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立杰
青島市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工作,先后出臺《青島市城市市容和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辦法》《青島市軌道交通條例》等法律法規(guī),將日常生活相關行為準則納入法治軌道,有效探索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法治實踐相融的現(xiàn)實路徑。為加快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2016年,青島市啟動了《青島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立法程序,2017年1月1日,《條例》正式施行。
遵循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做嚴做實立法實踐
一是開展立法調研。學習國內經驗,組成專題調研組,赴杭州、武漢學習;借鑒國外做法,查閱參考新加坡、日本等國家法律法規(guī),取其精華;廣泛聽取民意,利用新媒體平臺開展“文明金點子”討論征集活動,讓群眾共同出主意、提建議。二是起草《條例》草案。《條例》草案堅持問題導向,遵循群眾意愿,突出亮點工作,體現(xiàn)地方特點,反復研商論證,并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邀請法學、社會學等領域專家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及《條例》初稿開展討論、修改完善,形成《條例(草案征求意見稿)》。三是征求各界意見。書面征求市文明委領導及各區(qū)市文明辦和公安、教育、旅游、工商等相關職能部門意見;通過青島政務網、青島文明網、青島市政府法制網公開征求群眾意見;召開座談會,征求社會各界和相關部門、區(qū)市意見。
強化鮮明價值導向,發(fā)揮良法善策的引領與約束作用
在立法過程中,始終堅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條例》,發(fā)揮良法善策的引領約束作用,促進人們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與踐行。一是《條例》重申、強調法律法規(guī)已經作出規(guī)范約束的領域?!稐l例》對群眾反應強烈、已經納入相關法律法規(guī)管理約束范圍的不文明行為,如不文明養(yǎng)犬、露天燒烤、毀壞綠地、違章停車等進一步重申。同時,《條例》還對社會監(jiān)督給予充分法律支持,規(guī)定“任何單位和個人發(fā)現(xiàn)違法和有悖于核心價值觀行為,有權向有關部門舉報、投訴,接到舉報、投訴的部門應當及時核實處理?!倍恰稐l例》固化市民已有文明行為。精心提煉“微塵”“紅飄帶”“支教島”及笑姐愛心助殘團隊、藍天救援隊等體現(xiàn)青島城市精神的核心價值,并將其融入《條例》,用法律形式固化。如《條例》鼓勵單位招聘可在同等條件下優(yōu)先錄用道德模范、文明市民、優(yōu)秀志愿者等先進人物。三是《條例》明確倡導國家鼓勵、社會認可的文明行為。認真總結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倡導文明旅游、推進誠信建設等的成功經驗,通過《條例》轉化成法律條文,進一步明確工作導向。《條例》對文明行為作出全面規(guī)范,并將政府在文明行為方面的部分表彰和鼓勵措施整合規(guī)范。在“促進與保障措施”中,對所表彰和鼓勵的文明行為進行列舉,并指出要將表彰情況記入個人檔案或者個人信用記錄。
法治規(guī)范和道德引領并重,突出踐行實效特色
《條例》是青島市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方面的首個立法,其特色主要體現(xiàn)以下四個方面。一是強化價值引領。全面梳理倡導的文明行為和禁止的不文明行為,充分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起文明標尺。二是創(chuàng)新立法程序。探索黨委加強立法領導的方式,由市委辦公廳向市人大常委會提出建議。三是明確法律責任。對職能部門、執(zhí)法單位和法律責任作出界定,規(guī)范政府在文明行為方面的部分表彰和鼓勵措施,為文明行為在法律層面作出更為明確、可操作的規(guī)定。四是納入誠信管理。合理應用市級公共信用信息平臺,將個人的部分文明行為和不文明行為作為誠信記錄納入平臺管理。
《條例》的出臺與實施是青島市探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的生動實踐,將為新形勢下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供強有力的法律支撐。
(責任編輯:翁淮南 見習編輯:趙瑞熙)endprint