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翔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上任將滿一年,國內政治內斗、對外頻頻“退群”讓他一直不缺乏聚光燈的追趕。這讓人差點忘了,特朗普可是打著經濟牌贏了大選。這一年來他在經濟治理方面的表現如何呢?
美國經濟的一些最新數據似乎給出了答案。今年美國經濟前三季度增速分別為1.2%、3.1%和3.3%。其中三季度達到2008年來第二高速,僅次于2014年三季度創(chuàng)下的5.2%。勞動力市場狀況持續(xù)改善,三大股指迭創(chuàng)歷史新高。不僅金融總財富超危機前,美國家庭收入也超過了1999年的峰值水平。
不出意外,特朗普毫不客氣地將美國經濟的這些成就歸為他的經濟政策。只是事實可能并非如此。特朗普目前執(zhí)行的還是奧巴馬政府制定的2017財年預算案。而他上任以來最重大的經濟政策稅改直到今年9月底才拿出方案,雖已在兩院通過但距正式簽署生效還有時日,付諸實施后到取得成效也還會有一定時滯。目前來看,特朗普經濟施政對經濟的積極作用,主要是提振了企業(yè)和民眾對未來前景的信心。
而真正推動美國經濟向好的動力,其實是經過長時間盤整后,消費、私人投資等美國經濟內生性增長動力終于被點燃,沖破危機壓制,開始釋放出增長動能,推動美國經濟進入擴張周期。
下一步看,由于特朗普經濟政策的目標是達到松財政和松貨幣的“雙松”,因此如果付諸實施,短期內應該能對美國經濟產生“立竿見影”的提振作用。如為企業(yè)減稅,能短期提振企業(yè)的投資意愿;減少政府對經濟的干預,以去監(jiān)管換取更強金融刺激,鼓勵銀行和金融公司增加放貸;要求加強貿易執(zhí)法、打擊不公平國際貿易行為,實質是為外國產品和企業(yè)構建壁壘,為美國本土企業(yè)和“美國制造”產品騰出更多市場空間。另外,在下任美聯儲主席和多位理事候選人的甄選中,特朗普試圖通過提名持相同經濟理念的官員來削弱美聯儲貨幣政策的獨立性,變貨幣政策對財政政策的“抵消”為“協(xié)同”。
我們在預期特朗普經濟政策可能帶來這些積極結果的同時,也應關注政策背后潛藏的巨大風險。
首先,加劇業(yè)已嚴峻的債務形勢。目前看,減稅根本無法實現特朗普所謂的“收入中性”目標。據美國稅收政策中心估算,若特朗普稅改方案實施,未來10年聯邦收入將減少2.4萬億美元,財政赤字率將從目前占GDP的2.9%升至4%-5%。
其次,疏于監(jiān)管或令下一次金融風暴加速來臨。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與財政部等政府部門緊密合作,加強金融監(jiān)管,保障金融體系安全。但特朗普認為,對金融機構的嚴苛監(jiān)管削弱了華爾街的創(chuàng)新力,增加經濟的運行成本,于是積極推動去監(jiān)管改革。但受此刺激而亢奮起來的資本盛宴,一旦疏于監(jiān)管,可能上輪危機還未結束,新的危機便已來臨。當下的美國股市正醞釀一個比金融危機前更大的泡沫,越來越多人擔心,特朗普的經濟政策正創(chuàng)造又一個海市蜃樓,下一場危機或加速來襲。
第三,對提高生產率效果有限。生產率是一個國家經濟的長期根本動力,只有大幅提升美國國內生產率才可能真正兌現“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競選諾言,但目前特朗普面臨的困境,正是生產率增速的持續(xù)放緩和勞動力供給的不足。其中,美國制造業(yè)的生產率降速尤為明顯,從1990-2000年平均4%、2000-2007年平均4.7%,降至2007-2016年的1.6%。
雖然特朗普夸耀兌現了競選承諾,但我們卻并沒看到真正有助于提升生產率的直接、有效政策舉措,可能會有這方面效果的稅收改革和基礎設施建設計劃,則至今尚未落地。在2018財年預算案中,特朗普不僅未增加可從根本上促進生產率提高的教育和科研投入,反而做了大幅削減??车艨蒲泻徒逃?,就是砍掉了一個國家的未來。尤其是在當前美國國內社會固化程度已相當嚴重的情況下,如果繼續(xù)削減相關投入,只會為美國社會未來的不穩(wěn)定埋下巨大隱患。
特朗普把2018財年稱為“美國偉大的新起點”,但可惜的是,他已經把“美國優(yōu)先”變成了“美國至上”,在國內不斷制造分裂,疲于應對國內政治亂局,并將有限的精力和時間用于算計如何逼迫他國開放市場、增加從美國的進口,破壞由美國主導建立的國際經濟秩序。這些實際上都偏離了“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可能路徑?!?/p>
(作者是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美國所經濟室主任,哈佛大學訪問學者,2014年國家青年拔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