紙上,藥膏須超出患兒局部靜脈炎的大小范圍, 將攤好藥膏的綿紙外敷于患處再用膠布固定;對照組∶ 用50%硫酸鎂20ml浸濕紗布,將紗布覆蓋在患處, 并用塑料包裝袋覆蓋加以固定濕敷局部。操作者在使用2組藥物前均告知患兒及家長靜脈炎的預后及所敷藥物目的,并取得其同意及配合后方可實施。
觀察患處靜脈及周圍紅、腫、熱、痛癥狀的改善情況;患處皮膚腫脹消退以周圍正常皮膚相同為標準,包括皮膚的彈性及顏色,疼痛標準以數字疼痛評估量表為基準[3]。判斷指標:①顯效:8h內患肢無紅腫,疼痛減輕,無熱感,有皮膚皺紋出現(xiàn);②有效:8-16h之內患肢無紅腫,疼痛減輕,無熱感,有皮膚皺紋出現(xiàn);③無效:24h以上患肢仍存在腫脹疼痛,無皮膚皺紋出現(xiàn)。2組均記錄藥物顯效時間,藥物總有效率為顯效率及有效率相加。
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
見表1。
表1:2組患者顯效時間快慢比較
見表2。
表2:2組患者有效率比較(%)
(1)靜脈留置針輸液在臨床急、危、重癥搶救,靜脈給藥治療及疾病康復過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臨床護理工作中經常因以下幾種原因,致使輸液性靜脈炎的發(fā)生。①物理因素∶ 由于反復穿刺或穿刺部位不恰當,未能妥善固定,導致?lián)p傷靜脈壁;②化學因素∶患兒在治療過程中應用高滲及各種刺激血管的溶液;③污染因素:靜脈留置針穿刺操作過程中,局部皮膚消毒不嚴格、加藥時各種污染、藥物配置時間過長及輸液微粒污染;④液體輸入速度及總量:每日靜脈輸液量過大時發(fā)生輸液性靜脈炎的幾率會明顯提高;⑤機體因素∶ 患兒病情重,抵抗力下降, 等因素導致局部皮膚產生炎性反應, 形成靜脈炎。[4]因此臨床中應如何預防患兒靜脈留置針輸液性靜脈炎的發(fā)生,需得到護理人員的高度重視。臨床中預防靜脈留置針輸液性靜脈炎的常規(guī)護理方法有:①在靜脈輸液操作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②掌握輸液技巧并正確使用留置針;③選擇合理且合適的靜脈:應選擇回流通暢,彈性較好、管徑粗、直,且容易固定的血管進行穿刺;④針對患兒在靜脈滴注刺激性強的藥物時,應備生理鹽水前后沖管,輸液通暢后再輸藥液;⑤加強輸液巡視,及時發(fā)現(xiàn)液體外滲并積極處理;⑥ 加強營養(yǎng),合理膳食,增強患兒的抵抗力,減少感染的機會,利于疾病的康復。
(2)中醫(yī)認為∶靜脈炎屬“惡脈”“蹁疾”等范疇,藥物外滲于脈外,系濕熱之邪外侵,治療應以清熱利濕,消腫散結、通脈、活血化瘀為主[4]。中藥制劑青敷膏藥物成分系大黃、姜黃、黃柏、白芨、白芷、甘草、青黛花粉, 研磨至細粉加飴糖1:1調和行成。其賦形劑飴糖能夠保持藥物的黏性和濕潤, 使其完全覆蓋在患肢局部發(fā)揮藥物的療效。
(3)現(xiàn)在臨床中常規(guī)治療輸液性靜脈炎應用的是50%硫酸鎂進行濕敷,原理是硫酸鎂產生的高滲作用,阻止肌肉神經傳遞,讓周圍血管舒張加強外滲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從而減輕紅腫熱痛等炎性癥狀。但在使用過程中,硫酸鎂經過一段時間產生風化,藥物水分會蒸發(fā),從而有一定的刺激性的白色結晶產生,令患兒皮膚干燥不舒適,而且含有藥液的紗布干燥后變硬,離患處皮膚越來越遠,不利于皮膚對藥物的吸收,從而使療效降低。試驗組16例利用青敷膏外敷治療留置針輸液性靜脈炎的患兒,局部組織較對照組顯效時間快,總有效率達94.6%,患兒無局部刺激及不良反應,對藥物感覺涼爽、舒適,以上表明青敷膏外敷治療對留置針輸液性靜脈炎有很好的療效。
(4)我們在使用青敷膏時應注意∶ ①輸液性靜脈炎應及早發(fā)現(xiàn)盡早給予外敷治療;② 為避免藥物直接作用于患兒患肢皮膚,引起皮膚黏滯不適、藥物阻塞毛孔或導致接觸性皮炎,采取患處敷藥的表面覆蓋一層棉紙;③敷藥時應避開拔針的穿刺點,攤制面積需大于炎癥范圍;④敷藥攤制應薄厚均勻, 太薄易干,導致藥效差;太厚則在受熱后常溢出棉紙敷料,不僅浪費藥物且容易污染患兒衣物和被單;⑤敷藥后定時觀察反饋患肢局部皮膚情況,如出現(xiàn)皮疹、瘙癢等癥狀應立即揭開停用;⑥治愈的局部血管近期內避免重復穿刺[5]。
小兒靜脈留置針輸液性靜脈炎的護理干預方法較多, 可根據患兒藥物外滲情況及靜脈炎分級程度選擇物理、藥物或中醫(yī)療法, 盡量避免有創(chuàng)傷性的護理措施。青敷膏外敷治療可作為預防與治療留置針輸液性靜脈炎的優(yōu)先選擇方式, 具有顯效快、效果好且操作簡單的優(yōu)點,患兒及家長易于接受,既減輕了患兒的痛苦,也減少了醫(yī)療護理糾紛,更提高了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梁福培.蘆薈汁加蜂蜜治療輸液引起的輸液性靜脈炎的療效觀察[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1(03):105-106.
[2]王在英.復方地黃酊濕敷治療化療醫(yī)物所致輸液性靜脈炎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7,23(07):51-52.
[3]楊月華,沈玲玲.雙氯芬酸鈉乳劑預防PICC致機械性輸液性靜脈炎的效果觀察[J].中華護理雜志,2010(05):416-417.
[4]潘楚梅,孫紅梅,員鳳英.龍血竭酒精外敷治療輸液性靜脈炎的效果觀察[J].當代護士(學術版),2010(03):90-91.
[5]黃紅艷,楊云芬.靜脈輸注化療藥物對血管組織的損傷[J].實用護理雜志,1996,12(11):42.
胡蝶(1986-),女,江蘇省南京市人。大學本科學歷?,F(xiàn)為江蘇省中醫(yī)院護士、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