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蓉
(蘇州健雄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太倉 215411)
淺析模具子系統(tǒng)制造實訓課程的改進措施
周曉蓉
(蘇州健雄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太倉 215411)
本文中的《模具子系統(tǒng)制造實訓》課程是實踐環(huán)節(jié)中的一門必修課程,這門課程與AHK德國工商行會的考證息息相關,它關系著學生畢業(yè)考試是否能順利通過實踐考核部分。在實訓的過程中,針對學生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與錯誤,進行了研究與改進,如何使學生們在后期的課程中,對可能產生的錯誤進行預評估,如何將錯誤盡可能地降到最低,從而更順利地掌握技術操作要領。
雙元制;實踐課程;防誤防錯
在企業(yè)日常的加工過程中,人為產生的錯誤占比很高。在我們實踐操作課程中,學生處于學習階段,則更容易產生加工性錯誤,所以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需要對學生進行嚴格的操作控制及作業(yè)規(guī)范管理。
學生在加工前,對圖紙可能沒有分析清楚,或者讀圖錯誤,在編制加工工藝時,沒有考慮周到。例如圖1的零件,銑削涉及到通槽、半腰槽、U型槽、型腔槽等,屬于各種槽類集合訓練的加工練習件。由于各類槽比較多,對于學生來說比較復雜,在工藝編制時,一旦順序錯誤,在正式操作銑削時就會出現(xiàn)問題,可能導致槽的位置尺寸錯誤,槽的深度錯誤等常見的錯誤。
機床也存在誤差。一是它本身存在的誤差,這是無法避免的,比如機床的剛性、機床絲桿間隙、機床在落地調整水平時存在的誤差、機床在運作時產生的熱變形誤差等。在這些誤差里,有些是無法避免的,有些則可以通過人為處理避之。
在加工過程中,由于學生銑刀安裝的方法有區(qū)別,也會導致加工出現(xiàn)誤差。例如:立銑刀在裝夾時,刀具調整偏低,留出的刀柄過長,導致銑削加工時,銑刀出現(xiàn)讓刀現(xiàn)象。
(1)量具本身存在的誤差,不可避免。這是在量具在生產過程中產生的誤差,與量具精度等級有關。所以,針對不同尺寸精度要求的零件,應該選擇不同精度要求的檢測工具,來保證尺寸精度要求。(2)測量環(huán)境的誤差,測量環(huán)境溫度應該控制在常溫時,比較適合進行測量,如果溫度過高,則會影響到測量的結果,產生誤差。所以,在測量精度要求比較高的零件尺寸時,應該具備相應的常溫檢測室,進行專門的測量工作。(3)學生在測量時,對量具的握力大小差異導致的誤差。學生在進行測量的過程中,是從生疏到熟練的一個過程,在剛進行測量動作時,由于不適應,會導致手持量具的力量過大或過小,這些情況都會產生測量誤差。在實踐的過程中多加訓練,則很快就能掌握手里的力量,找到一個適中的握力去握持量具,減小測量過程中產生的誤差。(4)學生在測量時,目測方向有偏差所導致的誤差。在測量讀數(shù)時,每個人的讀數(shù)多少都會有差異,這也導致了不同的人,測量出來的尺寸讀數(shù)不同,因而產生測量誤差。這個誤差可以從一開始示范教授的時候,對學生強調讀數(shù)的方法,應該直視量具上的刻度線,再去觀察讀數(shù),才能將誤差盡可能減小。
圖1
(1)恐懼的心理狀態(tài)。在剛剛接觸告訴旋轉運動的機床加工時,大部分學生心理會產生恐懼。如遇到需要進行計算的情況時,這種恐懼感便會加劇,嚴重的則會出現(xiàn)意識障礙,導致學生加工時躡手躡腳,增加加工時長,影響加工質量。(2)粗心的心理狀態(tài)。粗心往往是產生錯誤的一大重患,往往也是學生對待加工不認真的態(tài)度體現(xiàn),只注重按時完成這個零件的加工,而在細節(jié)上對自己沒有要求,沒有精益求精的精神態(tài)度。在加工過程中就可能出現(xiàn)錯誤,或加工出來的零件產生了問題,影響到最后的裝配。(3)習慣性心理狀態(tài)。有的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就已經接觸了銑床加工,已經有了機床的使用加工經驗,已經固化了加工思維。當進入正規(guī)化的加工方法訓練時,仍然固執(zhí)地使用以往的加工方法,始終覺得自己的方法優(yōu)于所學到的新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很多不規(guī)范的小習慣會影響到最終的加工結果。(4)憎惡的心理狀態(tài)。一是學生對老師存在偏見,連帶對這門課程也帶有有色眼鏡,這個與老師的威信有關。還有可能學生對這個專業(yè)本就不喜,并非他最初想要選擇的專業(yè),久而久之,這種不喜擴大并轉變?yōu)閰拹?,這種情況出現(xiàn)則不利于學生以后的個人發(fā)展。
從根本上進行預防,對于圖1的零件加工。先由學生獨立或分組對圖紙進行分析,進行工藝編制,然后由任課老師對學生編制的工藝進行分享,找出問題所在,確定正確的工藝后,再進行實踐加工的課程內容。這是從源頭采取預防措施。
在實踐加工的過程中,采取的預防措施是,先針對需要銑削的槽進行演示,并強調容易錯誤的地方,例如圖1中的U型槽銑削,利用循環(huán)銑削的方法時,每個銑削點需提前計算好位置尺寸,在使用自動走刀加工時,需要提前停下后用手動走到銑削點,然后銑削下一個方向時,在不確定自動走刀手柄控制的方向時,需用手動先進行銑削一段后,再開啟自動走刀。以免方向錯誤而導致槽銑錯。
從防錯的角度來看,時效性也非常重要。首先,在錯誤發(fā)生之前采取措施是預防,可以盡可能將錯誤發(fā)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例如在實踐加工之前,先由任課老師進行現(xiàn)場示范教學,強調可能產生的錯誤,避免犯之。而在錯誤發(fā)生之后再去進行補救,往往都是在處理造成的后果。所以,把握防錯的時效是越早越好。
(1)整體制度化是起點。對于制度,應該要從無到有、從有到好、從好到優(yōu)再到日?;奈覀兊默F(xiàn)狀來看,制度已經是處于好的階段,實訓現(xiàn)場已經有了較完善的制度機制,例如5S管理、機床TPM管理等,對于這些制度的執(zhí)行力度也相當大。但在一些細節(jié)方面還需要進行改進。(2)規(guī)范學生行為是關鍵。學生各種都有,大部分比較好管理,也會有個別較難受控制,所以在課程中應該加入一些獎懲機制,來規(guī)范學生的日常操作加工方法,這樣可以較好地控制最終的加工結果。(3)全面展開標準化是目標。當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運作成熟后,下一步便是標準化。這個需要所有任課老師進行統(tǒng)一磨合,達到同樣的課程由不同老師受教的結果基本一致的效果。一旦標準化形成后,對于學生整體管理也會變得較為順利。
積極地控制屬于主動性的行為,這不單單是老師需要去維護學生的行為,更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學生維護所加工的零件,這是從源頭上得到控制。如果學生在加工過程中出現(xiàn)失誤的情況,在老師及時并有效的控制下,可以得到較好的控制。對于這樣的控制機制是必須長期性的,直到學生能做到主動地去控制,避免錯誤產生。
防錯防誤法對加工過程的控制非常有效,包括對于機床、人員、外界等多種因素。本文利用實踐過程中出現(xiàn)的錯誤,對產生錯誤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利用防錯防誤法對防范這些錯誤的產生進行了改進措施,消除產生錯誤的誘因。
[1]劉高鵬,韋余萍,何航紅.基于人的可靠性分析的防錯設計研究[J].現(xiàn)代制造工程,2011(6):89-92.
[2]李和平.機械產品的防錯技術[J].機械工業(yè)標準化與質量,2009(10):24-30.
TH122
A
2096-4110(2017)03(b)-00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