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娟 于睿哲
摘 要:通過梳理陜西省內主要高校出版社圖書出版與本地重點高校圖書館館藏關系,分析了西安地區(qū)高校出版社圖書出版與收藏存在的圖書館館藏不足、沒有針對性收藏策略及缺乏溝通渠道等問題,提出建立陜西高校出版社聯盟、高效溝通渠道及加大數字資源出版建議,希望能對陜西高校出版社圖書出版有所啟迪。
關鍵詞:高校出版社 圖書館館藏 陜西省
中圖分類號:G2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7)11-00-01
引言
高校出版社是指經國務院出版行政部門審核批準并履行登記注冊手續(xù),主辦單位為高等學校的出版社。多年以來,高校出版社主要依靠高校學者這個龐大的作者群,以教材、教輔等于教學科研相關書籍出版為主要業(yè)務。隨著大數字出版、電子圖書出版等虛擬化、無紙出版逐步成為主流。美國亞馬遜電子書從2010年開始超過精裝硬皮書,2011年5月電子書(eBook)銷量超過紙質書;國內的當當、京東等電商也適時推出電子書銷售;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的調查顯示,15%的國民傾向于“網絡在線閱讀”,15.6%的國民傾向于“手機閱讀”,2.4%的人傾向于“在電子閱讀器上閱讀”,1%的國民習慣“從網上下載并打印下來閱讀”,而66%的成年國民仍更傾向于“拿一本紙質圖書閱讀”。
數字出版、電子圖書的大量出現,迫使處于圖書出版上游的出版社、特別是自以為不缺作者群體的高校出版社轉型迫在眉睫,需要主動去發(fā)現新作者,幫助他們實現作品經典化、權威化,通過不斷增加產出品種、縮短上架周期、降低人工成本來擴大規(guī)模維持利潤。而高校圖書館一方面要保持傳統(tǒng)專業(yè)學科紙質文獻資源建設,從不同來源書商處獲取出版目錄用于后期采訪編目和流通;另一方面,由于出版社出版圖書周期縮短、經典圖書短缺、計算機等多類圖書重復出版等現狀,造成圖書館采訪工作壓力大,特別是年末集中選書、補書現象一直困惑著采訪館員。
如何從理順本地區(qū)高校出版社圖書出版于本地區(qū)圖書館館藏關系,實現本地區(qū)高校出版社與高校圖書館協作,是目前高校出版社普遍面臨的問題。
一、陜西高校出版社出版與本地高校館藏建設調查
從超星中文發(fā)現檢索結果看出,關于“陜西高校出版社”的文獻主要集中在期刊論文中,還有部分學位論文,主要探討陜西高校出版社出版發(fā)行、編輯人員培養(yǎng)等方面,陜西師范大學穆雪主要研究了陜西高校出版社發(fā)展數字出版對策;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楊宗周高校出版社面向知識經濟時代的準備;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秦茂盛,趙文娟討論了高校出版社人事代理制人才機制。陜西省高校出版圖書與本地圖書館館藏情況有以下待改進之處:
1.高校圖書館對本省高校出版社圖書收藏不全
在CALIS聯合編目中,有三家陜西高校出版社圖書達到4000種以上,而反觀本省主要高校圖書館收藏,僅有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基本收藏了50%以上的陜西高校出版社出版圖書,這與西安交通大學的辦學定位、學科門類齊全有關,也與圖書館采訪策略相關關。而其他高校圖書館館藏本省出版圖書數量普遍偏低,很多館藏數量均低于500種。。
2.高校出版社基本沒有針對本校圖書館館藏的策略
從網絡調查和電話咨詢可知,陜西省高校出版社都未制定相應的圖書館收藏計劃,基本與本校圖書館藏書脫節(jié)。本校圖書館需要通過采購渠道,購買本校出版社圖書,與國內學術期刊出版、購買流程相似,這不利于本校學術成果長期保存。以西安交通大學文庫建設為例,文庫建設的目的是存檔歷年來本校師生及校友正式出版的學術著作和其他作品,文庫目前已完成約3000條數據采集工作,而相應的印刷版圖書不足1000本,其主要原因是由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需要通過學者個人捐贈或者圖書館訂閱渠道購買,這導致一些專業(yè)性很強或者出版數量有限的圖書在圖書館并未收藏。
3.高校出版社圖書出版與本校圖書館缺乏溝通
高校出版社和高校圖書館都是高校學術成果產出和轉化、利用中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都是為高校學術成果傳播服務的實體。陜西高校館藏本省高校出版社品種數量少,主要是這兩個部門缺乏必要的溝通和交流,出版社與圖書館屬于不同的經濟實體,出版社目前大部分企業(yè)化,獨立核算,而圖書館屬于信息建設部門,與出版社沒有相互溝通渠道;另一方面,學校成果管理部門往往只重視項目管理,對成果產出管理僅局限于考核環(huán)節(jié),缺乏相應的制度制約,從而造成科研出版專著、教師教材申請資助后花錢出版,圖書館再花錢購買讓讀者使用,造成國家資源。
二、如何促進陜西省高校出版社與高校圖書館協作
高校出版社承擔著傳播先進技術和文化的光榮任務,出版社是內容的提供商也是內容的傳播者,知識的創(chuàng)新需要人才的培養(yǎng),而內容的挖掘和傳播正是為人才的培養(yǎng)奠定了基礎。圖書館作為人類文明的收藏整理機構,同樣擔負著人類精神家園建設。只有出版社與圖書館分工協作,才能建立高校文化傳播途徑,實現人類精神文化進步和繁榮。陜西省高校出版社可以從以下幾點考慮,促進與高校圖書館合作,增加館藏數量;擴展圖書發(fā)行渠道:
1.建立陜西省高校出版社聯盟,共享出版數據
從國內外經驗來看,建立高校出版社聯盟是共贏互利一種成熟方式,目前已有歐洲大學出版社聯盟、臺灣8所國立大學組成“大學出版社聯盟”、四川省高校出版社聯盟,這些聯盟成熟運作多年,在圖書出版、作者遴選、發(fā)現渠道等多方面以聯盟方式合作。 陜西省可以考慮建立以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為首的“陜西省高校出版社聯盟”,通過聯盟方式,建立統(tǒng)一書目發(fā)行渠道、開拓專業(yè)作者隊伍,互通有無,在教材選書、出版發(fā)行上以聯盟方式運作,節(jié)約作者與出版發(fā)行資源,提升整個陜西出版社也競爭力。
2.建立高校出版社與圖書館暢通溝通渠道
作為高校學術成果轉化的主要部門,高校出版社需要與本校圖書館建立及時溝通渠道,可以借鑒國家出版社登記制度,定期向圖書館提供本校出版目錄,根據具體情況,可以采用贈送、打折等方式,確保本年出版的圖書全部被本校圖書館收藏,對于一些不適合在高校圖書館收藏的圖書,可以協調本校檔案館收藏。同時,在與作者協調后,可以將圖書電子版或者預印本進入本校機構知識庫后者文庫收藏,多渠道發(fā)布本校學者學術專著,擴大學者學術影響力。
總之,高校出版社需要充分調研高校圖書館需求,從圖書出版到發(fā)行中考慮本校圖書館需要,與圖書館協作,共同促進高校學術成果轉化和收藏。
參考文獻
[1]穆雪.陜西高校出版社數字出版對策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3.
[2]穆軍.陜西高校編輯在延安接受編輯出版革命傳統(tǒng)教育[J]. 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3,0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